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ILBjqdM2z society.huanqiu.comarticle大连一老人将10万元现金埋地下,两年后挖出来一看,蒙了…/e3pmh19vt/e3ps21dgq一位七旬老人因习惯将现金藏于身边,两年前将10万元积蓄埋入院中地下,不料取出时已严重霉变、粘连成块,几乎面目全非。怀着最后一线希望,他抱着沉甸甸的铁盒走进农业银行大连瓦房店支行营业部。面对这项艰巨任务,银行员工没有退缩,而是开启了一场持续四个多小时的“残币抢救手术”——细心剥离、专业比对、精准测量,最终成功为老人兑换回95200元。 10万元埋地下两年变“霉块” 近日,中国农业银行大连瓦房店支行营业部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怀抱着一个沉甸甸的旧铁盒前来求助。当工作人员协助打开盒子时,就连在这里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老员工也感到震惊。盒中整整齐齐码放着的,竟是整整一千张百元面值的人民币,合计10万元。然而这些纸币因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已严重霉变、粘连成块,部分甚至破损不堪。 据了解,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多年来一直习惯自行保管现金,总认为“钱只有放在自己身边才最踏实”。 大约两年前,出于对资金安全的考虑,他将10万元积蓄放入薄皮铁制食品盒中,埋入院子的地下。他原本以为这样便能万无一失,却未料到大连地区气候潮湿,地下环境更是如此。经过近两年的埋藏,这笔钱严重受潮发霉,纸币之间互相黏连,边缘破损、表面布满霉斑,部分已难以辨认。 不久前,老人将铁盒挖出,打开后顿时手足无措。一张张百元钞票几乎无法分离,霉迹斑斑,有的甚至已残缺不全。情急之中,老人抱着一线希望,带着这批“残币”来到农业银行瓦房店支行,试探性地询问是否还有兑换的可能。 工作人员展开“钞票抢救行动” 面对情绪低落的老人,柜员刁雪莹与内勤行长王新智虽然意识到清点工作的艰巨性,却更明白“这关系到老人的养老钱,是他的‘命根子’”。他们立即响应,一边安抚老人情绪,一边迅速启动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程序,展开一场争分夺秒的“钞票抢救行动”。 01 两人将残币逐一平铺在专用工作台上,借助灯光仔细辨认防伪特征,使用兑换尺测量纸币剩余面积,判断是否符合兑换标准。可全额兑换的纸币被逐一整理出来; 02 污损严重、难以辨认的,则经双人反复核验、比对确认后,封装进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专用袋。 03 此外,还有一些纸币因曾被老人自行晾晒并用报纸包裹,导致霉变加剧、粘连尤为严重。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用镊子逐张分离,再进行拼接、粘贴,并多次用兑换尺复核,竭力为老人挽回最大损失。 整个过程不仅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更考验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 四小时“抢救”9万5 经过四个多小时紧张而细致的处理,最终清点结果出炉:在这10万元严重霉变的纸币中,共有952张百元钞票达到兑换标准,银行为老人全额兑换95200元人民币。现场围观的老人感慨道:“真像做手术一样,手一抖纸屑就掉,钱就没了。”他对银行工作人员的专业和耐心连连称赞,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银行提醒 银行借此机会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老年人,大额现金应优先存入银行,现代银行业具备完善的安全保障和风险控制机制,比个人保管更安全可靠。如确有现金保存需要,也应选择干燥、安全的存放环境,并定期检查,避免因潮湿、虫蛀、火灾等意外导致财产损失。 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佟亮1757665769318责编:贾凯悦半岛晨报1757665769318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121a310c3abc6a8d14eb32deb52afc1c.png{"email":"jiakaiyue@huanqiu.com","name":"贾凯悦"}
一位七旬老人因习惯将现金藏于身边,两年前将10万元积蓄埋入院中地下,不料取出时已严重霉变、粘连成块,几乎面目全非。怀着最后一线希望,他抱着沉甸甸的铁盒走进农业银行大连瓦房店支行营业部。面对这项艰巨任务,银行员工没有退缩,而是开启了一场持续四个多小时的“残币抢救手术”——细心剥离、专业比对、精准测量,最终成功为老人兑换回95200元。 10万元埋地下两年变“霉块” 近日,中国农业银行大连瓦房店支行营业部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怀抱着一个沉甸甸的旧铁盒前来求助。当工作人员协助打开盒子时,就连在这里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老员工也感到震惊。盒中整整齐齐码放着的,竟是整整一千张百元面值的人民币,合计10万元。然而这些纸币因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已严重霉变、粘连成块,部分甚至破损不堪。 据了解,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多年来一直习惯自行保管现金,总认为“钱只有放在自己身边才最踏实”。 大约两年前,出于对资金安全的考虑,他将10万元积蓄放入薄皮铁制食品盒中,埋入院子的地下。他原本以为这样便能万无一失,却未料到大连地区气候潮湿,地下环境更是如此。经过近两年的埋藏,这笔钱严重受潮发霉,纸币之间互相黏连,边缘破损、表面布满霉斑,部分已难以辨认。 不久前,老人将铁盒挖出,打开后顿时手足无措。一张张百元钞票几乎无法分离,霉迹斑斑,有的甚至已残缺不全。情急之中,老人抱着一线希望,带着这批“残币”来到农业银行瓦房店支行,试探性地询问是否还有兑换的可能。 工作人员展开“钞票抢救行动” 面对情绪低落的老人,柜员刁雪莹与内勤行长王新智虽然意识到清点工作的艰巨性,却更明白“这关系到老人的养老钱,是他的‘命根子’”。他们立即响应,一边安抚老人情绪,一边迅速启动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程序,展开一场争分夺秒的“钞票抢救行动”。 01 两人将残币逐一平铺在专用工作台上,借助灯光仔细辨认防伪特征,使用兑换尺测量纸币剩余面积,判断是否符合兑换标准。可全额兑换的纸币被逐一整理出来; 02 污损严重、难以辨认的,则经双人反复核验、比对确认后,封装进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专用袋。 03 此外,还有一些纸币因曾被老人自行晾晒并用报纸包裹,导致霉变加剧、粘连尤为严重。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用镊子逐张分离,再进行拼接、粘贴,并多次用兑换尺复核,竭力为老人挽回最大损失。 整个过程不仅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更考验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 四小时“抢救”9万5 经过四个多小时紧张而细致的处理,最终清点结果出炉:在这10万元严重霉变的纸币中,共有952张百元钞票达到兑换标准,银行为老人全额兑换95200元人民币。现场围观的老人感慨道:“真像做手术一样,手一抖纸屑就掉,钱就没了。”他对银行工作人员的专业和耐心连连称赞,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银行提醒 银行借此机会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老年人,大额现金应优先存入银行,现代银行业具备完善的安全保障和风险控制机制,比个人保管更安全可靠。如确有现金保存需要,也应选择干燥、安全的存放环境,并定期检查,避免因潮湿、虫蛀、火灾等意外导致财产损失。 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佟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