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PJxhVUim9y society.huanqiu.comarticle95%以上为甲流!宁波有医院接诊量攀升!紧急提醒/e3pmh19vt/e3ps21dgq当前,我国流感活动持续上升,宁波不少医院发热门诊接诊量也显著攀升。记者专访了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马红映主任医师,结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权威防控信息,为市民带来流感防治指南。医院接诊量攀升这些症状需警惕 “近期接诊的病人中有一半左右有发烧的症状,不少都伴随明显的全身酸痛、乏力感。”马红映介绍,其中年轻患者与老年高危群体的就诊情况尤为值得关注。 最近门诊中就有一位20岁的年轻患者,因全身剧烈酸痛前来就诊。小伙起初并未在意,在家也未测量体温,以为是最近工作累着了,直到酸痛感整夜持续、无法缓解,才在第二天下午前往医院就诊。马红映为其安排了流感核酸检测,很快就确诊阳性。马红映回忆,这位小伙子除了浑身酸痛,还伴有明显畏寒,这正是流感的典型表现之一。经过对症治疗,小伙子仅用两天就基本康复。 “流感一般是由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引起,临床表现包括38℃以上的发热、头疼、畏寒、肌肉酸痛、乏力等比较重的全身症状。”马红映特别指出,有不少年轻人常认为流感扛一扛就能过去,虽无基础病者大多能自愈,但拖延期间可能因身体不适影响工作生活,若后续继发感染可能带来更多疾病风险。更需警惕的是65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慢性肾病、有基础肺部疾病、肿瘤患者及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高危人群,这类人群拖延治疗可能引发重症肺炎等。 马红映正在为患者查体。全国流感呈上升趋势甲型H3N2亚型占比超95% 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11月10日举行的“秋冬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我国已进入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流感、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叠加流行风险增加。 当前全国流感活动整体呈上升趋势,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占比超95%,同时存在少量甲型H1N1和乙型流感病毒共同流行。监测显示,此次流感季高峰较往年有所提前,检出的均为已知常见病原体,未发现未知病原体及新发传染病,整体处于季节性流行水平。 中疾控专家建议公众,采取“疫苗+卫生习惯”的双防线策略。接种当季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每年在流感流行季来临前接种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重症的风险。个别情况下,因为个体差异,有些人接种流感疫苗后还会感染流感,不过症状会减轻,因为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减少感染、减轻症状,减少发展为重症的风险,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去年接种过流感疫苗,今年还需要打吗?专家表示,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且疫苗免疫保护时效约6-8个月,因此每年需重新接种。尤其建议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每年流感流行季前接种,即使错过最佳时间,整个流行季内接种仍能提供保护。 日常生活中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衣物、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清洁,用消毒湿巾擦拭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对外来快递包裹做好消毒。 第二,人群聚集场所科学佩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避免接触口、鼻、眼黏膜。 第三,居家及办公场所定期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第四,减少聚集性活动,避免与呼吸道症状者密切接触;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需加强健康监测,落实因病缺课登记,不提倡带病上课或上岗。 第五,均衡膳食,保证作息,适度运动。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任诗妤 通讯员 庞赟 1764289539339责编:张燕萍宁波晚报1764289539339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e1a6d7cbfb39a62b4737e2e6eb2027f0.png{"email":"zhangyanping@huanqiu.com","name":"张燕萍"}
当前,我国流感活动持续上升,宁波不少医院发热门诊接诊量也显著攀升。记者专访了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马红映主任医师,结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权威防控信息,为市民带来流感防治指南。医院接诊量攀升这些症状需警惕 “近期接诊的病人中有一半左右有发烧的症状,不少都伴随明显的全身酸痛、乏力感。”马红映介绍,其中年轻患者与老年高危群体的就诊情况尤为值得关注。 最近门诊中就有一位20岁的年轻患者,因全身剧烈酸痛前来就诊。小伙起初并未在意,在家也未测量体温,以为是最近工作累着了,直到酸痛感整夜持续、无法缓解,才在第二天下午前往医院就诊。马红映为其安排了流感核酸检测,很快就确诊阳性。马红映回忆,这位小伙子除了浑身酸痛,还伴有明显畏寒,这正是流感的典型表现之一。经过对症治疗,小伙子仅用两天就基本康复。 “流感一般是由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引起,临床表现包括38℃以上的发热、头疼、畏寒、肌肉酸痛、乏力等比较重的全身症状。”马红映特别指出,有不少年轻人常认为流感扛一扛就能过去,虽无基础病者大多能自愈,但拖延期间可能因身体不适影响工作生活,若后续继发感染可能带来更多疾病风险。更需警惕的是65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慢性肾病、有基础肺部疾病、肿瘤患者及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高危人群,这类人群拖延治疗可能引发重症肺炎等。 马红映正在为患者查体。全国流感呈上升趋势甲型H3N2亚型占比超95% 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11月10日举行的“秋冬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我国已进入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流感、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叠加流行风险增加。 当前全国流感活动整体呈上升趋势,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占比超95%,同时存在少量甲型H1N1和乙型流感病毒共同流行。监测显示,此次流感季高峰较往年有所提前,检出的均为已知常见病原体,未发现未知病原体及新发传染病,整体处于季节性流行水平。 中疾控专家建议公众,采取“疫苗+卫生习惯”的双防线策略。接种当季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每年在流感流行季来临前接种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重症的风险。个别情况下,因为个体差异,有些人接种流感疫苗后还会感染流感,不过症状会减轻,因为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减少感染、减轻症状,减少发展为重症的风险,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去年接种过流感疫苗,今年还需要打吗?专家表示,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且疫苗免疫保护时效约6-8个月,因此每年需重新接种。尤其建议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每年流感流行季前接种,即使错过最佳时间,整个流行季内接种仍能提供保护。 日常生活中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衣物、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清洁,用消毒湿巾擦拭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对外来快递包裹做好消毒。 第二,人群聚集场所科学佩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避免接触口、鼻、眼黏膜。 第三,居家及办公场所定期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第四,减少聚集性活动,避免与呼吸道症状者密切接触;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需加强健康监测,落实因病缺课登记,不提倡带病上课或上岗。 第五,均衡膳食,保证作息,适度运动。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任诗妤 通讯员 庞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