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bxhhwbdwr society.huanqiu.comarticle6名游客被困青海直亥雪山景区,124人紧急救援!/e3pmh19vt/e3ps21dgq6名游客登山被困,10小时高效救助护其平安 10月2日晚8时20分,贵南县消防求救电话骤然响起,一通带着焦急的求救声传来——6名游客在直亥雪山景区被困,急需救援! 接到求救电话后,贵南县立刻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公安、应急等部门的救援人员迅速集结——短短30分钟,第一支救援队伍就顶着夜色,向着海拔高、气温低的直亥雪山出发。 消息很快上报至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当即作出批示,要求迅速成立现场搜救指挥部,从州应急管理局、州公安局、州消防救援支队抽调经验丰富的精干力量,带着救援物资紧急驰援。 救援路上,寒夜刺骨,高原风急。第一组救援队到达现场后,首先向2名因身体不适先行下山的游客了解被困人员的大致方向和相关信息。 经调查得知,到直亥雪山景区游玩的游客共有8名,10月2日早上7点开始登山,登山过程中,有2名游客因身体不适先行下山,6名游客先后被困山中。 此时的直亥雪山,夜间气温已降至零下,寒风裹着碎雪打在脸上,像针扎一样疼,山路更是湿滑难行,不少路段被碎石掩盖,稍不注意就可能踩空。救援人员每人手里举着强光手电,腰间挂着卫星电话,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山林间穿梭,每隔一段距离就大声呼喊:“有人吗?听到请回答!”声音在空旷的雪山里回荡,却很快被寒风吞没。 搜救过程中,州政府及应急、文旅部门相关领导主动下沉一线,和救援人员并肩作战。 州县94名救援人员、30名民兵拧成一股绳,顶着低温在雪山间穿梭,手电筒的光在夜色里连成搜救的“光带”不曾停歇。 10月3日凌晨0时,好消息传来:2名游客被找到,生命体征平稳。可是,兴奋的心情很快就被担心掩盖,剩余的4人还没有找到,于是救援人员又再次加快步伐,穿梭在山间。 为了加快搜救速度,指挥部将94名州县救援人员、30名民兵分成若干个小组,沿着游客可能经过的山道、溪流沿岸、林间空地展开拉网式搜救。 走在最前面的人用木棍不断试探前方路况,提醒身后的人“这里有碎石,踩稳脚下”,身后的救援人员主动扛起沉重的防寒物资,哪怕额头渗出汗珠,也只是擦一把就继续往前走——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早点找到人,别让游客冻着、饿着。” 3日凌晨6时许,其中一组救援人员的手电光突然扫到前方林间有微弱的光点——“是手机!有人在那边!”大家立刻加快脚步,终于看到4名蜷缩在山窝的游客,他们裹着单薄的外套,双手冻得通红。 “6名被困游客已经全部找到!”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时,最后4名被困游客被安全护送至山下,经过医护人员检查,仅1名游客有轻微冻伤,其余5名游客身体状况均良好。 看着游客喝上热茶、换上温暖的大衣,一直坚守在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和救援人员这才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欣慰的笑容。 记者后续了解到,前往直亥雪山的8名游客分别来自河北、山东、安徽、陕西等地。8人在西宁市集合后,于10月2日凌晨12点出发贵南县,4点到达直亥雪山景区,7点开始登山。 直亥雪山藏着不少惊喜,它坐落在贵南县过马营镇直亥村,作为省级名胜景区,秀让沟的溪流、德孔沟的奇石、央宗沟的人文遗迹,各有各的特色,不管是扛着相机找美景的摄影爱好者,还是喜欢挑战自我的户外探险家,来这里都能收获满满。 参与救援的贵南县公安局副局长索安仁增介绍,救援的10个小时,所有参与救援的工作人员都很辛苦,汗水浸湿了他们的后背,冷风一吹瞬间变得冰凉,可没人抱怨,只是互相鼓劲。 国庆中秋期间,欢迎大家前来海南州领略高原风光。在此文旅部门特别提醒:海南州地处高原,多数区域海拔较高,初到游客需警惕缺氧、头痛等高原反应,建议放缓行动节奏,避免剧烈运动,可提前备好应对药品;高原昼夜温差悬殊,即便日间晴朗温暖,夜间气温也可能大幅下降,务必携带足够保暖衣物,防范着凉与冻伤;出行前请提前查询各景点天气及路况信息,科学规划行程。 来源:海南融媒体中心 1759708587000责编:李莹莹西宁晚报175970858700011[]{"email":"liyingying@huanqiu.com","name":"李莹莹"}
6名游客登山被困,10小时高效救助护其平安 10月2日晚8时20分,贵南县消防求救电话骤然响起,一通带着焦急的求救声传来——6名游客在直亥雪山景区被困,急需救援! 接到求救电话后,贵南县立刻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公安、应急等部门的救援人员迅速集结——短短30分钟,第一支救援队伍就顶着夜色,向着海拔高、气温低的直亥雪山出发。 消息很快上报至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当即作出批示,要求迅速成立现场搜救指挥部,从州应急管理局、州公安局、州消防救援支队抽调经验丰富的精干力量,带着救援物资紧急驰援。 救援路上,寒夜刺骨,高原风急。第一组救援队到达现场后,首先向2名因身体不适先行下山的游客了解被困人员的大致方向和相关信息。 经调查得知,到直亥雪山景区游玩的游客共有8名,10月2日早上7点开始登山,登山过程中,有2名游客因身体不适先行下山,6名游客先后被困山中。 此时的直亥雪山,夜间气温已降至零下,寒风裹着碎雪打在脸上,像针扎一样疼,山路更是湿滑难行,不少路段被碎石掩盖,稍不注意就可能踩空。救援人员每人手里举着强光手电,腰间挂着卫星电话,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山林间穿梭,每隔一段距离就大声呼喊:“有人吗?听到请回答!”声音在空旷的雪山里回荡,却很快被寒风吞没。 搜救过程中,州政府及应急、文旅部门相关领导主动下沉一线,和救援人员并肩作战。 州县94名救援人员、30名民兵拧成一股绳,顶着低温在雪山间穿梭,手电筒的光在夜色里连成搜救的“光带”不曾停歇。 10月3日凌晨0时,好消息传来:2名游客被找到,生命体征平稳。可是,兴奋的心情很快就被担心掩盖,剩余的4人还没有找到,于是救援人员又再次加快步伐,穿梭在山间。 为了加快搜救速度,指挥部将94名州县救援人员、30名民兵分成若干个小组,沿着游客可能经过的山道、溪流沿岸、林间空地展开拉网式搜救。 走在最前面的人用木棍不断试探前方路况,提醒身后的人“这里有碎石,踩稳脚下”,身后的救援人员主动扛起沉重的防寒物资,哪怕额头渗出汗珠,也只是擦一把就继续往前走——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早点找到人,别让游客冻着、饿着。” 3日凌晨6时许,其中一组救援人员的手电光突然扫到前方林间有微弱的光点——“是手机!有人在那边!”大家立刻加快脚步,终于看到4名蜷缩在山窝的游客,他们裹着单薄的外套,双手冻得通红。 “6名被困游客已经全部找到!”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时,最后4名被困游客被安全护送至山下,经过医护人员检查,仅1名游客有轻微冻伤,其余5名游客身体状况均良好。 看着游客喝上热茶、换上温暖的大衣,一直坚守在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和救援人员这才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欣慰的笑容。 记者后续了解到,前往直亥雪山的8名游客分别来自河北、山东、安徽、陕西等地。8人在西宁市集合后,于10月2日凌晨12点出发贵南县,4点到达直亥雪山景区,7点开始登山。 直亥雪山藏着不少惊喜,它坐落在贵南县过马营镇直亥村,作为省级名胜景区,秀让沟的溪流、德孔沟的奇石、央宗沟的人文遗迹,各有各的特色,不管是扛着相机找美景的摄影爱好者,还是喜欢挑战自我的户外探险家,来这里都能收获满满。 参与救援的贵南县公安局副局长索安仁增介绍,救援的10个小时,所有参与救援的工作人员都很辛苦,汗水浸湿了他们的后背,冷风一吹瞬间变得冰凉,可没人抱怨,只是互相鼓劲。 国庆中秋期间,欢迎大家前来海南州领略高原风光。在此文旅部门特别提醒:海南州地处高原,多数区域海拔较高,初到游客需警惕缺氧、头痛等高原反应,建议放缓行动节奏,避免剧烈运动,可提前备好应对药品;高原昼夜温差悬殊,即便日间晴朗温暖,夜间气温也可能大幅下降,务必携带足够保暖衣物,防范着凉与冻伤;出行前请提前查询各景点天气及路况信息,科学规划行程。 来源:海南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