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KdSCNb3s4 society.huanqiu.comarticle“业务员”与司机三七分成!虹桥枢纽“专车拉客”暗藏套路,记者调查/e3pmh19vt/e3prv5gfn在“专车业务员”的引诱下 乘客被拉上黑车 上海虹桥枢纽 “专车拉客”套路到底是怎么回事? 花言巧语 身着白衣黑裤拉客 9月2日晚上9时许,根据报料旅客提供的时间和地点,新闻晨报·申度新闻记者,扮成外地旅客,出现在虹桥枢纽P9、P10停车场附近。 正如报料旅客所描述的那样,此时,已有不少身着白衣黑裤的“专车司机”和“业务员”,徘徊在停车场的入口附近,观察着附近的旅客,伺机寻找“狩猎”的对象。 发现提着行李的暗访记者后,几名“专车司机”和“业务员”迎了上来,七嘴八舌地开始推销。 这些司机斩钉截铁地告诉暗访记者,去距离虹桥枢纽15公里左右的徐汇区某地,至少需要100元车费,跟着他们走,是最快最方便的选择。 现在快晚上10点了,这个点不好打车,且不说你打不打得到,你要排好久。” 晚上10点以后,打车起步价就要30元,而且价格要翻倍,上海打车是有时间限制的,你懂吗?” 几个“白衬衫”将暗访记者围了起来,半真半假地“讲解”起乘车规则。在这些“白衬衫”口中,夜间的出租车是不能坐的,因为“排队要半个小时”,还“不一定拉你”,甚至“价格要翻倍”。 “白衬衫”们告诉暗访记者,一到晚上,不仅乘坐出租车不划算,乘坐明码标价的网约车,也不划算。 “你看到的(价格),这个不准的。”当暗访记者提出,几名“白衬衫”给出的所谓“一口价”,远高于打车软件上的网约车报价后,几名“白衬衫”立刻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你看到的这个是直线距离,实际上从这底下(指地下停车场)要绕好几圈才能到地面的,到地面上还要绕的。显然,面对这种常见问题,他们早已准备了成熟的话术。利用外地游客对交通状况的不熟悉,“白衬衫”们对路况进行了曲解。 眼看着暗访记者还在犹豫,一名在旁观察许久的身穿白T恤的男子拿出了杀手锏。“白T恤”男子声称,自己是神州专车的线下专员,搭乘他的专车,不仅更便捷,他还可以为记者提供线上下单、打表计费、开发票等服务。 为了让暗访记者信服,这名“白T恤”还打开了手机上的神州专车APP软件,软件上显示,从虹桥枢纽到徐汇区田林街道的专车价格为100元。 “你不信的话,自己在手机上下单也可以。”“白T恤”说,“都是一样的。” 此时,暗访记者意识到,“白T恤”所做的,很可能就是令不少市民、游客反感的“专车拉客”套路。 此前,有乘客表示,由于在虹桥枢纽误上了所谓“神州专车”,不得不为不到10公里的距离,支付了107元。还有游客表示,他们在多地的火车站、机场等交通枢纽,都遇到了类似的“专车拉客”套路。这些“专车司机”的所作所为,让他们深有被套路之感。 这些“白衬衫”热情招呼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猫腻?为了一探究竟,暗访记者跟随“白T恤”登上了一辆所谓的“神州专车”。 转脸变卦 许下的承诺上车就变 和设想的不同,揽客成功的“白T恤”,并没有将记者带上自己的车辆,而是将记者引到了一辆停在P9停车场角落里的灰色小轿车旁,并敲窗叫出了车内的司机。 “徐汇田林,收一百一。” 一边帮记者装行李,“白T恤”一边向车内的司机吩咐道。面对疑惑的记者,“白T恤”又扭头安抚道:“都是一样的。” 还没等暗访记者反应过来,将记者一行人成功带入司机车里的“白T恤”已经扬长而去,只留下暗访记者与司机面面相觑。 “你会给我们打表走,对吗?刚刚他(指‘白T恤’)答应我们‘打表走’。”记者再次向暗访司机询问了支付方式。 谁知,司机立刻推翻了此前“白T恤”承诺下的一切:“这你要跟我们业务员谈好,和我司机说没用。” 司机告诉暗访记者,此前在地下停车场入口处揽客的“白T恤”,是他们团队专属的业务员。对于业务员此前的承诺,他一无所知,也无法兑现。 在暗访记者的一再要求下,司机最终拨通了“业务员”的手机。在一番沟通后,他告诉记者,会为记者兑现承诺。 “你等下加他微信,他是‘神州专车’的业务员,他会发发票给你。”这名司机说道。至于所谓的“打表走”,该司机解释,即指到达地点后,乘客需要按照“神州专车”APP上预估的行程价格,向司机进行私人转账。 “既然你们是神州专车的司机,为什么不能走平台付费呢?”记者问道。 面对记者的不断追问,驾驶员突然暴躁了起来。他大声嚷嚷道: 如果走平台计费,你们上车前为什么不提前说?不要给司机出难题!这样好啦,我现在再把你们拉回去行不行?我不赚你们这点钱了。已成套路 专盯心急乘客下手 发了一通火后,这名“专车司机”逐渐冷静了下来。此刻,他终于承认,他们其实是一伙打着“专车司机”名义,向乘客兜售“专车价”服务的小团体。 “我们这个不是走平台的单。如果你在里面(虹桥枢纽)用手机叫车,你走平台付钱。现在是我们在里面(虹桥枢纽)有柜台,是业务员把你们拉出来的,你就不能通过线上付费。”司机说道。 司机称,无论是他还是业务员,都属于“神州专车”的线下团体,这个团体以蹲守交通枢纽揽客为方式赚钱,一旦拉到客人,业务员最低会从司机收益中抽取30%的提成。 尽管要支付高昂的抽成费用,但由于此团体收取的“专车价”,远高于普通网约车价格,不少司机会选择加入这样的线下团体。 这名司机说,他们最常见的消费者,就是一些着急赶路出行的群体。 “比如赶时间到上海站或者上海南站换乘的(人),这些人叫滴滴肯定来不及,直接打我们这种车是最快的。”这名司机说,这样的旅客,他们每天至少碰上一例。 司机所未说的是,除了这些确有时间需求的赶路者外,如暗访记者一样,被以“专车服务”被诱导至这个车队的乘客,也是此类车队收入的一大来源。 和记者一样,被诱导上车后,这些乘客很快就会发现,此类所谓的“专车”服务,与真正的专车在车型、服务质量、服务方式上都相去甚远,甚至远不如普通“快车”的服务质量。但其收费标准,却对标了同类服务中市场价中最高的一档。这让消费者难免有上当受骗的感觉。 神州专车客服人员告诉新闻晨报·申度新闻记者,神州专车从未有过任何线下服务团队。 可以说,所有自称是神州专车的线下团队,都是假冒的。这些活跃在各大交通枢纽,打着“专车”名义四处拉客的司机群体,很可能是未取得交通部门运输许可、没有营运资格、驾驶员无相关资质的“三无”黑车。 申度新闻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游客,非法营运车辆,即“黑车”,通常意味着驾驶员的安全技术和乘客的合法权益无法获得保障。搭乘此类专车,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遇到此类故意引导消费者偏离正规平台的“线下专车”,广大消费者需提高警惕,谨慎辨别。一旦察觉到搭乘的车辆可能为“黑车”,消费者可积极主动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拨打12345市民热线进行投诉。 新闻晨报记者 张益维 1757904666793责编:樊羽玮新闻晨报1757904666793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167ed60f5aa71e5175bb3c5e2d1f1545.png{"email":"fanyuwei@huanqiu.com","name":"樊羽玮"}
在“专车业务员”的引诱下 乘客被拉上黑车 上海虹桥枢纽 “专车拉客”套路到底是怎么回事? 花言巧语 身着白衣黑裤拉客 9月2日晚上9时许,根据报料旅客提供的时间和地点,新闻晨报·申度新闻记者,扮成外地旅客,出现在虹桥枢纽P9、P10停车场附近。 正如报料旅客所描述的那样,此时,已有不少身着白衣黑裤的“专车司机”和“业务员”,徘徊在停车场的入口附近,观察着附近的旅客,伺机寻找“狩猎”的对象。 发现提着行李的暗访记者后,几名“专车司机”和“业务员”迎了上来,七嘴八舌地开始推销。 这些司机斩钉截铁地告诉暗访记者,去距离虹桥枢纽15公里左右的徐汇区某地,至少需要100元车费,跟着他们走,是最快最方便的选择。 现在快晚上10点了,这个点不好打车,且不说你打不打得到,你要排好久。” 晚上10点以后,打车起步价就要30元,而且价格要翻倍,上海打车是有时间限制的,你懂吗?” 几个“白衬衫”将暗访记者围了起来,半真半假地“讲解”起乘车规则。在这些“白衬衫”口中,夜间的出租车是不能坐的,因为“排队要半个小时”,还“不一定拉你”,甚至“价格要翻倍”。 “白衬衫”们告诉暗访记者,一到晚上,不仅乘坐出租车不划算,乘坐明码标价的网约车,也不划算。 “你看到的(价格),这个不准的。”当暗访记者提出,几名“白衬衫”给出的所谓“一口价”,远高于打车软件上的网约车报价后,几名“白衬衫”立刻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你看到的这个是直线距离,实际上从这底下(指地下停车场)要绕好几圈才能到地面的,到地面上还要绕的。显然,面对这种常见问题,他们早已准备了成熟的话术。利用外地游客对交通状况的不熟悉,“白衬衫”们对路况进行了曲解。 眼看着暗访记者还在犹豫,一名在旁观察许久的身穿白T恤的男子拿出了杀手锏。“白T恤”男子声称,自己是神州专车的线下专员,搭乘他的专车,不仅更便捷,他还可以为记者提供线上下单、打表计费、开发票等服务。 为了让暗访记者信服,这名“白T恤”还打开了手机上的神州专车APP软件,软件上显示,从虹桥枢纽到徐汇区田林街道的专车价格为100元。 “你不信的话,自己在手机上下单也可以。”“白T恤”说,“都是一样的。” 此时,暗访记者意识到,“白T恤”所做的,很可能就是令不少市民、游客反感的“专车拉客”套路。 此前,有乘客表示,由于在虹桥枢纽误上了所谓“神州专车”,不得不为不到10公里的距离,支付了107元。还有游客表示,他们在多地的火车站、机场等交通枢纽,都遇到了类似的“专车拉客”套路。这些“专车司机”的所作所为,让他们深有被套路之感。 这些“白衬衫”热情招呼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猫腻?为了一探究竟,暗访记者跟随“白T恤”登上了一辆所谓的“神州专车”。 转脸变卦 许下的承诺上车就变 和设想的不同,揽客成功的“白T恤”,并没有将记者带上自己的车辆,而是将记者引到了一辆停在P9停车场角落里的灰色小轿车旁,并敲窗叫出了车内的司机。 “徐汇田林,收一百一。” 一边帮记者装行李,“白T恤”一边向车内的司机吩咐道。面对疑惑的记者,“白T恤”又扭头安抚道:“都是一样的。” 还没等暗访记者反应过来,将记者一行人成功带入司机车里的“白T恤”已经扬长而去,只留下暗访记者与司机面面相觑。 “你会给我们打表走,对吗?刚刚他(指‘白T恤’)答应我们‘打表走’。”记者再次向暗访司机询问了支付方式。 谁知,司机立刻推翻了此前“白T恤”承诺下的一切:“这你要跟我们业务员谈好,和我司机说没用。” 司机告诉暗访记者,此前在地下停车场入口处揽客的“白T恤”,是他们团队专属的业务员。对于业务员此前的承诺,他一无所知,也无法兑现。 在暗访记者的一再要求下,司机最终拨通了“业务员”的手机。在一番沟通后,他告诉记者,会为记者兑现承诺。 “你等下加他微信,他是‘神州专车’的业务员,他会发发票给你。”这名司机说道。至于所谓的“打表走”,该司机解释,即指到达地点后,乘客需要按照“神州专车”APP上预估的行程价格,向司机进行私人转账。 “既然你们是神州专车的司机,为什么不能走平台付费呢?”记者问道。 面对记者的不断追问,驾驶员突然暴躁了起来。他大声嚷嚷道: 如果走平台计费,你们上车前为什么不提前说?不要给司机出难题!这样好啦,我现在再把你们拉回去行不行?我不赚你们这点钱了。已成套路 专盯心急乘客下手 发了一通火后,这名“专车司机”逐渐冷静了下来。此刻,他终于承认,他们其实是一伙打着“专车司机”名义,向乘客兜售“专车价”服务的小团体。 “我们这个不是走平台的单。如果你在里面(虹桥枢纽)用手机叫车,你走平台付钱。现在是我们在里面(虹桥枢纽)有柜台,是业务员把你们拉出来的,你就不能通过线上付费。”司机说道。 司机称,无论是他还是业务员,都属于“神州专车”的线下团体,这个团体以蹲守交通枢纽揽客为方式赚钱,一旦拉到客人,业务员最低会从司机收益中抽取30%的提成。 尽管要支付高昂的抽成费用,但由于此团体收取的“专车价”,远高于普通网约车价格,不少司机会选择加入这样的线下团体。 这名司机说,他们最常见的消费者,就是一些着急赶路出行的群体。 “比如赶时间到上海站或者上海南站换乘的(人),这些人叫滴滴肯定来不及,直接打我们这种车是最快的。”这名司机说,这样的旅客,他们每天至少碰上一例。 司机所未说的是,除了这些确有时间需求的赶路者外,如暗访记者一样,被以“专车服务”被诱导至这个车队的乘客,也是此类车队收入的一大来源。 和记者一样,被诱导上车后,这些乘客很快就会发现,此类所谓的“专车”服务,与真正的专车在车型、服务质量、服务方式上都相去甚远,甚至远不如普通“快车”的服务质量。但其收费标准,却对标了同类服务中市场价中最高的一档。这让消费者难免有上当受骗的感觉。 神州专车客服人员告诉新闻晨报·申度新闻记者,神州专车从未有过任何线下服务团队。 可以说,所有自称是神州专车的线下团队,都是假冒的。这些活跃在各大交通枢纽,打着“专车”名义四处拉客的司机群体,很可能是未取得交通部门运输许可、没有营运资格、驾驶员无相关资质的“三无”黑车。 申度新闻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游客,非法营运车辆,即“黑车”,通常意味着驾驶员的安全技术和乘客的合法权益无法获得保障。搭乘此类专车,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遇到此类故意引导消费者偏离正规平台的“线下专车”,广大消费者需提高警惕,谨慎辨别。一旦察觉到搭乘的车辆可能为“黑车”,消费者可积极主动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拨打12345市民热线进行投诉。 新闻晨报记者 张益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