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D32WGkrVZ society.huanqiu.comarticle28年后奇迹重逢!1997年长沙岳麓山合影中大学生与小学生全网相认,17人独缺一人待团圆/e3pmh19vt/e3prv5gfn记者 | 钟锦涵四个刚来长沙上大学的外地男生,一群蹦跳闯入镜头的长沙小学生,在1997年秋天的岳麓山爱晚亭旁,完成了一场不经意的同框。 “1997年十月一日的长沙岳麓山。我们几位大学同学上山游玩,偶遇一群小朋友也上山,他们非常开心地闯入了我们的镜头。这些小朋友如今也快40岁了吧。”2025年9月2日,黑龙江的牟武军在网上发布了这张老照片。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不到一天时间,评论区里有人留言:“照片里有我,还有我的一群小学同学!” 大学生遇上小学生,一次偶然的同框 1997年10月,岳麓山。四个刚从中南大学军训完的大一新生,凑钱租了一台相机,买了胶卷,相约去岳麓山游玩。 “我们四位是一个班一个宿舍的”,牟武军回忆道。出发前,他们拍了张合影。四位大学生来自天南地北——左一是甘肃的李锦峰,左二是重庆的孙祥熙,左三是河南洛阳的王勇,右一是黑龙江的牟武军。 △牟武军和李锦峰近照。 到了爱晚亭旁,他们正准备再次合影,一群穿着校服的小学生嬉笑着闯进镜头。“这帮小孩笑嘻嘻地一起进来了。”牟武军说,“当时觉得小孩挺可爱,就一起拍了。” 对于当时的情景,现年38岁的“小学生”刘竟波还依稀记得:“那时候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春游秋游,长沙上学的孩子们都去烈士公园、岳麓山这些地方。” 一张彩色胶片保存了28年 合影后,胶卷被洗出来,牟武军一直珍藏着这些照片。这些年,尽管经历了多次搬家,但这些照片一直被他完好地保存着。牟武军说,“有时候给孩子看,会说‘看看你爸爸年轻的时候’。” 2025年8月,牟武军大学同学群里聊起往事,便将这张与小朋友们的合影也发到了群里。 △牟武军社交平台截图。 为了让更多当时的“小朋友”看到,牟武军还上网搜怎么发抖音、怎么写文字。他特意加上了“长沙”、“岳麓山”、“青春”等话题标签,“希望作品能有点流量,让照片里的孩子们看到,带来一份开心。” “这是我!”心跳加速的相认瞬间 照片发布后不久,刘竟波在抖音上刷到了这张照片。 “我一开始没认出自己,但认出了三个同学。”刘竟波说,“尤其是肖为,他变化不大。” △刘竟波最早认出的“小学生”:肖为 刘竟波立即将照片发给三个同学确认:“他们指出哪个是我,我一看还真有点像。”他又给哥哥和家人看,大家都确认那就是他。 刘竟波毕业于“七厂一库子弟小学”(后改为新天小学),“我们那时都是厂矿子弟,从小一起长大”,他解释道。 照片中的小学生们如今大多已近不惑之年。刘竟波现在长沙轨道公司上班,据他介绍,那个在照片中比着“OK”手势的同学当了几年兵,现在在街道社区;另一个只露出半边脸的同学则在从事基建土建方面的工作…… 指尖颤抖,28年后的隔屏重逢 当刘竟波联系上牟武军时,双方都感到不可思议。 “真的有一种心里发麻,然后手上起鸡皮疙瘩的那种感觉。真的太奇妙了,不可相信。”刘竟波回忆当时的感受。 “我和鲨哥(牟武军)根本不相识。他在东北黑龙江,天南地北,发个抖音,我竟然刷到了自己”,刘竟波连连感叹,“真的不可思议,像电视剧情节。” 更让刘竟波感慨的是,这张照片竟然是他童年时代为数不多的彩色照片。“他搬了几次家,照片丢失了不少,小时候照片更是几乎没有。”牟武军说。 “他突然看到自己一张小时候的照片,而且是彩色的,而且保存这么好。”牟武军理解这种感动,“他昨天晚上还问我,问我怎么保存的。” “岳麓回忆”群与再聚爱晚亭的约定 随着照片在网络上持续传播,越来越多照片中的人被找到。牟武军和刘竟波等人建立了一个名为“岳麓回忆”的微信群,照片中的面孔一个个被认出并加入群聊。 这个群成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大家在里面分享着老故事和新近况,重新串起了那段被时光封存的缘分。 △“小学生”甘玲认出自己后,发了一条朋友圈 两位跨越28年时光重逢的陌生人,还做了一个温暖的约定。刘竟波笑着说,“反正已经加了微信,我请他无论是来长沙旅游还是出差,只要有机会,一定要聚一聚,再到爱晚亭去合个影留个念。”牟武军欣然接受了这个邀请。 对于这次跨越28年的重逢,牟武军感慨道:“人生要珍惜每一次的相遇。” 截至发稿前,照片中的17人还有一位没找到——右二的小男孩。牟武军说:“也许有缺憾的美才是最美的?” 1757114729990责编:樊羽玮潇湘晨报1757114729990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7d33e38f4f11b84ef525f61825397e15.png{"email":"fanyuwei@huanqiu.com","name":"樊羽玮"}
记者 | 钟锦涵四个刚来长沙上大学的外地男生,一群蹦跳闯入镜头的长沙小学生,在1997年秋天的岳麓山爱晚亭旁,完成了一场不经意的同框。 “1997年十月一日的长沙岳麓山。我们几位大学同学上山游玩,偶遇一群小朋友也上山,他们非常开心地闯入了我们的镜头。这些小朋友如今也快40岁了吧。”2025年9月2日,黑龙江的牟武军在网上发布了这张老照片。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不到一天时间,评论区里有人留言:“照片里有我,还有我的一群小学同学!” 大学生遇上小学生,一次偶然的同框 1997年10月,岳麓山。四个刚从中南大学军训完的大一新生,凑钱租了一台相机,买了胶卷,相约去岳麓山游玩。 “我们四位是一个班一个宿舍的”,牟武军回忆道。出发前,他们拍了张合影。四位大学生来自天南地北——左一是甘肃的李锦峰,左二是重庆的孙祥熙,左三是河南洛阳的王勇,右一是黑龙江的牟武军。 △牟武军和李锦峰近照。 到了爱晚亭旁,他们正准备再次合影,一群穿着校服的小学生嬉笑着闯进镜头。“这帮小孩笑嘻嘻地一起进来了。”牟武军说,“当时觉得小孩挺可爱,就一起拍了。” 对于当时的情景,现年38岁的“小学生”刘竟波还依稀记得:“那时候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春游秋游,长沙上学的孩子们都去烈士公园、岳麓山这些地方。” 一张彩色胶片保存了28年 合影后,胶卷被洗出来,牟武军一直珍藏着这些照片。这些年,尽管经历了多次搬家,但这些照片一直被他完好地保存着。牟武军说,“有时候给孩子看,会说‘看看你爸爸年轻的时候’。” 2025年8月,牟武军大学同学群里聊起往事,便将这张与小朋友们的合影也发到了群里。 △牟武军社交平台截图。 为了让更多当时的“小朋友”看到,牟武军还上网搜怎么发抖音、怎么写文字。他特意加上了“长沙”、“岳麓山”、“青春”等话题标签,“希望作品能有点流量,让照片里的孩子们看到,带来一份开心。” “这是我!”心跳加速的相认瞬间 照片发布后不久,刘竟波在抖音上刷到了这张照片。 “我一开始没认出自己,但认出了三个同学。”刘竟波说,“尤其是肖为,他变化不大。” △刘竟波最早认出的“小学生”:肖为 刘竟波立即将照片发给三个同学确认:“他们指出哪个是我,我一看还真有点像。”他又给哥哥和家人看,大家都确认那就是他。 刘竟波毕业于“七厂一库子弟小学”(后改为新天小学),“我们那时都是厂矿子弟,从小一起长大”,他解释道。 照片中的小学生们如今大多已近不惑之年。刘竟波现在长沙轨道公司上班,据他介绍,那个在照片中比着“OK”手势的同学当了几年兵,现在在街道社区;另一个只露出半边脸的同学则在从事基建土建方面的工作…… 指尖颤抖,28年后的隔屏重逢 当刘竟波联系上牟武军时,双方都感到不可思议。 “真的有一种心里发麻,然后手上起鸡皮疙瘩的那种感觉。真的太奇妙了,不可相信。”刘竟波回忆当时的感受。 “我和鲨哥(牟武军)根本不相识。他在东北黑龙江,天南地北,发个抖音,我竟然刷到了自己”,刘竟波连连感叹,“真的不可思议,像电视剧情节。” 更让刘竟波感慨的是,这张照片竟然是他童年时代为数不多的彩色照片。“他搬了几次家,照片丢失了不少,小时候照片更是几乎没有。”牟武军说。 “他突然看到自己一张小时候的照片,而且是彩色的,而且保存这么好。”牟武军理解这种感动,“他昨天晚上还问我,问我怎么保存的。” “岳麓回忆”群与再聚爱晚亭的约定 随着照片在网络上持续传播,越来越多照片中的人被找到。牟武军和刘竟波等人建立了一个名为“岳麓回忆”的微信群,照片中的面孔一个个被认出并加入群聊。 这个群成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大家在里面分享着老故事和新近况,重新串起了那段被时光封存的缘分。 △“小学生”甘玲认出自己后,发了一条朋友圈 两位跨越28年时光重逢的陌生人,还做了一个温暖的约定。刘竟波笑着说,“反正已经加了微信,我请他无论是来长沙旅游还是出差,只要有机会,一定要聚一聚,再到爱晚亭去合个影留个念。”牟武军欣然接受了这个邀请。 对于这次跨越28年的重逢,牟武军感慨道:“人生要珍惜每一次的相遇。” 截至发稿前,照片中的17人还有一位没找到——右二的小男孩。牟武军说:“也许有缺憾的美才是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