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ufQ9prlEd society.huanqiu.comarticle乌鲁木齐这家几乎不开门的玉石店,月流水数十万?/e3pmh19vt/e3prv5gfn一家开在自建房里的玉石店,店面不起眼、货品寥寥、几乎无人问津,每月竟有数十万元资金悄然流转。这究竟是怎样的生意?背后藏着什么秘密?随着案件水落石出,一条以“实体店”为掩护的洗钱链条浮出水面……10月27日,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水磨沟区分局办案民警向记者介绍了这起“码上洗钱”案。 “交友”转账,钱竟流入陌生玉石店 今年7月初,外地居民胡某遇到一件怪事:他原本用于“交友”的钱,竟然打进了乌鲁木齐市一家玉石店的账户。 “我怀疑这个店在搞诈骗!”报警时,胡某详细向民警讲述了自己的遭遇。 此前,胡某落入“交友”类电信网络诈骗圈套,按照骗子要求将存款转入指定账户,发现被骗后已被拉黑。 胡某设法查询了骗子提供的转款二维码指向的商户,发现竟是乌市一家玉石店。他联系相关部门核实,被告知该店经营手续合规合法。这让他十分费解,无奈之下向公安机关求助。 民警暗访:一家“反常”的店 接到报警后,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水磨沟区分局民警着便装前去“探店”。这家玉石店位置偏僻,隐藏在一栋自建房内,若不刻意寻找很难发现。一块印有“**商行”字样的小招牌挂在门口,店铺内部狭窄,几个柜台里零星摆放着“玉石”手镯、项链等物品。更反常的是,周边居民反映该店很少营业,即便偶尔开门,也未见顾客光顾。 初步排查后,7月2日,民警上门调查。面对询问,玉石店经营者李某表示:“我帮朋友打理店铺,主要做老顾客的生意,都是网上联系,客户打钱后我们发货,所以租了个便宜的店面。”李某翻出几张“发货单”试图证明。 当民警提及胡某转账至该玉石店一事时,李某先是表示“有印象”,后又称收货方并非胡某,且因疏忽忘记发货。这番矛盾说辞证实:这家店有问题! 流水30万,“码”上洗钱露端倪 资金流水异常,疑点重重。民警依法将李某传唤至公安机关进一步询问。 李某极力狡辩称自己是合法经营,对客户来源等情况“一概不知,全听老板安排”。“我们查过经营许可证信息并联系了注册人,对方根本不认识你,也从未参与经营。”民警戳破其谎言,指出注册人已“坦白”,只是提供了身份信息充当“法定代表人”。 “你的老板到底是谁?”民警追问,李某顿时紧张起来。民警继续追问:“店内账户资金一有进账就迅速转出或取现,这些钱去了哪?” “钱都进货了呀,这是正常支出!”李某脱口而出。但当民警出示详尽的转账记录、取现凭证后,李某神色愈发慌乱。调查证实,该账户呈现“快进快出”“分散转出”的异常特征,且汇款人均非购买玉石。 面对这些证据,李某心理防线崩溃,痛哭道:“店不是我开的,我们也不卖玉石。”李某供述,自己曾靠开挖掘机挣钱,后沉迷网络赌博,败光积蓄还卖掉设备抵债,负债一百余万元。为还债,他开始寻找赚快钱的“捷径”。 今年6月,同乡张某联系他,称“有赚大钱的路子,需要去新疆”。在负债压力下,李某答应下来。抵达乌鲁木齐后,张某才告知“工作”内容:租个不起眼的房子开店营业。 李某按要求租好房。不久,张某表示已找人注册好营业执照,让李某在出租屋内开玉石店。随后,李某在路边摊购置廉价“玉镯”“玉坠”和柜台,便将店开了起来。 “我不用经常开门,只需按张某要求,等钱到账后转账或取现给他就行。”李某坦言,虽怀疑违法,但迫于负债压力和每笔10%提成,便不再多想。半月内,其经手转移资金达30余万元。 团伙落网:层层分工的洗钱链 据李某供述,张某时常来店“监督”,并透露还有“上线”——杜某、陈某。 根据线索,民警连夜行动,将张某及其“上线”杜某、陈某一举抓获。 三人到案后如实供述:在一次聚会中,杜某提出“洗钱”门路,三人商议后决定合伙“投资”作案。按“投资”比例分工:张某占比最少,负责找人开店、办执照、获取收款码、盯梢及资金操作;陈某负责核查账目;杜某负责联系“上线”获取涉诈资金。 “诈骗团伙行骗时,会把玉石店收款码发给受害人,让他们直接打钱。”杜某供述,资金到账后,三人先扣下约定比例的提成,再将大部分钱转给诈骗团伙。 民警表示,该团伙利用实体店制造假交易、假流水,且使用第三方支付收款码,隐蔽性强,给止付工作带来难度。 对于“众多被骗者为何不报警”的疑问,杜某交代:骗子专门选择以“交友”为幌子的情色交易诈骗,受害人往往顾及颜面不敢报警。 经扩线侦查,民警发现该团伙在乌鲁木齐还“经营”另一家玉石店和一家茶叶店,随即收网抓获另两名犯罪嫌疑人。 警方揭秘:新型洗钱手段浮出水面 案件告破,该犯罪团伙成员悉数落网,隐蔽的洗钱链条被斩断。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水磨沟区分局刑事侦查大队反诈中队中队长孙路明分析:犯罪嫌疑人为实现涉案资金安全、快捷、隐秘转移,瞄准玉石、茶叶等“有市无价”行业,以正规手续开店作掩护,将诈骗所得伪装成经营流水“洗白”。 “目前,这种‘洗钱’方式在新疆还较为罕见。”孙路明表示,其隐秘性强,需提高警惕。 目前,案件已移交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仍在深挖犯罪网络及资金流向。 警方提醒:警惕洗钱骗局,转账前务必多留心! 市民在转账前,请务必仔细核实收款方身份与资质;若发现任何疑点,应立即暂停操作。一旦察觉自己可能被骗,请第一时间报警,并妥善保存转账凭证、聊天记录等关键证据,为警方止付挽损争取黄金时间。 文 /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刘青霞1761656026296责编:王亚天乌鲁木齐晚报176165602629611[]{"email":"wangyatian@huanqiu.com","name":"王亚天"}
一家开在自建房里的玉石店,店面不起眼、货品寥寥、几乎无人问津,每月竟有数十万元资金悄然流转。这究竟是怎样的生意?背后藏着什么秘密?随着案件水落石出,一条以“实体店”为掩护的洗钱链条浮出水面……10月27日,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水磨沟区分局办案民警向记者介绍了这起“码上洗钱”案。 “交友”转账,钱竟流入陌生玉石店 今年7月初,外地居民胡某遇到一件怪事:他原本用于“交友”的钱,竟然打进了乌鲁木齐市一家玉石店的账户。 “我怀疑这个店在搞诈骗!”报警时,胡某详细向民警讲述了自己的遭遇。 此前,胡某落入“交友”类电信网络诈骗圈套,按照骗子要求将存款转入指定账户,发现被骗后已被拉黑。 胡某设法查询了骗子提供的转款二维码指向的商户,发现竟是乌市一家玉石店。他联系相关部门核实,被告知该店经营手续合规合法。这让他十分费解,无奈之下向公安机关求助。 民警暗访:一家“反常”的店 接到报警后,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水磨沟区分局民警着便装前去“探店”。这家玉石店位置偏僻,隐藏在一栋自建房内,若不刻意寻找很难发现。一块印有“**商行”字样的小招牌挂在门口,店铺内部狭窄,几个柜台里零星摆放着“玉石”手镯、项链等物品。更反常的是,周边居民反映该店很少营业,即便偶尔开门,也未见顾客光顾。 初步排查后,7月2日,民警上门调查。面对询问,玉石店经营者李某表示:“我帮朋友打理店铺,主要做老顾客的生意,都是网上联系,客户打钱后我们发货,所以租了个便宜的店面。”李某翻出几张“发货单”试图证明。 当民警提及胡某转账至该玉石店一事时,李某先是表示“有印象”,后又称收货方并非胡某,且因疏忽忘记发货。这番矛盾说辞证实:这家店有问题! 流水30万,“码”上洗钱露端倪 资金流水异常,疑点重重。民警依法将李某传唤至公安机关进一步询问。 李某极力狡辩称自己是合法经营,对客户来源等情况“一概不知,全听老板安排”。“我们查过经营许可证信息并联系了注册人,对方根本不认识你,也从未参与经营。”民警戳破其谎言,指出注册人已“坦白”,只是提供了身份信息充当“法定代表人”。 “你的老板到底是谁?”民警追问,李某顿时紧张起来。民警继续追问:“店内账户资金一有进账就迅速转出或取现,这些钱去了哪?” “钱都进货了呀,这是正常支出!”李某脱口而出。但当民警出示详尽的转账记录、取现凭证后,李某神色愈发慌乱。调查证实,该账户呈现“快进快出”“分散转出”的异常特征,且汇款人均非购买玉石。 面对这些证据,李某心理防线崩溃,痛哭道:“店不是我开的,我们也不卖玉石。”李某供述,自己曾靠开挖掘机挣钱,后沉迷网络赌博,败光积蓄还卖掉设备抵债,负债一百余万元。为还债,他开始寻找赚快钱的“捷径”。 今年6月,同乡张某联系他,称“有赚大钱的路子,需要去新疆”。在负债压力下,李某答应下来。抵达乌鲁木齐后,张某才告知“工作”内容:租个不起眼的房子开店营业。 李某按要求租好房。不久,张某表示已找人注册好营业执照,让李某在出租屋内开玉石店。随后,李某在路边摊购置廉价“玉镯”“玉坠”和柜台,便将店开了起来。 “我不用经常开门,只需按张某要求,等钱到账后转账或取现给他就行。”李某坦言,虽怀疑违法,但迫于负债压力和每笔10%提成,便不再多想。半月内,其经手转移资金达30余万元。 团伙落网:层层分工的洗钱链 据李某供述,张某时常来店“监督”,并透露还有“上线”——杜某、陈某。 根据线索,民警连夜行动,将张某及其“上线”杜某、陈某一举抓获。 三人到案后如实供述:在一次聚会中,杜某提出“洗钱”门路,三人商议后决定合伙“投资”作案。按“投资”比例分工:张某占比最少,负责找人开店、办执照、获取收款码、盯梢及资金操作;陈某负责核查账目;杜某负责联系“上线”获取涉诈资金。 “诈骗团伙行骗时,会把玉石店收款码发给受害人,让他们直接打钱。”杜某供述,资金到账后,三人先扣下约定比例的提成,再将大部分钱转给诈骗团伙。 民警表示,该团伙利用实体店制造假交易、假流水,且使用第三方支付收款码,隐蔽性强,给止付工作带来难度。 对于“众多被骗者为何不报警”的疑问,杜某交代:骗子专门选择以“交友”为幌子的情色交易诈骗,受害人往往顾及颜面不敢报警。 经扩线侦查,民警发现该团伙在乌鲁木齐还“经营”另一家玉石店和一家茶叶店,随即收网抓获另两名犯罪嫌疑人。 警方揭秘:新型洗钱手段浮出水面 案件告破,该犯罪团伙成员悉数落网,隐蔽的洗钱链条被斩断。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水磨沟区分局刑事侦查大队反诈中队中队长孙路明分析:犯罪嫌疑人为实现涉案资金安全、快捷、隐秘转移,瞄准玉石、茶叶等“有市无价”行业,以正规手续开店作掩护,将诈骗所得伪装成经营流水“洗白”。 “目前,这种‘洗钱’方式在新疆还较为罕见。”孙路明表示,其隐秘性强,需提高警惕。 目前,案件已移交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仍在深挖犯罪网络及资金流向。 警方提醒:警惕洗钱骗局,转账前务必多留心! 市民在转账前,请务必仔细核实收款方身份与资质;若发现任何疑点,应立即暂停操作。一旦察觉自己可能被骗,请第一时间报警,并妥善保存转账凭证、聊天记录等关键证据,为警方止付挽损争取黄金时间。 文 /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刘青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