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Suo1ZSBDT society.huanqiu.comarticle台风“桦加沙”名字是咋来的?啥意思?/e3pmh19vt/e3prv5gfn在维持超强台风级别77小时后台风“桦加沙”于昨天(24日)17时前后在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沿海登陆登陆时为台风级此前它的十级风圈一度超百公里登陆后,外围环流带来的台风雨仍将波及十余省区市据悉,“桦加沙”这个名字今年首次使用大家是否好奇台风是如何命名的?“路径”和“风圈”又是什么意思?一文说清↓一个命名规则“桦加沙”的名字是谁起的?“桦加沙”意为“快速移动”,是菲律宾提供的台风名称,在今年西北太平洋台风季首次使用。菲律宾此前提供的台风名称“海贝思”在2019年造成严重灾害,因此被除名。2021年,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决定由菲律宾提交的新名称“桦加沙”替代“海贝思”。那么,台风命名有什么规则吗?国家气象中心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主任赵伟表示,亚太台风委员会的14个会员国,每个国家会出10个名字,这140个名字形成台风名字的列表,循环使用。当某个台风造成重大灾害和影响时,相关受灾会员国和地区可向台风委员会提起除名申请。达成一致后,该台风名字将会被永久除名。两个关键术语你分得清“路径”和“风圈”吗?路径台风路径就是台风系统从出生到消亡整个生命过程中所走过的路,历时几天到十几天不等,行走路线飘忽不定。有时它们按照常规路线走,包括西行(西北行)、转向(近海转向、远海转向)。但也有不少台风不走寻常路,在西行过程中突然“变卦”,形成回旋型、急转型、突然南落型等非常规走位,甚至有些台风从出生开始就“逆行”——向东走。2024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在我国两次登陆后路径发生转折,减弱后的热带低压移入黄海后再次加强为热带风暴。图源:中国气象局这些奇奇怪怪的路径,是怎么“走”出来的?影响台风移动路径的因素:有内部动力因素——由于台风本身风场等非对称结构引起台风移动;也有周围环境气流的引导、下垫面等外力原因。风圈台风风圈半径是指以台风中心为圆心,向外延伸至达到外围特定风速边界的平均距离。这一指标直观地反映了台风的影响范围。根据风速大小,台风风圈通常被划分为七级、十级、十二级三种。以台风“桦加沙”为例,其风圈呈现明显的非对称特征,其中七级风圈半径的西南方向影响范围更广(380公里)。这意味着即使距离台风中心较远,但若处在台风西南侧的七级风圈内,也可能感受到明显的大风影响。9月23日12时台风“桦加沙”风圈半径。图源:中国气象局因此,关注台风时,不能只看路径,更要留意风圈半径,判断自己所处位置是否在风圈覆盖范围内,并采取防范措施。位于七级风圈内,需做好防风准备;若在十级或十二级风圈,则必须严格遵守防台要求,避免外出以确保安全。三大破坏力狂风、暴雨、风暴潮哪个更“凶”?狂风台风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其风速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遇到8级风,一个成年人基本就站不稳了,10级风就可以连根拔大树,17级风连车辆都能掀翻,甚至比较坚固的建筑物也可能被毁坏。受本次台风“桦加沙”影响,9月24日12时55分,广东阳江上川岛测到65.1米/秒(17级以上)的阵风打破了广东省内国家级气象站的风速纪录。此外,台风是持续风,不像雷暴是一次性阵风,如果台风走得慢一点,持续时间更长的话,破坏力会加倍。暴雨台风是非常强的降雨系统。一次台风登陆,降雨中心一天之中可降下100-300毫米的大暴雨,甚至可达500-800毫米。强降雨易引发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极具危险性。风暴潮台风中心极低压与外围强风共同作用,会导致海水异常堆积并涌向岸边,引发破坏性的风暴潮。强台风的风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6米,可能会导致潮水漫溢,海堤溃决,冲毁房屋和各类建筑设施,淹没城镇和农田。风暴潮还会造成海岸侵蚀,使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渍化等。四级预警信号看到“红橙黄蓝”该咋办?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台风预警分为四级:台风蓝色、黄色、橙色与红色预警,预警颜色由浅到深,代表影响程度和防御等级越来越高。国家应急广播提醒“桦加沙”登陆后风雨影响仍不可小觑今天强降雨核心区将转移至广西等地请继续做好防范来源:国家应急广播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气象局1758766706296责编:樊羽玮国家应急广播175876670629611[]{"email":"fanyuwei@huanqiu.com","name":"樊羽玮"}
在维持超强台风级别77小时后台风“桦加沙”于昨天(24日)17时前后在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沿海登陆登陆时为台风级此前它的十级风圈一度超百公里登陆后,外围环流带来的台风雨仍将波及十余省区市据悉,“桦加沙”这个名字今年首次使用大家是否好奇台风是如何命名的?“路径”和“风圈”又是什么意思?一文说清↓一个命名规则“桦加沙”的名字是谁起的?“桦加沙”意为“快速移动”,是菲律宾提供的台风名称,在今年西北太平洋台风季首次使用。菲律宾此前提供的台风名称“海贝思”在2019年造成严重灾害,因此被除名。2021年,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决定由菲律宾提交的新名称“桦加沙”替代“海贝思”。那么,台风命名有什么规则吗?国家气象中心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主任赵伟表示,亚太台风委员会的14个会员国,每个国家会出10个名字,这140个名字形成台风名字的列表,循环使用。当某个台风造成重大灾害和影响时,相关受灾会员国和地区可向台风委员会提起除名申请。达成一致后,该台风名字将会被永久除名。两个关键术语你分得清“路径”和“风圈”吗?路径台风路径就是台风系统从出生到消亡整个生命过程中所走过的路,历时几天到十几天不等,行走路线飘忽不定。有时它们按照常规路线走,包括西行(西北行)、转向(近海转向、远海转向)。但也有不少台风不走寻常路,在西行过程中突然“变卦”,形成回旋型、急转型、突然南落型等非常规走位,甚至有些台风从出生开始就“逆行”——向东走。2024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在我国两次登陆后路径发生转折,减弱后的热带低压移入黄海后再次加强为热带风暴。图源:中国气象局这些奇奇怪怪的路径,是怎么“走”出来的?影响台风移动路径的因素:有内部动力因素——由于台风本身风场等非对称结构引起台风移动;也有周围环境气流的引导、下垫面等外力原因。风圈台风风圈半径是指以台风中心为圆心,向外延伸至达到外围特定风速边界的平均距离。这一指标直观地反映了台风的影响范围。根据风速大小,台风风圈通常被划分为七级、十级、十二级三种。以台风“桦加沙”为例,其风圈呈现明显的非对称特征,其中七级风圈半径的西南方向影响范围更广(380公里)。这意味着即使距离台风中心较远,但若处在台风西南侧的七级风圈内,也可能感受到明显的大风影响。9月23日12时台风“桦加沙”风圈半径。图源:中国气象局因此,关注台风时,不能只看路径,更要留意风圈半径,判断自己所处位置是否在风圈覆盖范围内,并采取防范措施。位于七级风圈内,需做好防风准备;若在十级或十二级风圈,则必须严格遵守防台要求,避免外出以确保安全。三大破坏力狂风、暴雨、风暴潮哪个更“凶”?狂风台风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其风速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遇到8级风,一个成年人基本就站不稳了,10级风就可以连根拔大树,17级风连车辆都能掀翻,甚至比较坚固的建筑物也可能被毁坏。受本次台风“桦加沙”影响,9月24日12时55分,广东阳江上川岛测到65.1米/秒(17级以上)的阵风打破了广东省内国家级气象站的风速纪录。此外,台风是持续风,不像雷暴是一次性阵风,如果台风走得慢一点,持续时间更长的话,破坏力会加倍。暴雨台风是非常强的降雨系统。一次台风登陆,降雨中心一天之中可降下100-300毫米的大暴雨,甚至可达500-800毫米。强降雨易引发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极具危险性。风暴潮台风中心极低压与外围强风共同作用,会导致海水异常堆积并涌向岸边,引发破坏性的风暴潮。强台风的风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6米,可能会导致潮水漫溢,海堤溃决,冲毁房屋和各类建筑设施,淹没城镇和农田。风暴潮还会造成海岸侵蚀,使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渍化等。四级预警信号看到“红橙黄蓝”该咋办?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台风预警分为四级:台风蓝色、黄色、橙色与红色预警,预警颜色由浅到深,代表影响程度和防御等级越来越高。国家应急广播提醒“桦加沙”登陆后风雨影响仍不可小觑今天强降雨核心区将转移至广西等地请继续做好防范来源:国家应急广播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