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eTEtGa6xd society.huanqiu.comarticle“早寒露”=冷冬预警?老祖宗的天气预测,今年准不准/e3pmh19vt/e3prv5gfn今天是国庆小长假的最后一天,也是寒露节气,二十四节气的第17个节气,秋季的第5个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从这短短一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寒露的时间一般是在农历九月份,从寒露开始,“凉”已升级为“寒”,天气正式从“秋凉”转向“秋寒”。而今年寒露在10月8日,是农历八月十七,相较于大多数年份,今年寒露的阴历时间很早,那么这可能意味着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今年寒露有什么特别之处?早寒露牛受冻,晚寒露暖宜人“早寒露牛受冻”的意思是说,如果当年寒露节气来得比较早,比如今年的农历八月,那么意味着冷空气也会提前到来,降温也早早就开始了。等到了冬天,气温往往会更低,天气会更冷,连古代家里耐寒的老牛都能感受到天气的严寒。 “晚寒露暖宜人”则是说如果寒露节气的农历时间较晚,在农历九月中下旬甚至更迟,那么当年冷空气也会来得比较晚,整个秋天整体气温会相对较高。等到冬天的时候,气温相对来说不会太低,冷空气也弱一些,很可能会是相对温暖宜人的暖冬。除此之外,我国古人还在农谚中藏着多种“预测”方法,尽管并不科学准确,我们也可以稍作了解:寒露有雨冬雪多,寒露无雨冬雪少按照古人经验,如果寒露当天下雨,预示着这个地方当年冬季雨雪较多,天气比较寒冷;而如果寒露当天无雨,则意味着此地冬季雨雪少,相对暖和。寒露降了霜,一冬暖洋洋在古代传统经验中,如果寒露当天降霜,预示着当年冬天会比较暖和;若不降霜,则当年冬天可能较冷。寒露刮南风,一冬多大风根据古人的经验总结,寒露当天如果刮的是南风,则可能预示着当年冬季大风天气多,也就意味着冬天相对寒冷。寒露·三候一候·鸿雁来宾寒露时节,天气转凉,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大雁南来为宾,古人细心留意,随时准备尽宾客之礼。我国古人对大雁寄托了许多情思,无论是李白的“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还是杜甫的“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都最足以说明古人对大雁的重视。二候·雀入大水为蛤深秋天寒,江河到了一年中的枯水期,雀鸟全无,河岸边则出现了很多花纹和颜色都与雀鸟十分相似的蛤蜊。雀鸟变成蛤蜊当然是无稽之谈,但是其中却隐含了古人对天地的认识,他们认为此时节天地阴气重了,飞物自然应该变为潜物,顺应自然发展。三候·菊有黄华菊花在秋季盛开,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不畏霜寒露重,深秋是菊花开得最艳丽的时节。因为这样的特性,菊花被赋予了很多独特的内涵。比如,它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菊花历经风霜,成为一种高尚人格的象征,陶渊明就曾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寒露·习俗活动登高:寒露时节秋高气爽,适合登高望远,寓意“步步高升”“高寿”等。古时登高源于避祸,如今更多是欣赏秋景、强身健体。观红叶:寒露过后枫叶渐红,北方地区如北京香山等地是赏红叶的热门地点,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誉。秋钓边:寒露时气温下降,鱼儿游向浅水区觅食,在此钓鱼易获丰收,因此有“秋钓边”的说法。饮食吃螃蟹:寒露时节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民间有“西风响,蟹脚痒”的说法。但需注意,过敏体质、胃寒者及孕妇等应适量食用,且螃蟹忌与柿子同食,以免生成胃石。饮菊花酒:寒露与重阳节相近,此时菊花盛开,部分地区有饮用菊花酒的习俗。菊花酒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有养肝、明目、延缓衰老等功效。吃芝麻:根据中医“秋冬养阴”理论,寒露时天气转寒,民间有“寒露吃芝麻”的习俗,认为芝麻能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喝寒露茶:寒露茶多指白茶,此时茶叶叶片细窄、芽头饱满,茶汤清澈,口感绵柔爽甜,有润肺生津的作用。寒露·文学《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宋·王安石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逆知后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镜中》宋·陈昂镜中双鬓雪,相见更相怜。偃蹇居牛后,敲推敢马前。一家寒露叶,万事暮秋蝉。开口不曾笑,人间八九年。《江夜》宋·陈珏篷窗凭望渺无涯,日暮孤舟泊浅沙。几处清猿哀落木,满天寒露湿蒹葭。乡心恻恻天难晓,往事茫茫月欲斜。一自飘零江海上,不胜双鬓惜年华。寒露·养生早睡早起:顺应阳气收敛,早睡可养阴,早起可舒展肺气,避免熬夜损耗阴血。足部保暖:有“寒露脚不露”的说法,注意穿厚袜子、避免赤脚,可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润肺防燥:饮食上多吃银耳、百合、梨等滋阴润燥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缓解秋燥。来源|河南卫视综合五知书舍、一堂国学、寻俗记、日历网、古典文学与诗词等1759969767485责编:樊羽玮大象新闻175996976748511[]{"email":"fanyuwei@huanqiu.com","name":"樊羽玮"}
今天是国庆小长假的最后一天,也是寒露节气,二十四节气的第17个节气,秋季的第5个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从这短短一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寒露的时间一般是在农历九月份,从寒露开始,“凉”已升级为“寒”,天气正式从“秋凉”转向“秋寒”。而今年寒露在10月8日,是农历八月十七,相较于大多数年份,今年寒露的阴历时间很早,那么这可能意味着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今年寒露有什么特别之处?早寒露牛受冻,晚寒露暖宜人“早寒露牛受冻”的意思是说,如果当年寒露节气来得比较早,比如今年的农历八月,那么意味着冷空气也会提前到来,降温也早早就开始了。等到了冬天,气温往往会更低,天气会更冷,连古代家里耐寒的老牛都能感受到天气的严寒。 “晚寒露暖宜人”则是说如果寒露节气的农历时间较晚,在农历九月中下旬甚至更迟,那么当年冷空气也会来得比较晚,整个秋天整体气温会相对较高。等到冬天的时候,气温相对来说不会太低,冷空气也弱一些,很可能会是相对温暖宜人的暖冬。除此之外,我国古人还在农谚中藏着多种“预测”方法,尽管并不科学准确,我们也可以稍作了解:寒露有雨冬雪多,寒露无雨冬雪少按照古人经验,如果寒露当天下雨,预示着这个地方当年冬季雨雪较多,天气比较寒冷;而如果寒露当天无雨,则意味着此地冬季雨雪少,相对暖和。寒露降了霜,一冬暖洋洋在古代传统经验中,如果寒露当天降霜,预示着当年冬天会比较暖和;若不降霜,则当年冬天可能较冷。寒露刮南风,一冬多大风根据古人的经验总结,寒露当天如果刮的是南风,则可能预示着当年冬季大风天气多,也就意味着冬天相对寒冷。寒露·三候一候·鸿雁来宾寒露时节,天气转凉,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大雁南来为宾,古人细心留意,随时准备尽宾客之礼。我国古人对大雁寄托了许多情思,无论是李白的“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还是杜甫的“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都最足以说明古人对大雁的重视。二候·雀入大水为蛤深秋天寒,江河到了一年中的枯水期,雀鸟全无,河岸边则出现了很多花纹和颜色都与雀鸟十分相似的蛤蜊。雀鸟变成蛤蜊当然是无稽之谈,但是其中却隐含了古人对天地的认识,他们认为此时节天地阴气重了,飞物自然应该变为潜物,顺应自然发展。三候·菊有黄华菊花在秋季盛开,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不畏霜寒露重,深秋是菊花开得最艳丽的时节。因为这样的特性,菊花被赋予了很多独特的内涵。比如,它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菊花历经风霜,成为一种高尚人格的象征,陶渊明就曾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寒露·习俗活动登高:寒露时节秋高气爽,适合登高望远,寓意“步步高升”“高寿”等。古时登高源于避祸,如今更多是欣赏秋景、强身健体。观红叶:寒露过后枫叶渐红,北方地区如北京香山等地是赏红叶的热门地点,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誉。秋钓边:寒露时气温下降,鱼儿游向浅水区觅食,在此钓鱼易获丰收,因此有“秋钓边”的说法。饮食吃螃蟹:寒露时节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民间有“西风响,蟹脚痒”的说法。但需注意,过敏体质、胃寒者及孕妇等应适量食用,且螃蟹忌与柿子同食,以免生成胃石。饮菊花酒:寒露与重阳节相近,此时菊花盛开,部分地区有饮用菊花酒的习俗。菊花酒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有养肝、明目、延缓衰老等功效。吃芝麻:根据中医“秋冬养阴”理论,寒露时天气转寒,民间有“寒露吃芝麻”的习俗,认为芝麻能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喝寒露茶:寒露茶多指白茶,此时茶叶叶片细窄、芽头饱满,茶汤清澈,口感绵柔爽甜,有润肺生津的作用。寒露·文学《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宋·王安石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逆知后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镜中》宋·陈昂镜中双鬓雪,相见更相怜。偃蹇居牛后,敲推敢马前。一家寒露叶,万事暮秋蝉。开口不曾笑,人间八九年。《江夜》宋·陈珏篷窗凭望渺无涯,日暮孤舟泊浅沙。几处清猿哀落木,满天寒露湿蒹葭。乡心恻恻天难晓,往事茫茫月欲斜。一自飘零江海上,不胜双鬓惜年华。寒露·养生早睡早起:顺应阳气收敛,早睡可养阴,早起可舒展肺气,避免熬夜损耗阴血。足部保暖:有“寒露脚不露”的说法,注意穿厚袜子、避免赤脚,可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润肺防燥:饮食上多吃银耳、百合、梨等滋阴润燥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缓解秋燥。来源|河南卫视综合五知书舍、一堂国学、寻俗记、日历网、古典文学与诗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