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1Y4ufXkoi society.huanqiu.comarticle露天电影看一半,杭州阿姨突然摔倒,疼得无法动弹,这种“内伤”别硬扛!/e3pmh19vt/e3ps21dgq73岁的李阿姨(化名)特意搬了家里的塑料板凳挤在前排,谁知刚正看得出神时,耳边传来“咔嚓”一声,身下的板凳突然断裂,她瞬间重重摔倒在地,疼得无法动弹。在被紧急送到医院后,检查结果显示:李阿姨腰椎第一节爆裂性骨折,且骨折块向椎管内移位,压迫脊髓神经。朱利民在手术中/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供图“好在患者并没出现神经症状,但由于她存在较为严重的骨质疏松,同时又有多种基础病,手术难度不小。”接诊的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朱利民对此感触很深,虽说刘阿姨最终转危为安,但同样的情况在近期十分多见,并非每个患者都像她这般幸运。 朱利民说,自入夏后,科室所接诊的腰椎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显著增多。“从整体情况来看,该病多见于冬季,与意外滑倒受伤有关,但夏天人们衣着清凉,且户外活动增多,稍有不慎,一些行为都可能成为腰椎椎体爆裂性骨折的导火索。”医生提醒,若遭遇类似情况,千万别硬扛。小小一跤竟摔出内伤老年人别大意椎体爆裂骨折又称垂直型压缩性骨折,是脊椎因垂直暴力导致椎体碎裂的严重损伤,这属于不稳定型骨折,而向四周移位的骨折片易侵入椎管,继而导致脊髓或神经根受压,甚至还可能引发截瘫、驼背畸形、尿潴留及大小便障碍等后遗症,需尽早手术。“该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相比年轻群体,处理起来更为棘手。”朱利民解释,以刘阿姨为例,别看她仅是从塑料凳上摔下来,离地距离不高,但其受到的“内伤”远比想象中更糟,在送到医院时,她下肢感觉功能已出现异常。脊柱被喻为人体的第二条生命线,就好比房屋的梁柱,牵一发而动全身,故脊柱外科手术也被称为世界外科手术“禁区”。“结合检查结果来看,年过古稀的刘阿姨骨质大量流失,骨头脆得就像空心树干。术中既要复位骨折、重建脊柱稳定性,同时还要避免损伤周围的神经和血管。”朱利民直言,这就像在刀尖上起舞。此外,她还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无疑又使手术风险大大增加。面对这种情况,朱利民团队立刻组织多学科会诊,邀请麻醉科、内分泌科、心血管科医生共同评估,把相关指标控制在合适范围内,以降低术中可能出现的心脑血管意外风险。此后,朱利民团队成功为刘阿姨修复了伤痕累累的腰椎。“对于高龄的椎体爆裂骨折患者,完成手术只是第一步,术后康复同样是一场意志力的考验。”朱利民提到,术后第一周一定要卧床静养,避免腰部受力;第二周后可在支具保护下尝试侧身、坐起及行走。“整个期间还要预防压疮和静脉血栓,是项需要耐心与恒心的挑战。”腰椎骨折并非无迹可寻出现这些情况要当心在日常生活中,像刘阿姨这样因意外受伤导致椎体爆裂骨折的情况并非个例,受伤场景相对宽泛。“有的是在山上摘应季果蔬时突然脚下一滑,不慎从高处跌落,站都站不起来;有的则是早起在公园的太空漫步机上锻炼,结果一下子没站稳,径直撞在身后的台阶上。”朱利民近期还遇到一个因大意没抓稳而从单杠上掉下来的老爷子,自此在病房连着住了大半个月。不过,该病也不是完全没有预防手段,多留个心眼总没错。拿时下在公园、集市等公共场合出现率很高的塑料凳而言,在坐下前,需观察塑料凳连接处是否存在老化或断裂情况,有些塑料凳的凳腿比较细或底部没有防滑设计,人员流动密集时,更容易发生意外。朱利民讲到,外出运动或旅游时,也应穿戴相应防具,尤其是上了年纪后,尽量避免一些危险运动。在部分情况下,腰椎骨折不易被察觉,很多人常分不清这与普通腰疼到底有何区别,稍不留神就可能越拖越糟。朱利民特意和大家分享一个简单自测方法,如果在起身、躺下、翻身时出现较为强烈的腰背部疼痛,且在站直或平躺后疼痛有所缓解。“这是隐匿性骨折的经典信号,此时自行吃止痛药或敷药膏并不能解决问题,需尽早就诊。”当然,具体情况还需具体分析,学会正确的应对方法是关键。潮新闻记者 蒋升 通讯员 王栊羚1755917499092责编:赵钰阳潮新闻1755918036724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ea5cc481a1673ef896448d0989082a8c.png{"email":"zhaoyuyang@huanqiu.com","name":"赵钰阳"}
73岁的李阿姨(化名)特意搬了家里的塑料板凳挤在前排,谁知刚正看得出神时,耳边传来“咔嚓”一声,身下的板凳突然断裂,她瞬间重重摔倒在地,疼得无法动弹。在被紧急送到医院后,检查结果显示:李阿姨腰椎第一节爆裂性骨折,且骨折块向椎管内移位,压迫脊髓神经。朱利民在手术中/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供图“好在患者并没出现神经症状,但由于她存在较为严重的骨质疏松,同时又有多种基础病,手术难度不小。”接诊的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朱利民对此感触很深,虽说刘阿姨最终转危为安,但同样的情况在近期十分多见,并非每个患者都像她这般幸运。 朱利民说,自入夏后,科室所接诊的腰椎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显著增多。“从整体情况来看,该病多见于冬季,与意外滑倒受伤有关,但夏天人们衣着清凉,且户外活动增多,稍有不慎,一些行为都可能成为腰椎椎体爆裂性骨折的导火索。”医生提醒,若遭遇类似情况,千万别硬扛。小小一跤竟摔出内伤老年人别大意椎体爆裂骨折又称垂直型压缩性骨折,是脊椎因垂直暴力导致椎体碎裂的严重损伤,这属于不稳定型骨折,而向四周移位的骨折片易侵入椎管,继而导致脊髓或神经根受压,甚至还可能引发截瘫、驼背畸形、尿潴留及大小便障碍等后遗症,需尽早手术。“该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相比年轻群体,处理起来更为棘手。”朱利民解释,以刘阿姨为例,别看她仅是从塑料凳上摔下来,离地距离不高,但其受到的“内伤”远比想象中更糟,在送到医院时,她下肢感觉功能已出现异常。脊柱被喻为人体的第二条生命线,就好比房屋的梁柱,牵一发而动全身,故脊柱外科手术也被称为世界外科手术“禁区”。“结合检查结果来看,年过古稀的刘阿姨骨质大量流失,骨头脆得就像空心树干。术中既要复位骨折、重建脊柱稳定性,同时还要避免损伤周围的神经和血管。”朱利民直言,这就像在刀尖上起舞。此外,她还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无疑又使手术风险大大增加。面对这种情况,朱利民团队立刻组织多学科会诊,邀请麻醉科、内分泌科、心血管科医生共同评估,把相关指标控制在合适范围内,以降低术中可能出现的心脑血管意外风险。此后,朱利民团队成功为刘阿姨修复了伤痕累累的腰椎。“对于高龄的椎体爆裂骨折患者,完成手术只是第一步,术后康复同样是一场意志力的考验。”朱利民提到,术后第一周一定要卧床静养,避免腰部受力;第二周后可在支具保护下尝试侧身、坐起及行走。“整个期间还要预防压疮和静脉血栓,是项需要耐心与恒心的挑战。”腰椎骨折并非无迹可寻出现这些情况要当心在日常生活中,像刘阿姨这样因意外受伤导致椎体爆裂骨折的情况并非个例,受伤场景相对宽泛。“有的是在山上摘应季果蔬时突然脚下一滑,不慎从高处跌落,站都站不起来;有的则是早起在公园的太空漫步机上锻炼,结果一下子没站稳,径直撞在身后的台阶上。”朱利民近期还遇到一个因大意没抓稳而从单杠上掉下来的老爷子,自此在病房连着住了大半个月。不过,该病也不是完全没有预防手段,多留个心眼总没错。拿时下在公园、集市等公共场合出现率很高的塑料凳而言,在坐下前,需观察塑料凳连接处是否存在老化或断裂情况,有些塑料凳的凳腿比较细或底部没有防滑设计,人员流动密集时,更容易发生意外。朱利民讲到,外出运动或旅游时,也应穿戴相应防具,尤其是上了年纪后,尽量避免一些危险运动。在部分情况下,腰椎骨折不易被察觉,很多人常分不清这与普通腰疼到底有何区别,稍不留神就可能越拖越糟。朱利民特意和大家分享一个简单自测方法,如果在起身、躺下、翻身时出现较为强烈的腰背部疼痛,且在站直或平躺后疼痛有所缓解。“这是隐匿性骨折的经典信号,此时自行吃止痛药或敷药膏并不能解决问题,需尽早就诊。”当然,具体情况还需具体分析,学会正确的应对方法是关键。潮新闻记者 蒋升 通讯员 王栊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