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P8jmDjNb5Z society.huanqiu.comarticle1.48亿糖尿病患者中70%是职场人!多数前期患者浑然不觉/e3pmh19vt/e3prv5gfn今天(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聚焦“糖尿病与幸福感”,尤其关注职场人群的健康困境。数据显示:我国1.48亿糖尿病患者中70%是职场人,30岁至40岁人群血糖异常率比10年前涨了3倍,而超六成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自己却浑然不觉。 北京友谊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如强表示,糖尿病早期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但是仔细观察,也会有些发现,比如说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食多尿、消瘦,还有比如有些病人出现疲劳厌倦的感觉,有的是视力下降,还有些是皮肤的感染,可能不容易好,好了之后有色素沉着。有的吃饭时间延迟了,这种情况下可能出现饥饿感,心慌、出虚汗。 误区1:如果血糖暂时还没有升高,糖尿病这事儿就跟你没关系?事实上,我们的血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不停波动。而血糖的波动,本身就会影响人的健康。也就是说,虽然你这一辈子都没有糖尿病,但如果你的血糖浓度反复升高,你的衰老速度也将是同龄人的数倍。误区2:我每年体检都会测血糖,就能把所有与高血糖有关的风险都关在门外了?实际上,普通的体检在检测高血糖这个问题上存在巨大的漏洞(因为只检查餐前空腹/糖前期),若查出来糖尿病就能确定存在问题,但是如果查出来血糖正常,并不代表就可以放心。因为普通的体检忽略了健康人和糖尿病人之间的过渡期。 这个过渡期恰恰是你能够逆转血糖的关键地带,一旦跨越了这个时期而成为糖尿病人,再想摘掉这顶帽子,可能性很小。误区3:血糖高了也没关系,吃药控制就行?实际上,即便天天吃降糖药,糖尿病对血管、肾脏等器官的损伤也不会降为零,因为血糖时刻在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糖尿病的病因是人的胰腺功能失常,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有抵抗,导致血糖运输紊乱、忽高忽低,药物难以像胰岛那样精准调控。血糖问题与每个人相关,无论血糖正常、偏高还是患糖尿病,不能只靠药物,生活上也要注意。专家总结,关于糖尿病的防治,需要从今天开始重视自身的血糖波动,提早发现糖尿病前期,做到早预防从而彻底远离糖尿病,拿到掌控自己健康的金钥匙。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水果? 很多糖友得了糖尿病后什么都不敢吃,特别是水果,觉得水果是甜的,吃水果后血糖会蹭蹭升高,可谓“谈果色变”。那么,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水果? 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唐咸玉、副主任医师何柳给出解答。 糖尿病患者如何合理食用水果?可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 在血糖控制良好的前提下,糖尿病人可以食用水果。 2. 血糖高、病情不稳定的,暂时不提倡吃水果。 3. 每日摄入水果的热量要少于相当25克主食的热量,含糖量较低的水果每日掌握在200克左右为宜。并且也要计算在全天的总热量之内,不可额外多吃,以免总热量超标。 4. 吃水果的时间最好选在两餐之间、饥饿时或者体力活动之后,作为能量和营养素补充。通常可选在10:00、15:00或者睡前1小时。不提倡餐前或饭后立即吃水果,以免餐后血糖过高。 那么,糖尿病患者怎样选择水果? 1. 推荐选用: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小于10克的水果,如西瓜、橙子、柚子、柠檬、桃子、菠萝、草莓、樱桃等。 2. 慎重选用: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为11克至20克的水果,如香蕉、石榴、甜瓜、橘子、苹果、梨、芒果等。 3. 不宜选用: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高于20克的水果,如红枣、椰子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含糖量特别高的新鲜水果,如红富士苹果、柿子、莱阳梨、肥城桃、哈密瓜、玫瑰香葡萄、冬枣、黄桃等也不宜食用。 4. 不少蔬菜可作为水果食用,如番茄、黄瓜、菜瓜等。这些蔬菜每100克含糖量在5克以下,又富含维生素,可以代替水果。 5. 选择新鲜水果,不吃加工过的水果:食物越被精细加工,对血糖的影响越大。因此,要吃就吃新鲜水果,不要吃精加工的水果,如柿饼、葡萄干、杏干、桂圆等干果类以及果脯类,橙汁、葡萄汁、西瓜汁等果汁类;草莓酱、蓝莓酱等果酱类,以及水果罐头等。 记者:郑洁怡 1763120918250责编:魏少璞央广网176312091825011[]{"email":"weishaopu@huanqiu.com","name":"魏少璞"}
今天(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聚焦“糖尿病与幸福感”,尤其关注职场人群的健康困境。数据显示:我国1.48亿糖尿病患者中70%是职场人,30岁至40岁人群血糖异常率比10年前涨了3倍,而超六成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自己却浑然不觉。 北京友谊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如强表示,糖尿病早期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但是仔细观察,也会有些发现,比如说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食多尿、消瘦,还有比如有些病人出现疲劳厌倦的感觉,有的是视力下降,还有些是皮肤的感染,可能不容易好,好了之后有色素沉着。有的吃饭时间延迟了,这种情况下可能出现饥饿感,心慌、出虚汗。 误区1:如果血糖暂时还没有升高,糖尿病这事儿就跟你没关系?事实上,我们的血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不停波动。而血糖的波动,本身就会影响人的健康。也就是说,虽然你这一辈子都没有糖尿病,但如果你的血糖浓度反复升高,你的衰老速度也将是同龄人的数倍。误区2:我每年体检都会测血糖,就能把所有与高血糖有关的风险都关在门外了?实际上,普通的体检在检测高血糖这个问题上存在巨大的漏洞(因为只检查餐前空腹/糖前期),若查出来糖尿病就能确定存在问题,但是如果查出来血糖正常,并不代表就可以放心。因为普通的体检忽略了健康人和糖尿病人之间的过渡期。 这个过渡期恰恰是你能够逆转血糖的关键地带,一旦跨越了这个时期而成为糖尿病人,再想摘掉这顶帽子,可能性很小。误区3:血糖高了也没关系,吃药控制就行?实际上,即便天天吃降糖药,糖尿病对血管、肾脏等器官的损伤也不会降为零,因为血糖时刻在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糖尿病的病因是人的胰腺功能失常,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有抵抗,导致血糖运输紊乱、忽高忽低,药物难以像胰岛那样精准调控。血糖问题与每个人相关,无论血糖正常、偏高还是患糖尿病,不能只靠药物,生活上也要注意。专家总结,关于糖尿病的防治,需要从今天开始重视自身的血糖波动,提早发现糖尿病前期,做到早预防从而彻底远离糖尿病,拿到掌控自己健康的金钥匙。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水果? 很多糖友得了糖尿病后什么都不敢吃,特别是水果,觉得水果是甜的,吃水果后血糖会蹭蹭升高,可谓“谈果色变”。那么,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水果? 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唐咸玉、副主任医师何柳给出解答。 糖尿病患者如何合理食用水果?可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 在血糖控制良好的前提下,糖尿病人可以食用水果。 2. 血糖高、病情不稳定的,暂时不提倡吃水果。 3. 每日摄入水果的热量要少于相当25克主食的热量,含糖量较低的水果每日掌握在200克左右为宜。并且也要计算在全天的总热量之内,不可额外多吃,以免总热量超标。 4. 吃水果的时间最好选在两餐之间、饥饿时或者体力活动之后,作为能量和营养素补充。通常可选在10:00、15:00或者睡前1小时。不提倡餐前或饭后立即吃水果,以免餐后血糖过高。 那么,糖尿病患者怎样选择水果? 1. 推荐选用: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小于10克的水果,如西瓜、橙子、柚子、柠檬、桃子、菠萝、草莓、樱桃等。 2. 慎重选用: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为11克至20克的水果,如香蕉、石榴、甜瓜、橘子、苹果、梨、芒果等。 3. 不宜选用: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高于20克的水果,如红枣、椰子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含糖量特别高的新鲜水果,如红富士苹果、柿子、莱阳梨、肥城桃、哈密瓜、玫瑰香葡萄、冬枣、黄桃等也不宜食用。 4. 不少蔬菜可作为水果食用,如番茄、黄瓜、菜瓜等。这些蔬菜每100克含糖量在5克以下,又富含维生素,可以代替水果。 5. 选择新鲜水果,不吃加工过的水果:食物越被精细加工,对血糖的影响越大。因此,要吃就吃新鲜水果,不要吃精加工的水果,如柿饼、葡萄干、杏干、桂圆等干果类以及果脯类,橙汁、葡萄汁、西瓜汁等果汁类;草莓酱、蓝莓酱等果酱类,以及水果罐头等。 记者:郑洁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