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mIDHCSffQ society.huanqiu.comarticle“红包折角”新娘:“爆火的不是我本人,而是这里的婚俗!”/e3pmh19vt/e3prv5gfn近日,在广东顺德,一位新娘在迎宾时将宾客的红包折下一角,再退回给宾客,笑着说:“收下了,收下了,这份心意我们领了!”这个视频发出后,迅速收获了全网点赞和热议,甚至得到了中央文明办的点名表扬。 相关视频截图 “太意外了,我们完全没有想到会突然爆火,因为这个动作在我们这里很正常,大家都会这样做的!”面对突然的爆火和流量,新娘吴家欣面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爆火的是“讲心不讲金”的婚俗,让婚礼回归生活、回归本质,“希望能够将这种富有人情味的大湾区文化、粤语文化推广出去”。 突然的爆火,平常的习俗 羊城晚报记者见到吴家欣时,她的房间里仍满是新婚的气息——门口放着的婚礼迎宾架、屋内各处贴上的大大的喜字、夫妻俩以哈利波特主题制作的结婚邀请函,处处洋溢着这对新人的喜悦。 新娘家里以哈利波特为主题的婚礼卡 不过,对她而言,更强烈的感受或许是来自婚礼的意外爆红,让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真的太意外了,每天的热度都会上升到不同的高度,甚至让我感觉到压力。”在接受采访时,她的手机仍然在不断收到信息,接收着来自朋友和网友们的点赞和祝福。 “折角红包新娘”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 吴家欣本人也是一位婚庆主持,同时是宣传当地文化的顺德文旅推荐官和城市印象达人。这场婚礼,她花了两三个月置办,宴请了60多桌,宾客齐聚一堂。她和丈夫都是顺德本地人,在她看来,她只是做了和她主持过的当地婚礼一样的事情。 “这次爆火的不是我本人,而是我们这里的婚俗。”她说。 “我的婚礼的整体形式并不是很新,基本是传统的。从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那辈开始,都有‘不收礼金’的习俗。”吴家欣强调,身边的人都是这样做的,她的做法并无特别。亲戚朋友们能来参加婚宴已经是最大的祝福和赏脸,“我是请你来吃饭的,怎么还要你给礼金?意思一下就行了,如果宾客硬要给,我们也会回礼。” 看似稀松平常的“不收礼金”,却一下子引爆了网友们的讨论,背后是人们对疲于应付的婚宴和高额礼金的压力。有网友抱怨道:“国庆节8天要赶23场婚礼,光是份子钱就花出去4800元”。也有人表示,之前份子钱是一两百元,现在逐渐升至五六百元,囊中羞涩。 随份子有什么讲究和忌讳、应该随多少钱、怎么随合适,是一本复杂的“人情账”。有网友将婚礼请柬比作“红色炸弹”,不得不付、水涨船高的份子钱让年轻人疲于应付,也让参加婚宴、祝福新人的心意“淡了”。 “不收礼金”突然引爆舆论,因其实实在在为婚礼“减负”,简单而纯粹。不少网友们在惊讶之余感慨道:“好希望这样的习俗能够推广到全国!” “不收礼金”,简单而又真诚 广东顺德的“不收礼金”风俗流传已久。据悉,佛山不收婚礼红包的风俗源自20世纪90年代的顺德乐从。当时,乐从一些做生意先富起来的个体户在办喜事发请柬时,会在请柬上注明“勿带礼金”字样。 据研究礼俗文化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郑姝莉表示,礼金(份子钱)在社会学上主要承载两种功能:一是分担主家办宴成本,二是维持基本的人际关系。在过去并不富裕的时候,办宴成本较高,宾客的份子钱能够有效分担主家的压力,甚至在本次的讨论中,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要有经济实力才能不收份子钱”。 另外,份子钱也承担着人情关系网络的作用。来自福建漳州长期从事田野调查的陈清(化名)表示,在闽南地区,随多少钱取决于与主家关系的远近程度,除了传统的五服制度和亲属制度以外,就依靠社会交往程度来决定份子钱的数额。主家也会根据份子钱,确定宾客在人情关系网络中所处的位置,下次再以对等的身份和份额回礼。是否参加婚礼、份子钱给多给少,构成了社会关系中的筛选和定位。 来自甘肃兰州的艾莉(化名)表示,随份子钱时,如果是好朋友的话,大概包600元礼金,关系稍疏远的100-200元,至亲会包2000元甚至更多,不同地区的风俗和“行情”有所差异。 简简单单的一个“折角”,不减祝福背后的真诚的心意。吴家欣介绍,除了最亲近的家人依然会赠礼以外,朋友们免去了这份“计算”,让婚礼回归团聚和祝福的本质。“我不想给朋友们太多压力,朋友能来支持我,就已经觉得非常感动和开心,我更关注大家来吃得开不开心,尽不尽兴。”吴家欣说。 在她看来,顺德人本就热情好客,直率真诚,务实友善,这样的婚俗是顺德文化自然而然的延伸,在乎心意,不计较利益的得失。“我们婚宴和彩礼的水平也是丰俭由人,其实婚姻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苦恼,核心只在于两个人在一起组建家庭,一起为未来奋斗”。 是传承,也是移风易俗的新风 不仅在顺德,广东佛山、高州、茂名多地都有“不收礼金”的风俗;不仅是喜宴,乔迁宴、满月酒等喜宴场合也有这样的做法,“我们连过年的红包都只有5块、10块,和别的地方很不同。”吴家欣说。 吴家欣觉得,“不收礼金”婚俗的核心是“传承”。“婚俗中所体现的是孝道,要感恩父母,敬畏亲人,对朋友也要团结友爱,这样的婚俗让一代代传承我们的文化”,这也和她作为顺德文旅推荐官的身份不谋而合,她当年选择文旅博主这个自媒体赛道,就是为了向更多人展现顺德、岭南文化的魅力,“我希望能够将这种富有人情味的大湾区文化、粤语文化推广出去”。 同时,这一婚俗也是“新风”,将移风易俗的新风将吹向全国更多的地区。 10月16日下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胡凯红在国新办发布会上点赞广东,称婚礼不收礼金体现了“婚事新办、减轻负担”的文明新风。10月17日,佛山市顺德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布《顺德区关于弘扬“折角红包”优良风俗进一步推动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倡议书》,提出弘扬“折角红包”所体现的“重情轻礼”风尚,倡导婚事新办、喜事简办、丧事俭办,共建文明乡风。记者| 刘名再、梁正杰1760784153504责编:魏少璞羊城晚报176078415350411[]{"email":"weishaopu@huanqiu.com","name":"魏少璞"}
近日,在广东顺德,一位新娘在迎宾时将宾客的红包折下一角,再退回给宾客,笑着说:“收下了,收下了,这份心意我们领了!”这个视频发出后,迅速收获了全网点赞和热议,甚至得到了中央文明办的点名表扬。 相关视频截图 “太意外了,我们完全没有想到会突然爆火,因为这个动作在我们这里很正常,大家都会这样做的!”面对突然的爆火和流量,新娘吴家欣面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爆火的是“讲心不讲金”的婚俗,让婚礼回归生活、回归本质,“希望能够将这种富有人情味的大湾区文化、粤语文化推广出去”。 突然的爆火,平常的习俗 羊城晚报记者见到吴家欣时,她的房间里仍满是新婚的气息——门口放着的婚礼迎宾架、屋内各处贴上的大大的喜字、夫妻俩以哈利波特主题制作的结婚邀请函,处处洋溢着这对新人的喜悦。 新娘家里以哈利波特为主题的婚礼卡 不过,对她而言,更强烈的感受或许是来自婚礼的意外爆红,让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真的太意外了,每天的热度都会上升到不同的高度,甚至让我感觉到压力。”在接受采访时,她的手机仍然在不断收到信息,接收着来自朋友和网友们的点赞和祝福。 “折角红包新娘”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 吴家欣本人也是一位婚庆主持,同时是宣传当地文化的顺德文旅推荐官和城市印象达人。这场婚礼,她花了两三个月置办,宴请了60多桌,宾客齐聚一堂。她和丈夫都是顺德本地人,在她看来,她只是做了和她主持过的当地婚礼一样的事情。 “这次爆火的不是我本人,而是我们这里的婚俗。”她说。 “我的婚礼的整体形式并不是很新,基本是传统的。从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那辈开始,都有‘不收礼金’的习俗。”吴家欣强调,身边的人都是这样做的,她的做法并无特别。亲戚朋友们能来参加婚宴已经是最大的祝福和赏脸,“我是请你来吃饭的,怎么还要你给礼金?意思一下就行了,如果宾客硬要给,我们也会回礼。” 看似稀松平常的“不收礼金”,却一下子引爆了网友们的讨论,背后是人们对疲于应付的婚宴和高额礼金的压力。有网友抱怨道:“国庆节8天要赶23场婚礼,光是份子钱就花出去4800元”。也有人表示,之前份子钱是一两百元,现在逐渐升至五六百元,囊中羞涩。 随份子有什么讲究和忌讳、应该随多少钱、怎么随合适,是一本复杂的“人情账”。有网友将婚礼请柬比作“红色炸弹”,不得不付、水涨船高的份子钱让年轻人疲于应付,也让参加婚宴、祝福新人的心意“淡了”。 “不收礼金”突然引爆舆论,因其实实在在为婚礼“减负”,简单而纯粹。不少网友们在惊讶之余感慨道:“好希望这样的习俗能够推广到全国!” “不收礼金”,简单而又真诚 广东顺德的“不收礼金”风俗流传已久。据悉,佛山不收婚礼红包的风俗源自20世纪90年代的顺德乐从。当时,乐从一些做生意先富起来的个体户在办喜事发请柬时,会在请柬上注明“勿带礼金”字样。 据研究礼俗文化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郑姝莉表示,礼金(份子钱)在社会学上主要承载两种功能:一是分担主家办宴成本,二是维持基本的人际关系。在过去并不富裕的时候,办宴成本较高,宾客的份子钱能够有效分担主家的压力,甚至在本次的讨论中,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要有经济实力才能不收份子钱”。 另外,份子钱也承担着人情关系网络的作用。来自福建漳州长期从事田野调查的陈清(化名)表示,在闽南地区,随多少钱取决于与主家关系的远近程度,除了传统的五服制度和亲属制度以外,就依靠社会交往程度来决定份子钱的数额。主家也会根据份子钱,确定宾客在人情关系网络中所处的位置,下次再以对等的身份和份额回礼。是否参加婚礼、份子钱给多给少,构成了社会关系中的筛选和定位。 来自甘肃兰州的艾莉(化名)表示,随份子钱时,如果是好朋友的话,大概包600元礼金,关系稍疏远的100-200元,至亲会包2000元甚至更多,不同地区的风俗和“行情”有所差异。 简简单单的一个“折角”,不减祝福背后的真诚的心意。吴家欣介绍,除了最亲近的家人依然会赠礼以外,朋友们免去了这份“计算”,让婚礼回归团聚和祝福的本质。“我不想给朋友们太多压力,朋友能来支持我,就已经觉得非常感动和开心,我更关注大家来吃得开不开心,尽不尽兴。”吴家欣说。 在她看来,顺德人本就热情好客,直率真诚,务实友善,这样的婚俗是顺德文化自然而然的延伸,在乎心意,不计较利益的得失。“我们婚宴和彩礼的水平也是丰俭由人,其实婚姻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苦恼,核心只在于两个人在一起组建家庭,一起为未来奋斗”。 是传承,也是移风易俗的新风 不仅在顺德,广东佛山、高州、茂名多地都有“不收礼金”的风俗;不仅是喜宴,乔迁宴、满月酒等喜宴场合也有这样的做法,“我们连过年的红包都只有5块、10块,和别的地方很不同。”吴家欣说。 吴家欣觉得,“不收礼金”婚俗的核心是“传承”。“婚俗中所体现的是孝道,要感恩父母,敬畏亲人,对朋友也要团结友爱,这样的婚俗让一代代传承我们的文化”,这也和她作为顺德文旅推荐官的身份不谋而合,她当年选择文旅博主这个自媒体赛道,就是为了向更多人展现顺德、岭南文化的魅力,“我希望能够将这种富有人情味的大湾区文化、粤语文化推广出去”。 同时,这一婚俗也是“新风”,将移风易俗的新风将吹向全国更多的地区。 10月16日下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胡凯红在国新办发布会上点赞广东,称婚礼不收礼金体现了“婚事新办、减轻负担”的文明新风。10月17日,佛山市顺德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布《顺德区关于弘扬“折角红包”优良风俗进一步推动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倡议书》,提出弘扬“折角红包”所体现的“重情轻礼”风尚,倡导婚事新办、喜事简办、丧事俭办,共建文明乡风。记者| 刘名再、梁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