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PIdTPWZbIV society.huanqiu.comarticle六旬老人一番惊人操作后突发意外!围观者亲眼目睹施救失败!进入高发期,医生紧急提醒/e3pmh19vt/e3prv5gfn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近日在北京丰台花园内一位六旬老人在完成14个单杠大回环后突发心梗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11月1日傍晚5点多,一位60多岁的老人正在丰台花园的单杠上锻炼,他用绳子将手固定在单杠上进行大回环。距离不远的公共视频显示,老人进行了幅度较大的回环运动,附近聚集了不少围观的市民。在完成14个大回环动作后,老人突然摇摆了两下身体,随后便一动不动。从其头部歪斜、四肢脱力的状况来看,老人明显已失去意识。见此情景,周围多人连忙上前施救,将老人从单杠上解救下来。此时,正带着孩子在附近散步的内科医生谭招丽,看到这一紧急场景后立即冲了过去。在发现老人已没有呼吸和心跳后,谭招丽迅速为老人进行心肺复苏,并让周围人拨打急救电话,她持续施救十多分钟,直至救护车抵达现场。事后,被救老人的家属经多方查询,专门带着感谢信来到医院向谭招丽医生表达谢意。但谭医生却十分自责,因为老人最终还是因病情过重未能抢救过来。更让她担忧的是,至今仍有不少老年朋友在户外寒冷的天气条件下,保持着高强度且不科学的锻炼习惯。气温每降低1℃ 心肌梗死的风险会增加2% “寒冷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心脏耗氧量。”心血管内科主任王锦达解释道,“这位老人本身可能就存在疾病隐患,而高强度运动成为了诱发心梗的直接因素。”记者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获悉,11月以来,该院急诊和心内科接诊的突发心梗患者数量迅速上升,已近50人次,这一数字比10月全月的接诊总量还多两倍以上,且患者主要集中在老年群体。急诊科医生表示:“每次降温,心梗患者的数量就会明显增多。”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正是心梗和卒中的发病高峰。老人的不幸离去,让不少在同一场地常年锻炼的老伙伴们唏嘘不已、深感悲痛。有研究显示,气温每降低1℃,心肌梗死的风险就会增加2%。骤然降温的寒冷天气意味着人们需高度警惕心梗发病风险,中老年群体在进行户外运动时更要格外当心。除了单杠大回环 以下动作老年人请勿轻易模仿 撞树系列 据此前媒体报道,有老人为缓解腰痛,每天进行“撞树养生”后,把自己后腹膜的一根血管撞破引发血栓,险些酿成悲剧。 更有甚者因撞树用力过猛,皮肤屏障被破坏,细菌趁虚而入进入机体,从而引起败血症。 转圈圈系列 这往往是锻炼者们展现 惊人核心力量的时刻 但往往极易诱发意外 还是务必量力而行 控制不好还会殃及他人 铁头功系列 自由式扭动系列 过于激进的锻炼方式 存在风险 千万警惕! 记住这些求救信号 70%心梗有预兆 专家提醒,若老人突然发病,首先要判断其是否有意识和呼吸,若两者皆无,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一定要随时关注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70%以上的心梗患者在发病前数周会出现预警信号,但常被误认为“胃痛”“肩周炎”而错过救治时机。这些症状需警惕: 典型症状 :胸骨中上段或心前区出现伴有濒死感的压榨痛 不典型症状 :上腹痛、牙痛、下颌痛、咽痛 心绞痛变化 :症状加重、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 此外,中老年人在冬季锻炼时务必注意保暖,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主任王锦达建议:“出门锻炼时要穿足衣物、戴好帽子,待运动发热后再逐步减少衣物。” 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以及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应严格按时服药;同时要密切关注气候变化,做好防寒保暖措施;保持规律作息,做到早睡早起;不吸烟、不饮酒、不暴饮暴食;避免过度劳累,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另外,老年人还应注意避免情绪激动,保持排便通畅。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威强调:“老年人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运动。” 急救专家还提醒,心梗并非专属“老年病”,近年来青壮年猝死的案例逐渐增多。预防急性心梗最好的方式,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年轻人应做到生活有规律,避免熬夜工作,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平和心态;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避免长时间久坐。 新民晚报 综合北京新闻、新闻坊、此前报道 1764151460148责编:贾凯悦新民晚报1764155349021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874ffd0b37bc6f3c1aac832c8878be3a.png{"email":"jiakaiyue@huanqiu.com","name":"贾凯悦"}
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近日在北京丰台花园内一位六旬老人在完成14个单杠大回环后突发心梗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11月1日傍晚5点多,一位60多岁的老人正在丰台花园的单杠上锻炼,他用绳子将手固定在单杠上进行大回环。距离不远的公共视频显示,老人进行了幅度较大的回环运动,附近聚集了不少围观的市民。在完成14个大回环动作后,老人突然摇摆了两下身体,随后便一动不动。从其头部歪斜、四肢脱力的状况来看,老人明显已失去意识。见此情景,周围多人连忙上前施救,将老人从单杠上解救下来。此时,正带着孩子在附近散步的内科医生谭招丽,看到这一紧急场景后立即冲了过去。在发现老人已没有呼吸和心跳后,谭招丽迅速为老人进行心肺复苏,并让周围人拨打急救电话,她持续施救十多分钟,直至救护车抵达现场。事后,被救老人的家属经多方查询,专门带着感谢信来到医院向谭招丽医生表达谢意。但谭医生却十分自责,因为老人最终还是因病情过重未能抢救过来。更让她担忧的是,至今仍有不少老年朋友在户外寒冷的天气条件下,保持着高强度且不科学的锻炼习惯。气温每降低1℃ 心肌梗死的风险会增加2% “寒冷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心脏耗氧量。”心血管内科主任王锦达解释道,“这位老人本身可能就存在疾病隐患,而高强度运动成为了诱发心梗的直接因素。”记者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获悉,11月以来,该院急诊和心内科接诊的突发心梗患者数量迅速上升,已近50人次,这一数字比10月全月的接诊总量还多两倍以上,且患者主要集中在老年群体。急诊科医生表示:“每次降温,心梗患者的数量就会明显增多。”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正是心梗和卒中的发病高峰。老人的不幸离去,让不少在同一场地常年锻炼的老伙伴们唏嘘不已、深感悲痛。有研究显示,气温每降低1℃,心肌梗死的风险就会增加2%。骤然降温的寒冷天气意味着人们需高度警惕心梗发病风险,中老年群体在进行户外运动时更要格外当心。除了单杠大回环 以下动作老年人请勿轻易模仿 撞树系列 据此前媒体报道,有老人为缓解腰痛,每天进行“撞树养生”后,把自己后腹膜的一根血管撞破引发血栓,险些酿成悲剧。 更有甚者因撞树用力过猛,皮肤屏障被破坏,细菌趁虚而入进入机体,从而引起败血症。 转圈圈系列 这往往是锻炼者们展现 惊人核心力量的时刻 但往往极易诱发意外 还是务必量力而行 控制不好还会殃及他人 铁头功系列 自由式扭动系列 过于激进的锻炼方式 存在风险 千万警惕! 记住这些求救信号 70%心梗有预兆 专家提醒,若老人突然发病,首先要判断其是否有意识和呼吸,若两者皆无,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一定要随时关注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70%以上的心梗患者在发病前数周会出现预警信号,但常被误认为“胃痛”“肩周炎”而错过救治时机。这些症状需警惕: 典型症状 :胸骨中上段或心前区出现伴有濒死感的压榨痛 不典型症状 :上腹痛、牙痛、下颌痛、咽痛 心绞痛变化 :症状加重、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 此外,中老年人在冬季锻炼时务必注意保暖,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主任王锦达建议:“出门锻炼时要穿足衣物、戴好帽子,待运动发热后再逐步减少衣物。” 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以及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应严格按时服药;同时要密切关注气候变化,做好防寒保暖措施;保持规律作息,做到早睡早起;不吸烟、不饮酒、不暴饮暴食;避免过度劳累,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另外,老年人还应注意避免情绪激动,保持排便通畅。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威强调:“老年人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运动。” 急救专家还提醒,心梗并非专属“老年病”,近年来青壮年猝死的案例逐渐增多。预防急性心梗最好的方式,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年轻人应做到生活有规律,避免熬夜工作,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平和心态;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避免长时间久坐。 新民晚报 综合北京新闻、新闻坊、此前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