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duBh9NSL9 society.huanqiu.comarticle14岁女孩竟然全秃了!宁波一医院月接诊近2000人次,医生:这些习惯一定要改/e3pmh19vt/e3prv5gfn虽然脱发早已不再是中年人的“专利”,但当它悄然侵袭着校园里的初中生和大学宿舍里的青年时,我们不得不正视这一日益凸显的健康问题。 在宁波市江北区外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个看似普通的脱发门诊,月均接诊量高达1900余人次,其中20到40岁的年轻群体成了绝对主力。 该门诊副主任医师张玉辉的电脑里,记录着一个个令人唏嘘的脱发故事:14岁初中生因压力全秃;20岁女大学生发缝宽如沟壑……这背后共同指向的,是当下年轻人无法回避的精神压力与失衡的生活方式。 14岁初中生斑秃变全秃 压力是主要原因 在张玉辉的记忆里,那位从杭州慕名而来的小患者印象尤其深刻。14岁的女孩,上初二,来的时候竟然全秃了,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根黑发。病史询问发现,孩子读书压力非常大,从13岁开始,她头顶就悄然出现一小块斑秃。这本是一个警示信号,但在繁重学业和多个校外培训班的压力下,她的睡眠严重不足,精神状态持续紧绷,免疫力急剧下滑。短短两个月内,最初的一小块就迅速扩散,最终发展为满头头发都掉光了的全秃。 “晚上功课做得很晚,然后就睡不着,常常要凌晨两三点才能入睡,早上七点又要起床,白天精神状态很不好……”张玉辉说,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经过全面的血常规、免疫功能、内分泌及微量元素检查,结果显示其免疫力严重低下,成为脱发的直接推手。 随后,门诊给她启动了“一针二抹三服四照”的综合疗法:注射维生素营养毛囊,外用扩张血管的药物,口服安神补肾中成药提高免疫力,辅以激光照射刺激毛囊。经过长达半年的系统治疗,孩子的头发终于重新生长出来。几天前,当她又一次前来复诊时,一头黑发跟当初就诊时已判若两人。 20岁大学生发缝变宽 雄秃患者中年轻人占六成 如果说初中生的案例属于压力型脱发,那么20多岁的大学生和职场青年人,则更多地面临雄激素性脱发(简称雄秃)的困扰。 6个月前,20岁的女大学生小张来到张玉辉的诊室时,头顶的发缝已经明显变宽,头发细软无力,这种“沟壑”般的头顶让她心理负担很重。她说,平时洗头梳头时掉发量惊人,卷起来有一大卷。根据她提供的图片,估算每天掉发超过200根,远超过掉发100根就属于脱发的标准。 仔细询问病史后发现,小张的生活习惯非常典型:长期熬夜,饮食几乎都依赖外卖。 张玉辉介绍说,虽然这类雄秃患者约70%有家族遗传背景,但不良生活习惯如同催化剂,极大地加速和加重了脱发进程。熬夜会导致雄激素分泌增加,双氢睾酮在毛囊根部积累,直接攻击毛囊;而高油高脂的饮食会刺激皮脂过度分泌,堵塞毛囊口,形成双重打击。 记者了解到,这样一家基层医院的脱发门诊,月均接诊量超过1900人次。在这些患者中,20到40岁的青壮年群体占比高达60%,成为绝对主力;20岁以下患者约占5%。这意味着,每10名求助者中,至少有6人是正值人生黄金阶段的年轻人。 脱发,已彻彻底底地年轻化了。 脱发原因众多 生活方式是隐形推手 根据脱发的原因,目前脱发门诊最常见的类型包括斑秃、雄秃和休止期脱发。 据介绍,斑秃也就是俗称“鬼剃头”,多与突然的巨大精神压力、焦虑、免疫系统紊乱相关,常见于学生、高压职场人群,那位14岁的小姑娘就是典型;雄秃具有遗传倾向,但在熬夜、饮食不健康、压力大的共同作用下发病年龄大幅提前,且程度加重,是当前年轻患者中最主要的类型;休止期脱发,通常由身体重大事件引发,如产后、大型手术、严重创伤或极端节食等,造成大量毛囊提前进入休止期而脱落,但多为暂时性。 张玉辉说,脱发患者表面上看都是头发出了问题,但根源往往在于生活方式。精神压力内耗了免疫力,熬夜紊乱了内分泌,外卖饮食破坏了体内环境。这三者叠加,就构成了脱发年轻化的“三重奏”。 防大于治 专家呼吁重建健康生活节奏 针对越来越多的脱发患者,张玉辉说,尽管通过他们的一针二抹三服四照这样的综合疗法能有效帮助患者重获秀发,但医疗手段始终是“亡羊补牢”,真正的关键在于防患于未然。 “对于每一位来就诊的年轻人,尤其是雄秃患者,我们的第一个要求,不是立刻开药,而是必须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张医生说,首要一条就是晚上11点前必须睡觉休息。其次,就是尽可能减少高油高脂外卖的摄入。他观察到,不少患者在严格调整作息和饮食结构后,即使不用药,脱发速度也会明显减缓,大大有助于后续治疗。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超过2.5亿人正受脱发问题困扰,这其中60%的人在26岁左右就开始出现脱发迹象。男性雄秃患病率高达21.3%,女性也为6%。“回想父母那一代,晚上八点多就睡觉了,生活节奏慢,饮食也清淡,哪有现在这么普遍的脱发困扰?”张玉辉的对比,折射出时代变迁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在张玉辉看来,治疗可以帮助头发生长,但真正治本的药方,并不完全在诊室里。它藏在每一天早睡的决心里,在一日三餐的均衡饮食中,在学会自我纾解的压力管理内。守护头发,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守护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程鑫1759910907598责编:王亚天宁波晚报175991090759811[]{"email":"wangyatian@huanqiu.com","name":"王亚天"}
虽然脱发早已不再是中年人的“专利”,但当它悄然侵袭着校园里的初中生和大学宿舍里的青年时,我们不得不正视这一日益凸显的健康问题。 在宁波市江北区外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个看似普通的脱发门诊,月均接诊量高达1900余人次,其中20到40岁的年轻群体成了绝对主力。 该门诊副主任医师张玉辉的电脑里,记录着一个个令人唏嘘的脱发故事:14岁初中生因压力全秃;20岁女大学生发缝宽如沟壑……这背后共同指向的,是当下年轻人无法回避的精神压力与失衡的生活方式。 14岁初中生斑秃变全秃 压力是主要原因 在张玉辉的记忆里,那位从杭州慕名而来的小患者印象尤其深刻。14岁的女孩,上初二,来的时候竟然全秃了,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根黑发。病史询问发现,孩子读书压力非常大,从13岁开始,她头顶就悄然出现一小块斑秃。这本是一个警示信号,但在繁重学业和多个校外培训班的压力下,她的睡眠严重不足,精神状态持续紧绷,免疫力急剧下滑。短短两个月内,最初的一小块就迅速扩散,最终发展为满头头发都掉光了的全秃。 “晚上功课做得很晚,然后就睡不着,常常要凌晨两三点才能入睡,早上七点又要起床,白天精神状态很不好……”张玉辉说,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经过全面的血常规、免疫功能、内分泌及微量元素检查,结果显示其免疫力严重低下,成为脱发的直接推手。 随后,门诊给她启动了“一针二抹三服四照”的综合疗法:注射维生素营养毛囊,外用扩张血管的药物,口服安神补肾中成药提高免疫力,辅以激光照射刺激毛囊。经过长达半年的系统治疗,孩子的头发终于重新生长出来。几天前,当她又一次前来复诊时,一头黑发跟当初就诊时已判若两人。 20岁大学生发缝变宽 雄秃患者中年轻人占六成 如果说初中生的案例属于压力型脱发,那么20多岁的大学生和职场青年人,则更多地面临雄激素性脱发(简称雄秃)的困扰。 6个月前,20岁的女大学生小张来到张玉辉的诊室时,头顶的发缝已经明显变宽,头发细软无力,这种“沟壑”般的头顶让她心理负担很重。她说,平时洗头梳头时掉发量惊人,卷起来有一大卷。根据她提供的图片,估算每天掉发超过200根,远超过掉发100根就属于脱发的标准。 仔细询问病史后发现,小张的生活习惯非常典型:长期熬夜,饮食几乎都依赖外卖。 张玉辉介绍说,虽然这类雄秃患者约70%有家族遗传背景,但不良生活习惯如同催化剂,极大地加速和加重了脱发进程。熬夜会导致雄激素分泌增加,双氢睾酮在毛囊根部积累,直接攻击毛囊;而高油高脂的饮食会刺激皮脂过度分泌,堵塞毛囊口,形成双重打击。 记者了解到,这样一家基层医院的脱发门诊,月均接诊量超过1900人次。在这些患者中,20到40岁的青壮年群体占比高达60%,成为绝对主力;20岁以下患者约占5%。这意味着,每10名求助者中,至少有6人是正值人生黄金阶段的年轻人。 脱发,已彻彻底底地年轻化了。 脱发原因众多 生活方式是隐形推手 根据脱发的原因,目前脱发门诊最常见的类型包括斑秃、雄秃和休止期脱发。 据介绍,斑秃也就是俗称“鬼剃头”,多与突然的巨大精神压力、焦虑、免疫系统紊乱相关,常见于学生、高压职场人群,那位14岁的小姑娘就是典型;雄秃具有遗传倾向,但在熬夜、饮食不健康、压力大的共同作用下发病年龄大幅提前,且程度加重,是当前年轻患者中最主要的类型;休止期脱发,通常由身体重大事件引发,如产后、大型手术、严重创伤或极端节食等,造成大量毛囊提前进入休止期而脱落,但多为暂时性。 张玉辉说,脱发患者表面上看都是头发出了问题,但根源往往在于生活方式。精神压力内耗了免疫力,熬夜紊乱了内分泌,外卖饮食破坏了体内环境。这三者叠加,就构成了脱发年轻化的“三重奏”。 防大于治 专家呼吁重建健康生活节奏 针对越来越多的脱发患者,张玉辉说,尽管通过他们的一针二抹三服四照这样的综合疗法能有效帮助患者重获秀发,但医疗手段始终是“亡羊补牢”,真正的关键在于防患于未然。 “对于每一位来就诊的年轻人,尤其是雄秃患者,我们的第一个要求,不是立刻开药,而是必须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张医生说,首要一条就是晚上11点前必须睡觉休息。其次,就是尽可能减少高油高脂外卖的摄入。他观察到,不少患者在严格调整作息和饮食结构后,即使不用药,脱发速度也会明显减缓,大大有助于后续治疗。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超过2.5亿人正受脱发问题困扰,这其中60%的人在26岁左右就开始出现脱发迹象。男性雄秃患病率高达21.3%,女性也为6%。“回想父母那一代,晚上八点多就睡觉了,生活节奏慢,饮食也清淡,哪有现在这么普遍的脱发困扰?”张玉辉的对比,折射出时代变迁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在张玉辉看来,治疗可以帮助头发生长,但真正治本的药方,并不完全在诊室里。它藏在每一天早睡的决心里,在一日三餐的均衡饮食中,在学会自我纾解的压力管理内。守护头发,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守护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