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PBIIdSmiBB society.huanqiu.comarticle酒后骑自行车违法吗?一瓶啤酒,也算“酒驾”!/e3pmh19vt/e3prv5gfn“对不起,您喝酒了。”随着交警手中的酒精检测仪亮起闪烁的红灯,一名停车接受酒驾检测的电动自行车骑行者满脸疑惑,“我就喝了一瓶啤酒……” 很多人会有同样的疑问,酒驾不是只针对汽车驾驶人吗?怎么连骑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也管呢? 其实,禁止醉酒后骑行非机动车一直是法规上的明确要求。北京公安交管部门近期持续开展夜间酒驾整治行动,与以往主要针对机动车驾驶员不同,此次夜查,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骑行人也被纳入酒驾筛查范围。 跟随国家应急广播记者 直击 “夜查醉骑” 现场 ↓↓↓ 当晚的抽查中,多位电动车骑行者表示不知道喝酒后不能骑车。短短一小时内,交警共查处5例酒后骑车,其中还有一位检测者血液酒精含量高达每百毫升92毫克,属于醉酒驾驶非机动车。 非机动车 禁止酒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不得在道路上醉酒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 根据《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规定,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80毫克,就属于醉酒。醉酒驾驶非机动车,处50元罚款。 对于血液酒精含量超过每百毫升20毫克、未达到80毫克的,交警也对驾驶人进行了批评教育。 醉酒驾驶非机动车 存在伤亡风险 虽然骑车的速度比不上机动车,但这并不意味着饮酒后骑车就没有风险。身体失控、反应变慢、判断迟钝,酒精带来的危险从不挑车型。 案例一: 今年11月,在北京北五环外环辅路上清桥东侧发生了一起悲剧:冯某饮酒后驾驶电动自行车,几次摔倒后爬起,最终撞上路缘石,倒地受伤,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事后血检显示,冯某血液酒精含量高达269mg/100ml,属醉酒驾驶。 案例二: 去年12月,在北京延庆区一条空旷街道上,一名电动自行车驾驶人驶入对向机动车道,撞向隔离带内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后经血液酒精含量鉴定为149mg/100ml,属醉酒驾驶。 北京市公安交管局朝阳交通支队安全监督管理中队中队长王泽地介绍,驾驶电动自行车需要掌握平衡技巧,人在饮酒后,神经平衡能力会受到影响,大大增加操作失误、自行摔倒,或者撞到其他固定物的风险。此外,电动自行车、自行车对人体的保护有限,若出现碰撞事故,容易造成较为严重的伤害。记者了解到,为规范非机动车通行秩序,北京交管部门自今年7月起,启动了非机动车十类不文明行为专项整治。 十类非机动车不文明行为 1. 骑车拍照:骑行途中使用手机拍照、浏览信息等分心行为; 2. 多人并排骑行:两人及以上并排骑行占据非机动车甚至机动车车道,阻碍交通; 3. 追逐竞驶:互相追逐、曲折竞驶等危险骑行和竞速行为; 4. 人行横道骑行:在人行横道内骑行,威胁行人安全; 5. 车筐载人:利用车筐搭载人员,违反非机动车载人规定; 6. 越线等待:等候信号灯时超越停止线,不按顺序排队; 7. 不规范停车:在道路上违规停车滞留、不按规定区域停放影响通行; 8. 低速骑行:在非机动车道内长时间低速行驶,妨碍后方车辆通行; 9. 人行便道骑行:擅自进入人行便道骑行,干扰行人通行秩序; 10. 酒后骑行:饮酒后驾驶非机动车,危害自身及他人安全。 这十类行为不仅损害城市文明形象,其中大多数还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酒驾不分车型 遵守交通规则 守法出行 提前检查车辆 谨慎驾驶 别让“醉骑”带来一生遗憾! 1763387115564责编:王亚天国家应急广播1763387115564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d7f90bb72e1a0bb944b6be0ee744f0ab.png{"email":"wangyatian@huanqiu.com","name":"王亚天"}
“对不起,您喝酒了。”随着交警手中的酒精检测仪亮起闪烁的红灯,一名停车接受酒驾检测的电动自行车骑行者满脸疑惑,“我就喝了一瓶啤酒……” 很多人会有同样的疑问,酒驾不是只针对汽车驾驶人吗?怎么连骑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也管呢? 其实,禁止醉酒后骑行非机动车一直是法规上的明确要求。北京公安交管部门近期持续开展夜间酒驾整治行动,与以往主要针对机动车驾驶员不同,此次夜查,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骑行人也被纳入酒驾筛查范围。 跟随国家应急广播记者 直击 “夜查醉骑” 现场 ↓↓↓ 当晚的抽查中,多位电动车骑行者表示不知道喝酒后不能骑车。短短一小时内,交警共查处5例酒后骑车,其中还有一位检测者血液酒精含量高达每百毫升92毫克,属于醉酒驾驶非机动车。 非机动车 禁止酒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不得在道路上醉酒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 根据《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规定,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80毫克,就属于醉酒。醉酒驾驶非机动车,处50元罚款。 对于血液酒精含量超过每百毫升20毫克、未达到80毫克的,交警也对驾驶人进行了批评教育。 醉酒驾驶非机动车 存在伤亡风险 虽然骑车的速度比不上机动车,但这并不意味着饮酒后骑车就没有风险。身体失控、反应变慢、判断迟钝,酒精带来的危险从不挑车型。 案例一: 今年11月,在北京北五环外环辅路上清桥东侧发生了一起悲剧:冯某饮酒后驾驶电动自行车,几次摔倒后爬起,最终撞上路缘石,倒地受伤,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事后血检显示,冯某血液酒精含量高达269mg/100ml,属醉酒驾驶。 案例二: 去年12月,在北京延庆区一条空旷街道上,一名电动自行车驾驶人驶入对向机动车道,撞向隔离带内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后经血液酒精含量鉴定为149mg/100ml,属醉酒驾驶。 北京市公安交管局朝阳交通支队安全监督管理中队中队长王泽地介绍,驾驶电动自行车需要掌握平衡技巧,人在饮酒后,神经平衡能力会受到影响,大大增加操作失误、自行摔倒,或者撞到其他固定物的风险。此外,电动自行车、自行车对人体的保护有限,若出现碰撞事故,容易造成较为严重的伤害。记者了解到,为规范非机动车通行秩序,北京交管部门自今年7月起,启动了非机动车十类不文明行为专项整治。 十类非机动车不文明行为 1. 骑车拍照:骑行途中使用手机拍照、浏览信息等分心行为; 2. 多人并排骑行:两人及以上并排骑行占据非机动车甚至机动车车道,阻碍交通; 3. 追逐竞驶:互相追逐、曲折竞驶等危险骑行和竞速行为; 4. 人行横道骑行:在人行横道内骑行,威胁行人安全; 5. 车筐载人:利用车筐搭载人员,违反非机动车载人规定; 6. 越线等待:等候信号灯时超越停止线,不按顺序排队; 7. 不规范停车:在道路上违规停车滞留、不按规定区域停放影响通行; 8. 低速骑行:在非机动车道内长时间低速行驶,妨碍后方车辆通行; 9. 人行便道骑行:擅自进入人行便道骑行,干扰行人通行秩序; 10. 酒后骑行:饮酒后驾驶非机动车,危害自身及他人安全。 这十类行为不仅损害城市文明形象,其中大多数还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酒驾不分车型 遵守交通规则 守法出行 提前检查车辆 谨慎驾驶 别让“醉骑”带来一生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