9CaKrnJHQBs作者:王瑜society.huanqiu.comarticle习近平重回延安插队村庄 用方言介绍妻子彭丽媛/e3pmh19vt/e3prv5gfn47年前,十五六岁的习近平,来到梁家河大队,开始了他艰苦却受益终生的插队岁月——住窑洞、睡土炕,忍耐跳蚤叮咬,与村民同吃同住,打坝挑粪、修公路、建沼气,在这里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直到1975年秋天才离开这里,整整7年时间。那时同习近平一起劳动的村民石春阳,如今是梁家河村支部书记。他向总书记介绍了近年来村里开展治沟造地,利用淤地坝增加耕地面积、发展农业生产的情况。习近平边听边同村民们回忆当年打坝淤地的场景,详细询问水土保持和耕地保护情况。2015-02-14 07:38:23 来源:新华网 编辑:王瑜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2015-02-14 07:38:23 来源:新华网 编辑:王瑜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到了村委会,等候在这里的乡亲们见到总书记来了,热烈鼓掌。村委会的小院被围得水泄不通。老人、青年、孩子,争着同总书记握手。不少当年在一起共同劳动、生活的乡亲,习近平一眼就认出了,亲切叫着他们的名字,问候他们的家人。村民梁耀才握着总书记的手说,你那年寄给我的钱收到了,这份情义忘不了。原来,梁耀才妻子生了重病,习近平得知后,寄来1000块钱。村民巩政富今年68岁。总书记对他说,你当年身体特棒,摔跤是村里最好的,不过,你可摔不过我啊。大家一阵欢笑。习近平和彭丽媛高兴地同梁家河村的乡亲们合影留念。习近平发表了深情的感言。他说,今天能够回来看一看,心情很激动,看到大家感到很亲切。1969年1月,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呆就是7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总书记对今天在场的年轻人和孩子们说,咱们是第一次见面。那时我和梁家河村结下了缘分,注定了今天会与你们相见。你们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曾与我一起生活、战斗。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人生处处留心皆学问。2015-02-14 07:38:23 来源:新华网 编辑:王瑜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习近平说,我在这里当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从那时起就下定决心,今后有条件有机会,要做一些为百姓办好事的工作。我相信这里的明天会更好。我更愿意看到的是,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成为为人民做有益事情的好人才。春节快到了,总书记祝全村父老乡亲羊年大吉、喜气洋洋、蒸蒸日上、吉祥如意。习近平赢得了乡亲们阵阵掌声。总书记给乡亲们带来了年货。饺子粉、大米、食用油、肉制品,还有春联、年画,家家有份。这些都是习近平自己出钱采办的。村民们纷纷向总书记拜年,感谢他的深情厚谊。在村委会,习近平一边听取村干部介绍,一边驻足观看展板,不时询问近年来村民增收、林果种植、养殖业发展、水土保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情况。随后,习近平驱车沿着陡峭的山路,来到山上的果林,现场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苹果销路怎么样?一亩收入有多少?有农贷吗?”“村民的医保都上了吧?孩子上学没问题吧?”总书记细细问着,县里和村镇干部认真作答。村民刘金莲家,是当年习近平到村里后的第一所住处。小院干净整洁,一侧放着一个大石碾子,窑洞门口挂着串串苞谷和红辣椒。习近平来到这里。一跨进院门,习近平就指着靠外边的那孔窑洞说,我刚到梁家河时,就住这间。他指着另外两孔窑洞对刘金莲说,你达(陕北方言,意为父亲)你妈住这间,你们两口子住那间。总书记风趣地说,那年你们两口子新婚,我们这些知青还来闹过洞房咧。习近平住过的这孔窑洞,炕上放着一排铺盖和床铺,靠着炕的一侧墙上,用报纸糊着墙围子,墙上还挂着一盏马灯。总书记说,我那时爱看书,晚上点着煤油灯,一看就是半宿,第二天早起,吐出来的痰都是黑的。刘金莲家旁边是张卫庞家。总书记走进他家院子,说那时我们住在刘金莲家,吃饭在这边。“随娃儿(石春阳的小名),还记得吧,那时你达来这里给我们做饭。”总书记指着院子里的碾子说,这个还在,那时我经常来这里磨面。离刘金莲家不远,是吕侯生家。习近平当年在他家也住过一段时间。在福建省工作时,习近平接到吕侯生的信,说腿出了问题,在当地治不好。习近平就把吕侯生接到福建,自己花钱为他看病。虽然腿最终没能保住,但习近平的帮助让吕侯生终生难忘。1970年,生产队专门修建了6孔知青窑洞。习近平就搬到了那里,直到1975年离开。习近平走进这里,指着窗户下面说,那时候这里摆着一张绿色的书桌,那边还有个架子,我们装行李用的皮箱就放在上面。窑洞的墙上挂着一张珍贵的文件影印件——这是一份手写的文件:“梁家河大队党支部:经公社党委1974年元月10日会议研究决定接你队石玉新、石风兰、习近平三同志为中共党员。党龄即日起计算,特此函告。”院子外面,保留着一口沼气池。1974年,时任大队党支书的习近平带领梁家河村民建成了这口沼气池,这也是陕西省的第一口沼气池。1975年8月,全省沼气现场会在这里召开,村上做了经验介绍……沼气池旁边窑洞的外墙上,是一幅手绘的宣传画。上面写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八个大字。总书记招呼大家在这里合影留念。他感慨道,这幅画也40年了。不知不觉,已过了晌午。在当年老支书,也是习近平入党介绍人梁玉明家,主人热情邀请习近平留下吃顿便饭。习近平愉快答应了。热气腾腾的炖羊肉、荞麦??、油馍馍、蒸南瓜、麻汤饭……乡亲们和总书记忆苦思甜,回忆着吃糠咽菜的日子。郑板桥有首咏《竹石》的名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习近平曾将这首诗改动几个字,表达他对上山下乡的体会:“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图片均为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1423883963000责编:千帆新华网1423883963000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
47年前,十五六岁的习近平,来到梁家河大队,开始了他艰苦却受益终生的插队岁月——住窑洞、睡土炕,忍耐跳蚤叮咬,与村民同吃同住,打坝挑粪、修公路、建沼气,在这里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直到1975年秋天才离开这里,整整7年时间。那时同习近平一起劳动的村民石春阳,如今是梁家河村支部书记。他向总书记介绍了近年来村里开展治沟造地,利用淤地坝增加耕地面积、发展农业生产的情况。习近平边听边同村民们回忆当年打坝淤地的场景,详细询问水土保持和耕地保护情况。2015-02-14 07:38:23 来源:新华网 编辑:王瑜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2015-02-14 07:38:23 来源:新华网 编辑:王瑜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到了村委会,等候在这里的乡亲们见到总书记来了,热烈鼓掌。村委会的小院被围得水泄不通。老人、青年、孩子,争着同总书记握手。不少当年在一起共同劳动、生活的乡亲,习近平一眼就认出了,亲切叫着他们的名字,问候他们的家人。村民梁耀才握着总书记的手说,你那年寄给我的钱收到了,这份情义忘不了。原来,梁耀才妻子生了重病,习近平得知后,寄来1000块钱。村民巩政富今年68岁。总书记对他说,你当年身体特棒,摔跤是村里最好的,不过,你可摔不过我啊。大家一阵欢笑。习近平和彭丽媛高兴地同梁家河村的乡亲们合影留念。习近平发表了深情的感言。他说,今天能够回来看一看,心情很激动,看到大家感到很亲切。1969年1月,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呆就是7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总书记对今天在场的年轻人和孩子们说,咱们是第一次见面。那时我和梁家河村结下了缘分,注定了今天会与你们相见。你们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曾与我一起生活、战斗。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人生处处留心皆学问。2015-02-14 07:38:23 来源:新华网 编辑:王瑜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习近平说,我在这里当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从那时起就下定决心,今后有条件有机会,要做一些为百姓办好事的工作。我相信这里的明天会更好。我更愿意看到的是,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成为为人民做有益事情的好人才。春节快到了,总书记祝全村父老乡亲羊年大吉、喜气洋洋、蒸蒸日上、吉祥如意。习近平赢得了乡亲们阵阵掌声。总书记给乡亲们带来了年货。饺子粉、大米、食用油、肉制品,还有春联、年画,家家有份。这些都是习近平自己出钱采办的。村民们纷纷向总书记拜年,感谢他的深情厚谊。在村委会,习近平一边听取村干部介绍,一边驻足观看展板,不时询问近年来村民增收、林果种植、养殖业发展、水土保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情况。随后,习近平驱车沿着陡峭的山路,来到山上的果林,现场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苹果销路怎么样?一亩收入有多少?有农贷吗?”“村民的医保都上了吧?孩子上学没问题吧?”总书记细细问着,县里和村镇干部认真作答。村民刘金莲家,是当年习近平到村里后的第一所住处。小院干净整洁,一侧放着一个大石碾子,窑洞门口挂着串串苞谷和红辣椒。习近平来到这里。一跨进院门,习近平就指着靠外边的那孔窑洞说,我刚到梁家河时,就住这间。他指着另外两孔窑洞对刘金莲说,你达(陕北方言,意为父亲)你妈住这间,你们两口子住那间。总书记风趣地说,那年你们两口子新婚,我们这些知青还来闹过洞房咧。习近平住过的这孔窑洞,炕上放着一排铺盖和床铺,靠着炕的一侧墙上,用报纸糊着墙围子,墙上还挂着一盏马灯。总书记说,我那时爱看书,晚上点着煤油灯,一看就是半宿,第二天早起,吐出来的痰都是黑的。刘金莲家旁边是张卫庞家。总书记走进他家院子,说那时我们住在刘金莲家,吃饭在这边。“随娃儿(石春阳的小名),还记得吧,那时你达来这里给我们做饭。”总书记指着院子里的碾子说,这个还在,那时我经常来这里磨面。离刘金莲家不远,是吕侯生家。习近平当年在他家也住过一段时间。在福建省工作时,习近平接到吕侯生的信,说腿出了问题,在当地治不好。习近平就把吕侯生接到福建,自己花钱为他看病。虽然腿最终没能保住,但习近平的帮助让吕侯生终生难忘。1970年,生产队专门修建了6孔知青窑洞。习近平就搬到了那里,直到1975年离开。习近平走进这里,指着窗户下面说,那时候这里摆着一张绿色的书桌,那边还有个架子,我们装行李用的皮箱就放在上面。窑洞的墙上挂着一张珍贵的文件影印件——这是一份手写的文件:“梁家河大队党支部:经公社党委1974年元月10日会议研究决定接你队石玉新、石风兰、习近平三同志为中共党员。党龄即日起计算,特此函告。”院子外面,保留着一口沼气池。1974年,时任大队党支书的习近平带领梁家河村民建成了这口沼气池,这也是陕西省的第一口沼气池。1975年8月,全省沼气现场会在这里召开,村上做了经验介绍……沼气池旁边窑洞的外墙上,是一幅手绘的宣传画。上面写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八个大字。总书记招呼大家在这里合影留念。他感慨道,这幅画也40年了。不知不觉,已过了晌午。在当年老支书,也是习近平入党介绍人梁玉明家,主人热情邀请习近平留下吃顿便饭。习近平愉快答应了。热气腾腾的炖羊肉、荞麦??、油馍馍、蒸南瓜、麻汤饭……乡亲们和总书记忆苦思甜,回忆着吃糠咽菜的日子。郑板桥有首咏《竹石》的名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习近平曾将这首诗改动几个字,表达他对上山下乡的体会:“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图片均为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