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JoPBQZloJ society.huanqiu.comarticle有人赞实用,有人怕堵路,老旧小区能用爬楼器代替外挂电梯吗?/e3pmh19vt/e3ps21dgq居民朱女士的母亲住在朝阳区一个老旧小区里,由于年事已高腿脚不便,几步台阶就将她与外界阻隔。“我母亲已经87岁了,楼内没有电梯,平日里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之前我们有过加装电梯的想法,但因采光、通风、噪音等问题,居民未达成一致意见。”朱女士说,此后她又瞄准了“电梯平替”——轨道爬楼器,这种沿着楼梯间一侧加装的爬楼器基本不存在噪音和遮挡阳光的问题,施工难度和成本也更低。然而,社区在进行过多次民意征集后,仍有不少居民持反对意见,导致安装搁浅。截至目前,老人仍未能找到一个便捷的下楼办法。西城某小区安装的爬楼器。资料图因为家里老人上下楼不便,住在西城区西便门大街79号院的刘先生也曾提议加装爬楼器,但相关部门在勘测后发现,楼道内空间狭窄,加装后将不符合消防规范,因此无法加装。最终为了解决老人上下楼的问题,有关部门帮忙联系了养老服务驿站,并商定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帮助老人上下楼。在一些不具备加装外挂式电梯条件的老旧小区,不少老人盼望通过安装爬楼器来解决上下楼的问题。对此,有的居民认为爬楼器综合优势明显,应该推广;有的居民认为老楼楼道本就不宽敞,安装爬楼器后可能会影响通行、阻碍疏散;还有人说,与电梯相比,爬楼器的功能相对单一,运送效率和使用率并不高。小区楼道内有必要加装爬楼器吗?未来又该如何优化?爬楼器噪音小、不遮光刷卡即可上下楼“我今年69岁了,腿脚不太利索,爬楼梯非常吃力,就盼着能装上个爬楼器。”居民伍女士说。她家住西城区里仁东街小区3号楼,该楼建于1985年,高6层。由于建设年代较早,楼内未配置电梯,老人们的日常出行遭遇困境。早在2023年,隔壁5号楼的多个单元就安装了外挂式电梯,这让楼内居民羡慕不已。然而专业评估机构进行勘测和技术论证后发现,该楼栋门前间距仅4.5米,不具备加装电梯的条件。此后加装爬楼器这一方案进入居民的视野中。在勘测论证确定加装爬楼器可行后,社区立刻进行民意征询,得到了广泛支持,随即启动加装工作。项目于今年8月初完成。“轻轻一刷卡,设备就沿着轨道运行起来。我们现在上下楼再也不发愁了。”楼内居民分外高兴。爬楼器资料图居民张先生的父母都年过八旬,两位老人住在海淀区车公庄附近一栋没有电梯的6层楼内。因为上下楼不便,老两口经常十天半个月不出门,有啥需求得靠张先生来回跑。“在住建委网站的加梯地图上,我们这栋楼前面存在着影响加装电梯的建筑,想短期内解决问题并征得其他居民同意难度不小。后来我在住建委网站上看到提示,除了加装电梯外还可以选择加装爬楼器。这种设备安装费用低,施工周期短,而且几乎不存在遮光、噪音等问题。”张先生说,要是能顺利地安装爬楼器,父母上下楼就不用这么费劲了,做子女的也能轻松不少。爬楼器功能单一、占用楼道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尽管爬楼器具有价格低廉、安装方便、不影响采光等优点,但对于楼内本就有楼梯的老式居民楼来说,占用公共空间及可能存在消防隐患都成了绕不过去的问题。此前西城区新兴中巷及德宝新园的部分居民楼都加装了爬楼器,然而记者探访发现,这些爬楼器都未能安装至一层。以新兴中巷6号楼为例,2单元和4单元内均安装了爬楼器,其中一台完成了安装,但只安到了3楼半的位置;另一台则只安装了轨道,没有安装座椅。记者了解到,目前仍有一些居民持反对意见。有居民告诉记者,老楼楼道本就狭窄,部分空间还被堆上了杂物,如果再安装爬楼器挤占空间的话,楼内的消防疏散将更加没有保障。还有居民说,家里装修或者搬运大件时也会面临很多不便。爬楼器资料图相关部门此前曾在丰台区德鑫家园17号楼的5个单元试点安装了爬楼器。近日记者回访发现,当初安装的5台爬楼器仅有一台仍在使用,其余的已经被拆除。记者看到,这台仅存的爬楼器并不能让使用者“一键”直达,而是需要老人站在踏板上,操纵代步器到达楼梯间休息平台,然后再换乘下一组往上爬。楼内居民告诉记者,刚开始时使用率还挺高,后来随着一些高龄老人不愿意出门,用的人就少了。“它仅供腿脚不便且能站立的老人使用,如果坐轮椅的话,就用不上了。大家都觉得其功能单一、使用率不高,还很占地方,就提议拆除了一部分。”专家观点应由业主共同决定是否安装北京市金台律师事务所律师司鹏飞认为,楼内加装爬楼器改变了楼内共有部分用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应由专有部分面积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人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参与表决,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同意后方可安装。司鹏飞表示,安装爬楼器后可能会导致使用者与其他出行者之间因磕碰擦伤、占用楼道空间、影响楼道疏散宽度等问题产生矛盾,继而引发邻里纠纷。相较于外挂式电梯,爬楼器的使用群体较小,因此在加装过程中获得其他居民支持的难度更大。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王鹏表示,从最初需要分段操作使用,到后来无需换乘“一步”直达,随着科技发展爬楼器也在不断迭代更新。目前一些街道和社区已经配备了无需安装、可以在居民间共享的爬楼器。这种设备外观类似电动轮椅,底部采用履带设计,老人坐在上面被推着便可上下楼。未来爬楼器的安装和使用将更加灵活,在老人较多、使用需求较大的楼宇可以安装轨道爬楼器;而在老人居住相对分散的小区,则可由有关部门出资购置可共享使用的爬楼器,满足老人不同时段、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北京晚报 记者 陈圣禹1757818943985责编:赵钰阳北京晚报微信公众号175781894398511[]{"email":"zhaoyuyang@huanqiu.com","name":"赵钰阳"}
居民朱女士的母亲住在朝阳区一个老旧小区里,由于年事已高腿脚不便,几步台阶就将她与外界阻隔。“我母亲已经87岁了,楼内没有电梯,平日里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之前我们有过加装电梯的想法,但因采光、通风、噪音等问题,居民未达成一致意见。”朱女士说,此后她又瞄准了“电梯平替”——轨道爬楼器,这种沿着楼梯间一侧加装的爬楼器基本不存在噪音和遮挡阳光的问题,施工难度和成本也更低。然而,社区在进行过多次民意征集后,仍有不少居民持反对意见,导致安装搁浅。截至目前,老人仍未能找到一个便捷的下楼办法。西城某小区安装的爬楼器。资料图因为家里老人上下楼不便,住在西城区西便门大街79号院的刘先生也曾提议加装爬楼器,但相关部门在勘测后发现,楼道内空间狭窄,加装后将不符合消防规范,因此无法加装。最终为了解决老人上下楼的问题,有关部门帮忙联系了养老服务驿站,并商定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帮助老人上下楼。在一些不具备加装外挂式电梯条件的老旧小区,不少老人盼望通过安装爬楼器来解决上下楼的问题。对此,有的居民认为爬楼器综合优势明显,应该推广;有的居民认为老楼楼道本就不宽敞,安装爬楼器后可能会影响通行、阻碍疏散;还有人说,与电梯相比,爬楼器的功能相对单一,运送效率和使用率并不高。小区楼道内有必要加装爬楼器吗?未来又该如何优化?爬楼器噪音小、不遮光刷卡即可上下楼“我今年69岁了,腿脚不太利索,爬楼梯非常吃力,就盼着能装上个爬楼器。”居民伍女士说。她家住西城区里仁东街小区3号楼,该楼建于1985年,高6层。由于建设年代较早,楼内未配置电梯,老人们的日常出行遭遇困境。早在2023年,隔壁5号楼的多个单元就安装了外挂式电梯,这让楼内居民羡慕不已。然而专业评估机构进行勘测和技术论证后发现,该楼栋门前间距仅4.5米,不具备加装电梯的条件。此后加装爬楼器这一方案进入居民的视野中。在勘测论证确定加装爬楼器可行后,社区立刻进行民意征询,得到了广泛支持,随即启动加装工作。项目于今年8月初完成。“轻轻一刷卡,设备就沿着轨道运行起来。我们现在上下楼再也不发愁了。”楼内居民分外高兴。爬楼器资料图居民张先生的父母都年过八旬,两位老人住在海淀区车公庄附近一栋没有电梯的6层楼内。因为上下楼不便,老两口经常十天半个月不出门,有啥需求得靠张先生来回跑。“在住建委网站的加梯地图上,我们这栋楼前面存在着影响加装电梯的建筑,想短期内解决问题并征得其他居民同意难度不小。后来我在住建委网站上看到提示,除了加装电梯外还可以选择加装爬楼器。这种设备安装费用低,施工周期短,而且几乎不存在遮光、噪音等问题。”张先生说,要是能顺利地安装爬楼器,父母上下楼就不用这么费劲了,做子女的也能轻松不少。爬楼器功能单一、占用楼道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尽管爬楼器具有价格低廉、安装方便、不影响采光等优点,但对于楼内本就有楼梯的老式居民楼来说,占用公共空间及可能存在消防隐患都成了绕不过去的问题。此前西城区新兴中巷及德宝新园的部分居民楼都加装了爬楼器,然而记者探访发现,这些爬楼器都未能安装至一层。以新兴中巷6号楼为例,2单元和4单元内均安装了爬楼器,其中一台完成了安装,但只安到了3楼半的位置;另一台则只安装了轨道,没有安装座椅。记者了解到,目前仍有一些居民持反对意见。有居民告诉记者,老楼楼道本就狭窄,部分空间还被堆上了杂物,如果再安装爬楼器挤占空间的话,楼内的消防疏散将更加没有保障。还有居民说,家里装修或者搬运大件时也会面临很多不便。爬楼器资料图相关部门此前曾在丰台区德鑫家园17号楼的5个单元试点安装了爬楼器。近日记者回访发现,当初安装的5台爬楼器仅有一台仍在使用,其余的已经被拆除。记者看到,这台仅存的爬楼器并不能让使用者“一键”直达,而是需要老人站在踏板上,操纵代步器到达楼梯间休息平台,然后再换乘下一组往上爬。楼内居民告诉记者,刚开始时使用率还挺高,后来随着一些高龄老人不愿意出门,用的人就少了。“它仅供腿脚不便且能站立的老人使用,如果坐轮椅的话,就用不上了。大家都觉得其功能单一、使用率不高,还很占地方,就提议拆除了一部分。”专家观点应由业主共同决定是否安装北京市金台律师事务所律师司鹏飞认为,楼内加装爬楼器改变了楼内共有部分用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应由专有部分面积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人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参与表决,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同意后方可安装。司鹏飞表示,安装爬楼器后可能会导致使用者与其他出行者之间因磕碰擦伤、占用楼道空间、影响楼道疏散宽度等问题产生矛盾,继而引发邻里纠纷。相较于外挂式电梯,爬楼器的使用群体较小,因此在加装过程中获得其他居民支持的难度更大。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王鹏表示,从最初需要分段操作使用,到后来无需换乘“一步”直达,随着科技发展爬楼器也在不断迭代更新。目前一些街道和社区已经配备了无需安装、可以在居民间共享的爬楼器。这种设备外观类似电动轮椅,底部采用履带设计,老人坐在上面被推着便可上下楼。未来爬楼器的安装和使用将更加灵活,在老人较多、使用需求较大的楼宇可以安装轨道爬楼器;而在老人居住相对分散的小区,则可由有关部门出资购置可共享使用的爬楼器,满足老人不同时段、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北京晚报 记者 陈圣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