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qHlisc9kY society.huanqiu.comarticle患癌父亲教女儿直面死亡,对话女儿:被父亲的病所触动而选择辞职,想和他一样自由闯荡,辞职不是爱和牺牲而是传承/e3pmh19vt/e3ps21dgq“我希望,你到那个时候,不要过于悲痛。你要逐渐接受,爸爸要走是正常的。你就当我去旅行了,我会回来的,你只要心里有我,早晚会回来的。改变不了的事,你去想他干嘛,不要去多想,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我就这样过好每一天,每一天的意义就是希望明天更加好……” 近日网络上广为流传的一则视频里,胰腺癌患者董先生穿着白色短袖,身形消瘦,对着女儿董三白(化名)的镜头,如此讲述着自己对死亡的看法。 董三白与父亲谈话视频。图/社交平台截图 在董先生看来,死亡是人生必经的过程,是最残酷也是最难受的时光。虽然这段时光是必须经过的,但越短越好,因为这是可以自己控制的。于是,董先生做出了不再接受后续治疗的决定。 董三白将父亲与自己的对话上传到网络平台,希望让更多人听到父亲对于死亡的见解,意外获得大量关注。 “我们作为家属,肯定希望他试一试,但其实我们更尊重他本人的意见。”10月21日,董三白告诉九派新闻,“我接受世事无常,但我真的希望奇迹发生,可以让他多陪陪我。” 对话董三白。 【1】父亲独自就医,目前病情恶化,后续不会再治疗 九派新闻:你父亲什么时候确诊的?以前身体情况如何? 董三白:确诊时间是2月中旬。 以前他身体一直挺好的,只有一些老年人的基础疾病。今年2月,他一直拉肚子,每天去三四次厕所,持续了两个礼拜。他比较有医学常识,意识到可能是消化系统方面的问题,就主动去了医院,并且确诊了胰腺癌。他确诊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立刻做了手术,切除了肿瘤。从确诊到开刀只隔了3天。 九派新闻:当时你父亲是自己去医院的吗? 董三白:他自己去医院的,亲戚通知我的时候,他已经在术中了。我到医院等了一段时间,他就被推出来了。他是一个人在处理这些事情。 九派新闻:听到消息的时候,你是什么心情? 董三白:蒙了,没有什么心情。他被推出来的时候,医生说手术很成功,所以我没有那么悲观。当时感觉运气还可以,能完成手术,而且很成功。所以,当时虽然也会难过,但我接收到的正面信息让我认为爸爸还是可以生活一段时间的。 九派新闻:你什么时候知道父亲剩下的时间并不多了? 董三白:两个礼拜之前。我爸的化疗放疗都结束了以后,发现癌指标压不住,正常人的CA199(糖类抗原199,一种肿瘤标志物)指标是30以下,而我爸爸刚开完刀是35,现在是3000。 九派新闻:后续还会持续治疗吗? 董三白:目前病情恶化,癌细胞扩散转移。他不准备继续接受任何针对癌症本身的治疗,仅仅打算吃维持他的正常生活的药。中医、西医,包括进临床组等,任何形式的治疗他都有去了解,这些治疗方式只有极小的概率对他有效。 他觉得,多一些试错或者挣扎,挨更多的针,吃更多的苦,对于他来说没有意义。我们作为家属,肯定希望他试一试,但我们更尊重他本人的意见。他不想治就不治,想在家里面吃吃喝喝,到处溜达,像正常人一样地生活,我们就尊重他的想法。 九派新闻:你父亲还有什么想做的吗? 董三白:很多人问我,爸爸为什么不怕死?因为他想做的事都做了,想赚的钱赚了,想辞的职辞了,想旅的游都旅了。他什么事情都做过,因为只有直面死亡,才能更好地生活。很多人总是活在等待中,意识不到生命的终点是死亡,临近死亡了才开始急急忙忙地准备。 而当你知道你的人生大课题是死亡的时候,你就应该非常珍惜地度过每一天,所以我爸爸确实没有未完成的心愿。他每一天过的都是他想过的、自由的、洒脱的生活,所以他才能直面死亡。 董先生近照。图/受访者提供 【2】从小接触父亲的死亡教育,希望传递力量 九派新闻:你父亲什么时候开始和你聊到死亡相关的话题? 董三白:在我十几岁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和我聊这个话题了。对于看过我最近视频的观众来说,可能是一夜之间接收到这个信息。但对于我来说,父亲的教育和他的思想与精神,是渗透在我从小到大的生活中的。 我十几岁的时候,奶奶去世,因为从小没有在一起生活,所以没有太多的感受,但是我爸爸很认真地审视了这个死亡课题。在我只有十几岁时,他就跟我说,如果他以后生重病了,治不好,那就不要治,不要过度治疗。如果身体比较疼痛,病情很严重的话,那就让他快点结束生命。他更想体面地活着。他不希望他最后的时间是瘫在床上,看起来破败不堪的,他不想要经历这些挣扎。 九派新闻:小时候听父亲谈死亡和他患病后听他谈死亡,心情有什么改变? 董三白:当时十几岁的我想,爸爸现在身体比较健康,才会有这个想法。等到他年纪再大些,真的要面临死亡的时候,每个人的求生本能可能会压迫你的认知,改变你的想法。但后来,我爸爸一直都在跟我探讨这个问题,不止一次地聊过这些话题,所以他会说出视频里的话,我是知道的。 但是,他现在真正面临死亡了,还能说这些话,对我的触动和意义是不同的。我一直知道我爸是这样想的,我只是没想到他真的会这样做。 九派新闻:拍摄视频记录下父亲对你的死亡教育的初衷是什么? 董三白:很多人是避讳谈论死亡的,对死亡话题都藏着掖着。我做自媒体以来收到很多留言,他们有的说父母是突然之间离开的,有的是父母瞒着病情,没有告诉子女,导致没有好好告别。于是我认为,把这些问题前置地进行讨论,也许能够很好地给大家传递力量。 我把这些话录下来的初衷,首先肯定是自我留念,其次是我的视频能给到大家一些力量。很多人没有好好跟父母告别,听到我爸爸的话,觉得自己的父母如果还在的话,也会这样安慰他,并从中收获力量。 我觉得,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听到这些话,或者不是所有人都敢勇敢地说出来,而我爸爸一直在说,表述或许不一样,但内核始终不变。 我觉得他的想法很特别,也并不常见。后来我跟一个博主朋友讨论,是否能把我爸的话发出来。听了我爸爸话里的主要内核以及我的阐述后,他说他听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觉得没有问题,很正能量。所以当时就记录了,并且发了。 九派新闻:你在父亲生病时曾外出旅游,网友们认为不妥,你有什么回应? 董三白:我现在在做自媒体,后面肯定会更新日常的吃喝玩乐,也可能会接商单。我出去旅游,被网友说你爸爸都生病了,这个时候出去玩,是自私、没良心的表现。但这都是我爸想看到的,他并不想看到我牺牲自己去照顾他。 我是为了更好地活着,更加灿烂地绽放,就像泰戈尔说的“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不是一个爱和牺牲的故事,而是一个勇敢和独立的故事,我们认为家人之间的爱是彼此成全。 九派新闻:有看到一些让你印象很深刻的评论或私信吗? 董三白:有的,有网友提到,自己的亲人没有跟他好好地告别,但是他听了我爸爸的这些话,感到很释怀。我刚刚还看到一条,他说:“爸爸从你出生开始,教你走路,教你吃饭,教你读书写字,教你长大如何为人处世。现在,爸爸教你如何在没有他的日子里好好继续生活,寻找其他值得遇见的美好。现在哭,请放声地哭,但是真正离开的那一刻,我希望你冷静,因为爸爸无处不在。” 这些话很能给人力量,所以即使我每天都在被问类似的问题,给出相同的回答,依然愿意一遍一遍地去说,因为这些话应该被更多的人听到。 董先生与女儿董三白的合照。图/受访者提供 【3】辞职不是爱和牺牲,是传承 九派新闻:父亲的确诊在你辞职理由中占多大的比例? 董三白:我的辞职和我爸有关,但不是因为我爸。大家认为我辞职是为了照顾爸爸,这当然是一部分原因,我想多陪他,在他需要我的时候能随叫随到。但更深层次的原因不是爱和牺牲,是传承,我想成为他那样的人。 我最近更新了一条视频,讲述我爸爸的人生经历。他35岁创业,到45岁时,其实公司还能继续开下去,但他说钱是赚不完的,他赚够了,不想赚了,于是把公司股份卖掉,达到了他认为的经济自由,去享受生活。 我的离职,一方面是被爸爸的病触动,让我觉得人生苦短。不是及时行乐,而是人生苦短,要珍惜每一天,好好地活着。我不想到35岁还在打工,我想要像我爸一样,去自由地闯荡。所以与其说是为了照顾他,不如说是更想成为他。 九派新闻:在你的心里,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董三白:他对我的教育是以身作则的。他教导我的,就是他自己所做的。他会告诉我,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要在乎别人的想法,活出自己的态度,不要被世俗或者别人的语言左右,要勇敢地奋斗,勇敢追求自己想追求的生活。无论这种生活是否被别人认可,只要认定了它,在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你都可以去追求。 九派新闻:他辞职后过上的“想过的生活”是怎样的? 董三白:他把生活过得很有情调。他比较喜欢做饭,对吃饭很有研究。他还喜欢把家里收拾得很整齐,一边听着交响音乐,一边拖地板。他还喜欢钓鱼和旅行。 但他是一个比较“独”的人,喜欢自己一个人,不呼朋唤友,也不会带着我去参与他的兴趣活动或者旅行。他想要自己去丈量、去看、去感受这个世界。他的内心世界很丰富,会满足他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九派新闻:你辞职之前,会经常回家陪伴父母吗? 董三白:我是上海人,一直在父母身边,小时候我是跟爸爸长大的,最近跟我妈住在一起。以前逢年过节我都会去看我爸,就是正常的频率,没有特别疏远,也没有特别陪伴。 九派新闻:从小到大,父母对你有什么期望? 董三白:希望我开心。他们对考试分数、工作薪资这些东西不在乎。我妈此前也跟我说,你结不结婚没关系,你自己开心就好。他们对我没有任何的期望,就希望我好好地享受自己的生活。 九派新闻:你辞职后有什么规划? 董三白:辞职是因为我觉得我打工打够了。我从一个小公司到全球五大行,到全球排名第一的房地产公司,并且进入最好的组。我的上升之路,我感受过了,有了升级打怪的体验,也探索到自己的边界。再往上可能就是做管理层,我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边界,没有办法体验这些,所以我选择了结束打工生涯。 后续具体的规划,是需要摸索出来的。目前我做自媒体三年了,还想要继续做下去,记录一些和家人的日常。我本科是学心理学的,现在也在上课,想继续进修心理学,把心理学的一些主流观念发扬光大。我有这样所谓的使命感,这也是我觉得很有意义的事情。 来源:九派新闻 记者:孙沁怡 1761199857960责编:贾凯悦九派新闻1761199857960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a59e4821735eddfe754b4c51ffab9a21.png{"email":"jiakaiyue@huanqiu.com","name":"贾凯悦"}
“我希望,你到那个时候,不要过于悲痛。你要逐渐接受,爸爸要走是正常的。你就当我去旅行了,我会回来的,你只要心里有我,早晚会回来的。改变不了的事,你去想他干嘛,不要去多想,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我就这样过好每一天,每一天的意义就是希望明天更加好……” 近日网络上广为流传的一则视频里,胰腺癌患者董先生穿着白色短袖,身形消瘦,对着女儿董三白(化名)的镜头,如此讲述着自己对死亡的看法。 董三白与父亲谈话视频。图/社交平台截图 在董先生看来,死亡是人生必经的过程,是最残酷也是最难受的时光。虽然这段时光是必须经过的,但越短越好,因为这是可以自己控制的。于是,董先生做出了不再接受后续治疗的决定。 董三白将父亲与自己的对话上传到网络平台,希望让更多人听到父亲对于死亡的见解,意外获得大量关注。 “我们作为家属,肯定希望他试一试,但其实我们更尊重他本人的意见。”10月21日,董三白告诉九派新闻,“我接受世事无常,但我真的希望奇迹发生,可以让他多陪陪我。” 对话董三白。 【1】父亲独自就医,目前病情恶化,后续不会再治疗 九派新闻:你父亲什么时候确诊的?以前身体情况如何? 董三白:确诊时间是2月中旬。 以前他身体一直挺好的,只有一些老年人的基础疾病。今年2月,他一直拉肚子,每天去三四次厕所,持续了两个礼拜。他比较有医学常识,意识到可能是消化系统方面的问题,就主动去了医院,并且确诊了胰腺癌。他确诊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立刻做了手术,切除了肿瘤。从确诊到开刀只隔了3天。 九派新闻:当时你父亲是自己去医院的吗? 董三白:他自己去医院的,亲戚通知我的时候,他已经在术中了。我到医院等了一段时间,他就被推出来了。他是一个人在处理这些事情。 九派新闻:听到消息的时候,你是什么心情? 董三白:蒙了,没有什么心情。他被推出来的时候,医生说手术很成功,所以我没有那么悲观。当时感觉运气还可以,能完成手术,而且很成功。所以,当时虽然也会难过,但我接收到的正面信息让我认为爸爸还是可以生活一段时间的。 九派新闻:你什么时候知道父亲剩下的时间并不多了? 董三白:两个礼拜之前。我爸的化疗放疗都结束了以后,发现癌指标压不住,正常人的CA199(糖类抗原199,一种肿瘤标志物)指标是30以下,而我爸爸刚开完刀是35,现在是3000。 九派新闻:后续还会持续治疗吗? 董三白:目前病情恶化,癌细胞扩散转移。他不准备继续接受任何针对癌症本身的治疗,仅仅打算吃维持他的正常生活的药。中医、西医,包括进临床组等,任何形式的治疗他都有去了解,这些治疗方式只有极小的概率对他有效。 他觉得,多一些试错或者挣扎,挨更多的针,吃更多的苦,对于他来说没有意义。我们作为家属,肯定希望他试一试,但我们更尊重他本人的意见。他不想治就不治,想在家里面吃吃喝喝,到处溜达,像正常人一样地生活,我们就尊重他的想法。 九派新闻:你父亲还有什么想做的吗? 董三白:很多人问我,爸爸为什么不怕死?因为他想做的事都做了,想赚的钱赚了,想辞的职辞了,想旅的游都旅了。他什么事情都做过,因为只有直面死亡,才能更好地生活。很多人总是活在等待中,意识不到生命的终点是死亡,临近死亡了才开始急急忙忙地准备。 而当你知道你的人生大课题是死亡的时候,你就应该非常珍惜地度过每一天,所以我爸爸确实没有未完成的心愿。他每一天过的都是他想过的、自由的、洒脱的生活,所以他才能直面死亡。 董先生近照。图/受访者提供 【2】从小接触父亲的死亡教育,希望传递力量 九派新闻:你父亲什么时候开始和你聊到死亡相关的话题? 董三白:在我十几岁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和我聊这个话题了。对于看过我最近视频的观众来说,可能是一夜之间接收到这个信息。但对于我来说,父亲的教育和他的思想与精神,是渗透在我从小到大的生活中的。 我十几岁的时候,奶奶去世,因为从小没有在一起生活,所以没有太多的感受,但是我爸爸很认真地审视了这个死亡课题。在我只有十几岁时,他就跟我说,如果他以后生重病了,治不好,那就不要治,不要过度治疗。如果身体比较疼痛,病情很严重的话,那就让他快点结束生命。他更想体面地活着。他不希望他最后的时间是瘫在床上,看起来破败不堪的,他不想要经历这些挣扎。 九派新闻:小时候听父亲谈死亡和他患病后听他谈死亡,心情有什么改变? 董三白:当时十几岁的我想,爸爸现在身体比较健康,才会有这个想法。等到他年纪再大些,真的要面临死亡的时候,每个人的求生本能可能会压迫你的认知,改变你的想法。但后来,我爸爸一直都在跟我探讨这个问题,不止一次地聊过这些话题,所以他会说出视频里的话,我是知道的。 但是,他现在真正面临死亡了,还能说这些话,对我的触动和意义是不同的。我一直知道我爸是这样想的,我只是没想到他真的会这样做。 九派新闻:拍摄视频记录下父亲对你的死亡教育的初衷是什么? 董三白:很多人是避讳谈论死亡的,对死亡话题都藏着掖着。我做自媒体以来收到很多留言,他们有的说父母是突然之间离开的,有的是父母瞒着病情,没有告诉子女,导致没有好好告别。于是我认为,把这些问题前置地进行讨论,也许能够很好地给大家传递力量。 我把这些话录下来的初衷,首先肯定是自我留念,其次是我的视频能给到大家一些力量。很多人没有好好跟父母告别,听到我爸爸的话,觉得自己的父母如果还在的话,也会这样安慰他,并从中收获力量。 我觉得,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听到这些话,或者不是所有人都敢勇敢地说出来,而我爸爸一直在说,表述或许不一样,但内核始终不变。 我觉得他的想法很特别,也并不常见。后来我跟一个博主朋友讨论,是否能把我爸的话发出来。听了我爸爸话里的主要内核以及我的阐述后,他说他听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觉得没有问题,很正能量。所以当时就记录了,并且发了。 九派新闻:你在父亲生病时曾外出旅游,网友们认为不妥,你有什么回应? 董三白:我现在在做自媒体,后面肯定会更新日常的吃喝玩乐,也可能会接商单。我出去旅游,被网友说你爸爸都生病了,这个时候出去玩,是自私、没良心的表现。但这都是我爸想看到的,他并不想看到我牺牲自己去照顾他。 我是为了更好地活着,更加灿烂地绽放,就像泰戈尔说的“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不是一个爱和牺牲的故事,而是一个勇敢和独立的故事,我们认为家人之间的爱是彼此成全。 九派新闻:有看到一些让你印象很深刻的评论或私信吗? 董三白:有的,有网友提到,自己的亲人没有跟他好好地告别,但是他听了我爸爸的这些话,感到很释怀。我刚刚还看到一条,他说:“爸爸从你出生开始,教你走路,教你吃饭,教你读书写字,教你长大如何为人处世。现在,爸爸教你如何在没有他的日子里好好继续生活,寻找其他值得遇见的美好。现在哭,请放声地哭,但是真正离开的那一刻,我希望你冷静,因为爸爸无处不在。” 这些话很能给人力量,所以即使我每天都在被问类似的问题,给出相同的回答,依然愿意一遍一遍地去说,因为这些话应该被更多的人听到。 董先生与女儿董三白的合照。图/受访者提供 【3】辞职不是爱和牺牲,是传承 九派新闻:父亲的确诊在你辞职理由中占多大的比例? 董三白:我的辞职和我爸有关,但不是因为我爸。大家认为我辞职是为了照顾爸爸,这当然是一部分原因,我想多陪他,在他需要我的时候能随叫随到。但更深层次的原因不是爱和牺牲,是传承,我想成为他那样的人。 我最近更新了一条视频,讲述我爸爸的人生经历。他35岁创业,到45岁时,其实公司还能继续开下去,但他说钱是赚不完的,他赚够了,不想赚了,于是把公司股份卖掉,达到了他认为的经济自由,去享受生活。 我的离职,一方面是被爸爸的病触动,让我觉得人生苦短。不是及时行乐,而是人生苦短,要珍惜每一天,好好地活着。我不想到35岁还在打工,我想要像我爸一样,去自由地闯荡。所以与其说是为了照顾他,不如说是更想成为他。 九派新闻:在你的心里,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董三白:他对我的教育是以身作则的。他教导我的,就是他自己所做的。他会告诉我,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要在乎别人的想法,活出自己的态度,不要被世俗或者别人的语言左右,要勇敢地奋斗,勇敢追求自己想追求的生活。无论这种生活是否被别人认可,只要认定了它,在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你都可以去追求。 九派新闻:他辞职后过上的“想过的生活”是怎样的? 董三白:他把生活过得很有情调。他比较喜欢做饭,对吃饭很有研究。他还喜欢把家里收拾得很整齐,一边听着交响音乐,一边拖地板。他还喜欢钓鱼和旅行。 但他是一个比较“独”的人,喜欢自己一个人,不呼朋唤友,也不会带着我去参与他的兴趣活动或者旅行。他想要自己去丈量、去看、去感受这个世界。他的内心世界很丰富,会满足他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九派新闻:你辞职之前,会经常回家陪伴父母吗? 董三白:我是上海人,一直在父母身边,小时候我是跟爸爸长大的,最近跟我妈住在一起。以前逢年过节我都会去看我爸,就是正常的频率,没有特别疏远,也没有特别陪伴。 九派新闻:从小到大,父母对你有什么期望? 董三白:希望我开心。他们对考试分数、工作薪资这些东西不在乎。我妈此前也跟我说,你结不结婚没关系,你自己开心就好。他们对我没有任何的期望,就希望我好好地享受自己的生活。 九派新闻:你辞职后有什么规划? 董三白:辞职是因为我觉得我打工打够了。我从一个小公司到全球五大行,到全球排名第一的房地产公司,并且进入最好的组。我的上升之路,我感受过了,有了升级打怪的体验,也探索到自己的边界。再往上可能就是做管理层,我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边界,没有办法体验这些,所以我选择了结束打工生涯。 后续具体的规划,是需要摸索出来的。目前我做自媒体三年了,还想要继续做下去,记录一些和家人的日常。我本科是学心理学的,现在也在上课,想继续进修心理学,把心理学的一些主流观念发扬光大。我有这样所谓的使命感,这也是我觉得很有意义的事情。 来源:九派新闻 记者:孙沁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