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CE9JkBVIg society.huanqiu.comarticle24岁女生确诊“胃癌之王”!医生提醒:6个危险信号别硬扛/e3pmh19vt/e3ps21dgq近期,“00后短剧女演员确诊胃癌”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 三餐不定、咖啡“续命” 24岁女生呕血后查出“胃癌之王” 据介绍,24岁的雯女士(化名)是一名短剧演员。为了赶工作进度,她经常跟着剧组连轴转,白天拍外景,晚上赶内景,忙起来连吃饭都顾不上,只能靠一杯接一杯的咖啡提神“续命”。 她经常感到胃部隐隐作痛、反酸烧心,认为只是劳累带来的“小毛病”,自己买点药应付就过去了。 直到开始频繁出现黑便,甚至在片场拍戏时几次呕血,才去了医院。一检查发现,她整个胃窦被一巨大的溃疡占据,黏膜组织变得僵硬、缺乏弹性,好似“皮革”一般,确诊为胃印戒细胞癌。 “胃癌之王”逐渐盯上年轻人 医生提醒:6个危险信号别硬扛 由于侵袭力强、病程发展快、恶性程度高,胃印戒细胞癌也常常被人称作“胃癌之王”。 医生提醒,胃印戒细胞癌值得引起关注,其在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中发病率逐渐增高。 胃印戒细胞癌的特点是隐匿性强,早期无症状,会沿着黏膜下层快速扩散,因此晚期患者的生存期一般只有6-12个月,5年生存率几乎为零。 胃印戒细胞癌早期症状轻微,无明显症状,大部分患者到了中晚期才发现。医生提醒,需要警惕以下症状: (1)上腹部不适:饱胀不适或隐痛,初期轻微,逐渐加重; (2)消化不良:反复嗳气、反酸、食欲减退; (3)体重下降:不明原因体重减轻、消瘦; (4)出血表现:黑便、呕血(咖啡色或鲜红色); (5)吞咽困难:肿瘤位于胃上部时可能出现; (6)贫血相关症状:疲劳、乏力、面色苍白。 不少胃癌是“吃”出来的 3个饮食习惯正在毁掉胃黏膜 为什么胃癌会找上年轻人?除遗传、幽门螺杆菌长期感染等多因素的影响外,不良饮食习惯往往是一大推手。 习惯一:吃饭不规律——主动伤害胃黏膜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徐凯介绍,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会影响胃酸分泌,进而加剧胃黏膜损伤并干扰其修复过程,促进胃癌的形成。此外,饥一顿饱一顿容易损害胃的自我保护机制,表现为胃胀、嗳气等症状,进一步加重对胃的损伤。而胃炎至胃癌的演变是一个持续的病理过程。 习惯二:爱吃“刺激”食物——不断刺激胃黏膜 徐凯医生提醒,重口味食物,虽然能带来直观的味觉刺激和快感,但长期或过量食用容易损伤胃黏膜。因此,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我们应保持理性,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合理选择食物。 习惯三:爱吃夜宵——影响胃黏膜修复 不少年轻人常熬夜,也爱吃夜宵,晚上再喝点小酒,长久很伤胃。徐凯医生提醒,胃黏膜主要在夜间进行修复工作,以恢复白天因进食等活动造成的微小损伤。熬夜会扰乱胃黏膜修复过程,尤其吃夜宵会导致胃酸过度分泌,易加重胃黏膜损伤。长此以往,可能引发胃炎,并最终增加胃癌发生风险。 来源:健康时报1757029273138责编:张燕萍央视财经175702927313811[]{"email":"zhangyanping@huanqiu.com","name":"张燕萍"}
近期,“00后短剧女演员确诊胃癌”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 三餐不定、咖啡“续命” 24岁女生呕血后查出“胃癌之王” 据介绍,24岁的雯女士(化名)是一名短剧演员。为了赶工作进度,她经常跟着剧组连轴转,白天拍外景,晚上赶内景,忙起来连吃饭都顾不上,只能靠一杯接一杯的咖啡提神“续命”。 她经常感到胃部隐隐作痛、反酸烧心,认为只是劳累带来的“小毛病”,自己买点药应付就过去了。 直到开始频繁出现黑便,甚至在片场拍戏时几次呕血,才去了医院。一检查发现,她整个胃窦被一巨大的溃疡占据,黏膜组织变得僵硬、缺乏弹性,好似“皮革”一般,确诊为胃印戒细胞癌。 “胃癌之王”逐渐盯上年轻人 医生提醒:6个危险信号别硬扛 由于侵袭力强、病程发展快、恶性程度高,胃印戒细胞癌也常常被人称作“胃癌之王”。 医生提醒,胃印戒细胞癌值得引起关注,其在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中发病率逐渐增高。 胃印戒细胞癌的特点是隐匿性强,早期无症状,会沿着黏膜下层快速扩散,因此晚期患者的生存期一般只有6-12个月,5年生存率几乎为零。 胃印戒细胞癌早期症状轻微,无明显症状,大部分患者到了中晚期才发现。医生提醒,需要警惕以下症状: (1)上腹部不适:饱胀不适或隐痛,初期轻微,逐渐加重; (2)消化不良:反复嗳气、反酸、食欲减退; (3)体重下降:不明原因体重减轻、消瘦; (4)出血表现:黑便、呕血(咖啡色或鲜红色); (5)吞咽困难:肿瘤位于胃上部时可能出现; (6)贫血相关症状:疲劳、乏力、面色苍白。 不少胃癌是“吃”出来的 3个饮食习惯正在毁掉胃黏膜 为什么胃癌会找上年轻人?除遗传、幽门螺杆菌长期感染等多因素的影响外,不良饮食习惯往往是一大推手。 习惯一:吃饭不规律——主动伤害胃黏膜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徐凯介绍,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会影响胃酸分泌,进而加剧胃黏膜损伤并干扰其修复过程,促进胃癌的形成。此外,饥一顿饱一顿容易损害胃的自我保护机制,表现为胃胀、嗳气等症状,进一步加重对胃的损伤。而胃炎至胃癌的演变是一个持续的病理过程。 习惯二:爱吃“刺激”食物——不断刺激胃黏膜 徐凯医生提醒,重口味食物,虽然能带来直观的味觉刺激和快感,但长期或过量食用容易损伤胃黏膜。因此,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我们应保持理性,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合理选择食物。 习惯三:爱吃夜宵——影响胃黏膜修复 不少年轻人常熬夜,也爱吃夜宵,晚上再喝点小酒,长久很伤胃。徐凯医生提醒,胃黏膜主要在夜间进行修复工作,以恢复白天因进食等活动造成的微小损伤。熬夜会扰乱胃黏膜修复过程,尤其吃夜宵会导致胃酸过度分泌,易加重胃黏膜损伤。长此以往,可能引发胃炎,并最终增加胃癌发生风险。 来源: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