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PJMUCP36cr society.huanqiu.comarticle日售超800个,美院硕士帮父母主理“山东包子摊”火了,本人:学历从不是枷锁,街边也是课堂/e3pmh19vt/e3ps21dgq“山东人做事踏实,这是杭州朋友对我的印象。”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硕士赵唯宏,如今多了一个身份——山东大包子的摊主。早晨5点的天色还未亮,赵唯宏已和父母在新入驻的门店里忙碌起来,蒸笼冒出的热气正裹着山东大包子的面香。 今年2月,赵唯宏的父母从淄博老家来到杭州,本想照顾孩子生活,却因“闲不住”开始在小区附近做手工面食。从最初戴口罩帮父母吆喝,到学会擀皮调馅、用问卷调研口味,再到开起全透明制作的门店,赵唯宏不仅让包子从日售50个增至超800个,更收获了家人间的亲密互动。在他看来,学历不应该成为枷锁,而是让人拥有更多选择的可能性。 心疼雨中守摊父母,选择陪卖包子 赵唯宏本科就读于上海师范大学管理学,考研进入中国美术学院攻读设计学硕士,“我大三就注册了一家公司,后来一直做青少年研学教育,还曾经在上海50多个社区开设非遗体验课。”父母来杭后,见他平时不忙,便想“自己找点事做”,于是支起小摊卖手工水饺、山东大包子和馒头。 “我妈妈一开始在小区门口卖包子,本地爷爷奶奶大多吃不习惯面食,有位奶奶咬了一口包子就扔了,认为太硬。”赵唯宏回忆,当时父母一天最多卖50个包子,客源成了最大难题。 让他下定决心加入的,是一个雨天的傍晚。“那天我下班去找他们,地铁口空无一人,看到爸妈守着一筐包子,站在雨里手足无措。”赵唯宏表示,看到那一幕特别心疼父母,“当即就决定,以后每天有时间就来帮他们一起卖包子。” 刚开始陪父母摆摊时,赵唯宏还有些“放不开”。“尤其是在母校附近的地铁站,怕碰到老师同学,就戴个口罩,吆喝声也小。”但随着回头客越来越多,听到大家说“包子好吃”,赵唯宏回忆道,“后来不戴口罩了,吆喝也敞亮,爸妈说我能很自然地卖包子,他们感到特别骄傲。” 最好的“包子合伙人”,把“家的味道”包入每一褶 “我爸做了30多年厨师,最擅长调馅,我也跟着他学了擀皮、拌馅、揉面,就是包的样子还不够好看。”在他看来,自己和父母是“最好的包子合伙人”。赵唯宏笑着介绍道,“家庭团队分工明确:我爸负责调馅,我妈负责揉面、包,我负责宣传和销售。” “酒香也怕巷子深,我负责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包子,但如果包子不好吃,也不会有回头客和好评,我爸妈的手艺是根本。”赵唯宏表示,一起卖包子后,他和父亲的沟通也多了不少,“以前我和爸爸之间话不多,现在每天会沟通调馅的咸淡、面粉的发酵,还能听他讲摆摊时遇到的趣事,家庭氛围比以前热闹多了。” 随着包子的口碑越来越好,顾客也渐渐多了起来。“现在有美院和浙江音乐学院的老师来排队,还有顾客每天买完包子都会在小区门口陪我妈聊天,像朋友一样。”还有顾客一次性买50个包子,“顾客说要放冰箱囤一周,每天当早餐。”赵唯宏表示,最让他感动的是来自山东老乡的支持,有老乡开车百公里就为了买几个包子,“老乡说吃到包子,就能想起家的味道。” “咬开的瞬间,一下子就想起小时候奶奶做的味道,忍不住流泪。”有顾客在吃完他们做的糖三角后,特意发消息给赵唯宏,“这种反馈比任何夸奖都珍贵。”赵唯宏表示,这也是他们一直坚持手工做包子的原因。 “街边也是课堂,学历非枷锁而是翅膀” 作为美院硕士,赵唯宏还把知识用在了包子摊上。为了解顾客口味偏好,他设计了二维码调研问卷,“52%的人觉得包子口味咸淡适中,13%的人觉得口味偏咸,还有人提出‘少放葱’的需求。”赵唯宏表示,这种调研方法是在学校学的,“很多顾客不擅长表达和面对面提意见,问卷就很方便,我们也能根据反馈及时调整。” 在赵唯宏眼中,学历从不是枷锁。“我觉得学历不是枷锁而是翅膀,让我们有更多选择和更包容的心态,街边也是课堂,面粉发酵也是一种艺术。”他举例介绍道,做研学设计课程的逻辑,能帮他规划包子摊的宣传节奏;非遗课程里学到的“匠心”,也让他更注重包子的用料和口感,“没有任何知识是白学的,关键在于能否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可迁移的能力。” 近日,赵唯宏把包子摊改成了“全透明门店”。他将包子制作过程完全公开,“顾客隔着橱窗,能看到我爸调馅、我妈包包子的全过程,随时能监督。”门店墙上,“两个巴掌做出来的东西,有些科技还是无法取代的”这句话格外醒目。如今,这个不到20平方米的包子档口前,经常排起长队。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夏晰琳) 1764227047354责编:贾凯悦济南时报176422704735411[]{"email":"jiakaiyue@huanqiu.com","name":"贾凯悦"}
“山东人做事踏实,这是杭州朋友对我的印象。”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硕士赵唯宏,如今多了一个身份——山东大包子的摊主。早晨5点的天色还未亮,赵唯宏已和父母在新入驻的门店里忙碌起来,蒸笼冒出的热气正裹着山东大包子的面香。 今年2月,赵唯宏的父母从淄博老家来到杭州,本想照顾孩子生活,却因“闲不住”开始在小区附近做手工面食。从最初戴口罩帮父母吆喝,到学会擀皮调馅、用问卷调研口味,再到开起全透明制作的门店,赵唯宏不仅让包子从日售50个增至超800个,更收获了家人间的亲密互动。在他看来,学历不应该成为枷锁,而是让人拥有更多选择的可能性。 心疼雨中守摊父母,选择陪卖包子 赵唯宏本科就读于上海师范大学管理学,考研进入中国美术学院攻读设计学硕士,“我大三就注册了一家公司,后来一直做青少年研学教育,还曾经在上海50多个社区开设非遗体验课。”父母来杭后,见他平时不忙,便想“自己找点事做”,于是支起小摊卖手工水饺、山东大包子和馒头。 “我妈妈一开始在小区门口卖包子,本地爷爷奶奶大多吃不习惯面食,有位奶奶咬了一口包子就扔了,认为太硬。”赵唯宏回忆,当时父母一天最多卖50个包子,客源成了最大难题。 让他下定决心加入的,是一个雨天的傍晚。“那天我下班去找他们,地铁口空无一人,看到爸妈守着一筐包子,站在雨里手足无措。”赵唯宏表示,看到那一幕特别心疼父母,“当即就决定,以后每天有时间就来帮他们一起卖包子。” 刚开始陪父母摆摊时,赵唯宏还有些“放不开”。“尤其是在母校附近的地铁站,怕碰到老师同学,就戴个口罩,吆喝声也小。”但随着回头客越来越多,听到大家说“包子好吃”,赵唯宏回忆道,“后来不戴口罩了,吆喝也敞亮,爸妈说我能很自然地卖包子,他们感到特别骄傲。” 最好的“包子合伙人”,把“家的味道”包入每一褶 “我爸做了30多年厨师,最擅长调馅,我也跟着他学了擀皮、拌馅、揉面,就是包的样子还不够好看。”在他看来,自己和父母是“最好的包子合伙人”。赵唯宏笑着介绍道,“家庭团队分工明确:我爸负责调馅,我妈负责揉面、包,我负责宣传和销售。” “酒香也怕巷子深,我负责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包子,但如果包子不好吃,也不会有回头客和好评,我爸妈的手艺是根本。”赵唯宏表示,一起卖包子后,他和父亲的沟通也多了不少,“以前我和爸爸之间话不多,现在每天会沟通调馅的咸淡、面粉的发酵,还能听他讲摆摊时遇到的趣事,家庭氛围比以前热闹多了。” 随着包子的口碑越来越好,顾客也渐渐多了起来。“现在有美院和浙江音乐学院的老师来排队,还有顾客每天买完包子都会在小区门口陪我妈聊天,像朋友一样。”还有顾客一次性买50个包子,“顾客说要放冰箱囤一周,每天当早餐。”赵唯宏表示,最让他感动的是来自山东老乡的支持,有老乡开车百公里就为了买几个包子,“老乡说吃到包子,就能想起家的味道。” “咬开的瞬间,一下子就想起小时候奶奶做的味道,忍不住流泪。”有顾客在吃完他们做的糖三角后,特意发消息给赵唯宏,“这种反馈比任何夸奖都珍贵。”赵唯宏表示,这也是他们一直坚持手工做包子的原因。 “街边也是课堂,学历非枷锁而是翅膀” 作为美院硕士,赵唯宏还把知识用在了包子摊上。为了解顾客口味偏好,他设计了二维码调研问卷,“52%的人觉得包子口味咸淡适中,13%的人觉得口味偏咸,还有人提出‘少放葱’的需求。”赵唯宏表示,这种调研方法是在学校学的,“很多顾客不擅长表达和面对面提意见,问卷就很方便,我们也能根据反馈及时调整。” 在赵唯宏眼中,学历从不是枷锁。“我觉得学历不是枷锁而是翅膀,让我们有更多选择和更包容的心态,街边也是课堂,面粉发酵也是一种艺术。”他举例介绍道,做研学设计课程的逻辑,能帮他规划包子摊的宣传节奏;非遗课程里学到的“匠心”,也让他更注重包子的用料和口感,“没有任何知识是白学的,关键在于能否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可迁移的能力。” 近日,赵唯宏把包子摊改成了“全透明门店”。他将包子制作过程完全公开,“顾客隔着橱窗,能看到我爸调馅、我妈包包子的全过程,随时能监督。”门店墙上,“两个巴掌做出来的东西,有些科技还是无法取代的”这句话格外醒目。如今,这个不到20平方米的包子档口前,经常排起长队。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夏晰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