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tpnJQOJU8 society.huanqiu.comarticle女子疗养时遇到“世界级专家”,深信“干细胞疗法”被骗走400多万元/e3pmh19vt/e3ps21dgq10月27日,江苏省检察机关召开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新闻发布会,通报相关工作情况,并发布典型案例。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类型覆盖非法集资防范、“天价疗养”诈骗、劳动权益保障等多个领域。骗局怎么设坑的,我们又该怎么防范?陷阱1干细胞能治百病?保健品包装后百倍价格售卖2021年底,江苏丹阳的“60后”陈女士经人介绍认识了汪某,汪某自称在医疗方面有较多人脉和资源。心系身体健康的陈女士在汪某带领下来到了江西一家疗养院。在这里,陈女士不仅见到了各类“先进医疗检验设备”,更接触了擅长不同领域的“世界级医疗专家”。接受体检后,“专家”指出陈女士存在脑细胞萎缩等多项问题,并开出52万元的“干细胞治疗”方案。在“专家”的话术引导下,陈女士决定接受治疗,并多次充值共计400余万元,直至遇到一名医学博士,在对方科普下方觉上当受骗,随后于2022年7月报警。 “干细胞真能治百病吗”?经过公安机关的缜密侦查,揭开了这场彻头彻尾的骗局:2018年至2022年7月间,殷某某在江西省九江市先后成立某疗养服务有限公司、某大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面向全国招募160余名代理商,收集各地中老年人资产及身体状况等信息,并以免费体检、生态疗养等为幌将其骗至公司所在地进行体检。后由许某某等4人冒充医疗专家夸大病情、制造焦虑,让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进而将成本200元至8000元的普通药剂及保健品通过排列组合、更换包装、重命名等方式包装成“血液养护疗程”“干细胞疗法”等产品,以3万至128万元的价格向包括陈女士在内的3000余名中老年被害人出售,涉案金额5.3亿余元。2023年8月14日至2024年6月29日,丹阳市检察院先后以诈骗罪对殷某某等20人提起公诉。截至2025年7月17日,丹阳市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先后判处殷某某等20人有期徒刑十五年至三年不等,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二十万元至一万五千元不等。针对办案中发现的部分疗养、美容机构非法收集顾客信息,损害群众生命财产权益的情况,丹阳市检察院撰写风险研判报告,并向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对不规范的经营者进行约谈,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检查。陷阱2“共享养老”喊你赚高息?其实是非法集资“年收益率5%,这么高!我再投40万!”“我投80万!”2017年11月开始,常州市天宁区某养老中心推出“共享型”会员养老项目,组织多名业务员在医院、菜场、公园等地,通过发传单等方式针对老年人公开宣传,许诺到期可返还本金,若不需要入住,可以委托该中心租赁床位,并以5%左右的比例返现,引诱众多老年人购买该项目。截至2022年12月,该养老中心共计吸收615名老年人资金共计人民币8066.99万元。这场“庞氏骗局”之所以能成功,有以下三个重要因素:第一,设计诱人陷阱。中心与老年人签订《养生养老服务合同》,承诺到期退还会员费。同时还签订《床位委托租赁协议》,约定每年以积分的形式返还5%左右的会员费,积分可以在中心内购物消费,也可以直接兑换成现金使用。为吸引老年人投资,刘某甚至宣称投资满40万可永久居住,80万可买断房间。这远远超出了正常养老服务的范畴。第二,实施精准营销。为了提高业绩,刘某不惜血本聘请专业营销团队,并约定高达销售额20%的代理费。营销人员长期、定点、有组织地在医院、菜场、公园等老年人聚集场所进行“洗脑式”宣传。有的业务员还经常去老年人家里“唠嗑,送礼”,千方百计引诱老年人“上钩”。第三,制造繁荣假象。专业营销团队会邀请老年人到该中心参观、学习,趁机夸大项目的前景和优势,目的就是让老年人放下警惕,取得他们的信任。经查,刘某某、吴某某在经营养老中心过程明知该养老中心无开展融资等金融业务资质,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仍推出“共享型”会员养老服务项目,符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非法性、利诱性、公开性特征。2023年10月6日,常州市天宁区检察院以某养老中心、刘某某、吴某某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依法提起公诉。2023年12月28日,天宁区人民法院采纳了检察机关指控的事实和罪名,分别判处养老中心罚金人民币50万元,刘某某、吴某某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七年,并处罚金。宣判后,被告单位和被告人均提出上诉。2024年7月23日,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记者获悉,去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涉老年人案件近7000件,其中,依法起诉以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开展养老帮扶等为名的诈骗、非法集资等犯罪180余件;聚焦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展涉老公益诉讼检察,推动适老化改造1407处。目前,江苏省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检察官提醒,面对社会上眼花缭乱的养老理财产品,尤其以充卡、充值优惠、高额返现为宣传噱头的产品,老年人要提高防范意识,擦亮双眼,谨慎购买、投资,切勿因小失大,守紧养老钱袋!1761569333078责编:刘倩江苏新闻176156951858711[]{"email":"liuqian@huanqiu.com","name":"刘倩"}
10月27日,江苏省检察机关召开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新闻发布会,通报相关工作情况,并发布典型案例。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类型覆盖非法集资防范、“天价疗养”诈骗、劳动权益保障等多个领域。骗局怎么设坑的,我们又该怎么防范?陷阱1干细胞能治百病?保健品包装后百倍价格售卖2021年底,江苏丹阳的“60后”陈女士经人介绍认识了汪某,汪某自称在医疗方面有较多人脉和资源。心系身体健康的陈女士在汪某带领下来到了江西一家疗养院。在这里,陈女士不仅见到了各类“先进医疗检验设备”,更接触了擅长不同领域的“世界级医疗专家”。接受体检后,“专家”指出陈女士存在脑细胞萎缩等多项问题,并开出52万元的“干细胞治疗”方案。在“专家”的话术引导下,陈女士决定接受治疗,并多次充值共计400余万元,直至遇到一名医学博士,在对方科普下方觉上当受骗,随后于2022年7月报警。 “干细胞真能治百病吗”?经过公安机关的缜密侦查,揭开了这场彻头彻尾的骗局:2018年至2022年7月间,殷某某在江西省九江市先后成立某疗养服务有限公司、某大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面向全国招募160余名代理商,收集各地中老年人资产及身体状况等信息,并以免费体检、生态疗养等为幌将其骗至公司所在地进行体检。后由许某某等4人冒充医疗专家夸大病情、制造焦虑,让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进而将成本200元至8000元的普通药剂及保健品通过排列组合、更换包装、重命名等方式包装成“血液养护疗程”“干细胞疗法”等产品,以3万至128万元的价格向包括陈女士在内的3000余名中老年被害人出售,涉案金额5.3亿余元。2023年8月14日至2024年6月29日,丹阳市检察院先后以诈骗罪对殷某某等20人提起公诉。截至2025年7月17日,丹阳市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先后判处殷某某等20人有期徒刑十五年至三年不等,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二十万元至一万五千元不等。针对办案中发现的部分疗养、美容机构非法收集顾客信息,损害群众生命财产权益的情况,丹阳市检察院撰写风险研判报告,并向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对不规范的经营者进行约谈,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检查。陷阱2“共享养老”喊你赚高息?其实是非法集资“年收益率5%,这么高!我再投40万!”“我投80万!”2017年11月开始,常州市天宁区某养老中心推出“共享型”会员养老项目,组织多名业务员在医院、菜场、公园等地,通过发传单等方式针对老年人公开宣传,许诺到期可返还本金,若不需要入住,可以委托该中心租赁床位,并以5%左右的比例返现,引诱众多老年人购买该项目。截至2022年12月,该养老中心共计吸收615名老年人资金共计人民币8066.99万元。这场“庞氏骗局”之所以能成功,有以下三个重要因素:第一,设计诱人陷阱。中心与老年人签订《养生养老服务合同》,承诺到期退还会员费。同时还签订《床位委托租赁协议》,约定每年以积分的形式返还5%左右的会员费,积分可以在中心内购物消费,也可以直接兑换成现金使用。为吸引老年人投资,刘某甚至宣称投资满40万可永久居住,80万可买断房间。这远远超出了正常养老服务的范畴。第二,实施精准营销。为了提高业绩,刘某不惜血本聘请专业营销团队,并约定高达销售额20%的代理费。营销人员长期、定点、有组织地在医院、菜场、公园等老年人聚集场所进行“洗脑式”宣传。有的业务员还经常去老年人家里“唠嗑,送礼”,千方百计引诱老年人“上钩”。第三,制造繁荣假象。专业营销团队会邀请老年人到该中心参观、学习,趁机夸大项目的前景和优势,目的就是让老年人放下警惕,取得他们的信任。经查,刘某某、吴某某在经营养老中心过程明知该养老中心无开展融资等金融业务资质,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仍推出“共享型”会员养老服务项目,符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非法性、利诱性、公开性特征。2023年10月6日,常州市天宁区检察院以某养老中心、刘某某、吴某某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依法提起公诉。2023年12月28日,天宁区人民法院采纳了检察机关指控的事实和罪名,分别判处养老中心罚金人民币50万元,刘某某、吴某某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七年,并处罚金。宣判后,被告单位和被告人均提出上诉。2024年7月23日,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记者获悉,去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涉老年人案件近7000件,其中,依法起诉以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开展养老帮扶等为名的诈骗、非法集资等犯罪180余件;聚焦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展涉老公益诉讼检察,推动适老化改造1407处。目前,江苏省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检察官提醒,面对社会上眼花缭乱的养老理财产品,尤其以充卡、充值优惠、高额返现为宣传噱头的产品,老年人要提高防范意识,擦亮双眼,谨慎购买、投资,切勿因小失大,守紧养老钱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