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tBuVmDe9G society.huanqiu.comarticle潍坊全城亮屏致敬!援非医生张军桥海外救人牺牲,被授予“齐鲁时代楷模”称号/e3pmh19vt/e3prv5gfn8月12日,齐鲁时代楷模发布厅举行发布仪式,授予第27批援坦桑尼亚中国(山东)医疗队队长、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专家张军桥同志“齐鲁时代楷模”称号。 2025年6月15日,在遥远的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海域,为营救当地落水民众,张军桥奋不顾身,英勇牺牲,将生命永远定格在异国他乡的碧海蓝天之间。生前,他奔走在救死扶伤的临床一线,是患者信赖的好医生,他还发起名为“心跳行动”公益项目,组建志愿服务队,推动“急救复苏进校园”“急救复苏进企业”,惠及民众超2万人次。他甚至将自家新装修的客厅改造成了公益培训基地,免费为市民提供急救培训。 从医16年来,他坚守临床一线治病救人,孜孜不倦教学育才,用精湛医术和奉献精神守护人民健康,他发起“心跳行动”志愿服务,驰援湖北勇战疫情,远赴非洲传递医者大爱,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社会各界怀念张军桥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团工委副书记王为萍: 学习了张军桥同志的事迹,真的深受感动。他以凡人之躯筑起了生命的桥,从潍坊街头广场跪地传授急救知识,再到异国他乡援非期间为救陌生人的无畏一跳,短暂的一生,却将“医者仁心”四字刻进时代丰碑。 山东省立三院运管部科员郭丰勇: 我也是一名医生,在院内宣传看到他的消息,觉得他做的事情非常感人,他特别厉害,以后要向他学习,在本职工作上向他靠拢。医务工作者都应该向他学习,在当地没有这么多医疗资源的情况下,自己单打独斗,开拓一片新的天地,非常不容易。肯定他的品质,也佩服他的专业技术。 山东中医药大学妇产科学研究生田彧潇: 我是在学校宣传栏得知了他的事迹,他也是我们的师兄,知道他去援非,不幸牺牲,感觉这位师兄令人敬佩,非洲条件艰苦,为了救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是我们的榜样。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电生理室医生刘静: 我被张军桥的事迹感动,也想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之前在广场看到张军桥给别人做科普,非常认真,被这种精神打动,后来加入到“心跳行动”志愿服务队伍,才真正感受到这种辛苦。一晚上双膝跪地,不辞辛苦,他是实实在在的,无怨无悔,也是我们对他特别敬佩的地方。很多人看到张军桥的事迹,一直也在努力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 同事眼中的张军桥 “我是2017年在入院实习期间认识的桥哥,我当时就觉得他没架子,特别乐观幽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我,我们都喜欢找他帮忙,因为他总是会帮我们。”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二病区护师谢冠宇说,2020年,她在朋友圈看到张军桥正在广场摆地摊,教大家学习心肺复苏的知识,她觉得很好奇,就询问他,“我特意去广场看了看,看到他跪在地上全神贯注的样子,我就被打动了,从那时候起就加入了‘心跳行动’志愿服务队,也是最早加入队伍的一员。” 谢冠宇说,2020年7月份队伍才有十多个人,到了9月份就发展到了百余人,“大部分都是我们医院各个科室的医生,有呼吸科、神经内科、消化科、急诊科等等,不少群众跟着学习了几次,自己也带着亲戚过来一起学。”让谢冠宇记忆犹新的是有一位老人,之前家里两位亲人去世,就是因为没有普及心肺复苏的知识,看到张军桥他们在摆地摊,学习之后还主动教给其他人怎么操作,让他们非常感动。 现如今,“心跳行动”志愿服务队已经举行了400多场公益活动,有300多名医务工作者加入其中,“我们每周都要举行摆摊教学,有时候会去学校、社区、红十字会等地方进行义务宣讲,呼吁更多人学习心肺复苏的知识。” “严谨、热情、纯粹” “我和张军桥医生认识是在2020年7月份,我通过微信朋友圈看到他在摆摊急救,我就说‘桥哥,我能不能跟着你一起去做?’当时,张军桥医生非常欢迎我们医务人员一块加入到队伍当中,我们就成为最早的第一批队员,开始了摆摊教民众急救的‘科普之路’。”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护师庄坤朋说,他加入到“心跳行动”志愿服务队这个队伍当中,对他的提升非常大,在授课与人交际方面,包括专业技能方面都有一些提升。 庄坤朋对张军桥的印象用“严谨”“热情”“纯粹”几个词概括。 为什么说张军桥纯粹,庄坤朋觉得他是个很简单的人,简单到有什么想法就去做,不会顾及那么多,“我们每次去广场摆地摊都需要拉着不少模拟人,模拟人其实比较大,这就需要汽车空间大一些,为了能拉更多的模拟人,桥哥就买了辆车,每次都是他拉模拟人过去,他就是这么纯粹,想到什么力所能及地就去做,不会考虑那么多。” 得知张军桥发生意外,庄坤朋一开始有点不敢相信,“他平时工作非常严谨,非常注重安全,我没想到是在海里发生了意外。他肯定是做好了很多安全措施,在发现状态不好的情况下,才把自己救生衣脱下来给了别人。” “他平时就像一个大哥哥,会分享一些医务知识” 庄坤朋比张军桥小10岁,在他的心里,张军桥一直像一个大哥哥一样照顾他,虽然平时不在一个科室,但是只要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张军桥总是及时出现,耐心解答。 “急诊是在院外急救,而到了住院时,就需要请麻醉科协助一起抢救,那时候会有一起共同相处的时候,也会进行交流,”庄坤朋说,“不仅是在见面时,在线上有最新的医学指南,医学论文都会分享给我,私下看到比较好的急诊工作方面的理论点,也会告诉我,‘庄啊有时间学习一下’。”庄坤朋说。 “他是在医护工作上非常严谨、技术过硬的一个人,在生活中他也是非常热爱生活的一个人。他平常喜欢户外的一些探险旅行,包括骑行。他到了非洲以后,在非洲土地上去种咱们的豆角,种一些农作物,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一边忙着医院的医疗工作,还要带当地的医务人员完成一些高难度的麻醉手术。”庄坤朋回忆到。 他总是在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 除了摆摊教心肺复苏之外,平日里,“桥哥”遇到一些贫困的老人也会给予一定的帮扶。 “他虽然没有很多的财力去支持,但是逢年过节都会买一点生活用品去送给这些老人,之前就有一个小姑娘因为没钱做手术,张军桥得知后联系我们医院,在医院的帮助之下给小姑娘完成了手术。”庄坤朋说。 这样的事儿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在路上遇到有人出车祸,张军桥也会义无反顾地冲上去第一时间救人。在非洲,看到有民众落水,他也没有顾及那么多,“他可能做好了一定的措施之后,跳到水里去救人,这些都是非常英勇的一些行为,但是在他身上却特别平常,他就是这样的人。” 不仅是对待需要帮助的患者,对待同事们,张军桥也一直是一个热心肠。让庄坤朋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是那次下班以后去广场“摆摊”,一般活动两三个小时,大家都很累,“他就鼓励大家,有时候太累他就说你歇一会我替你上,这种事经常会有,他就像一个大哥哥一样,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对我们都是非常照顾。” 来源: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李焜染)1755047372685责编:樊羽玮新黄河175504737268511[]{"email":"fanyuwei@huanqiu.com","name":"樊羽玮"}
8月12日,齐鲁时代楷模发布厅举行发布仪式,授予第27批援坦桑尼亚中国(山东)医疗队队长、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专家张军桥同志“齐鲁时代楷模”称号。 2025年6月15日,在遥远的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海域,为营救当地落水民众,张军桥奋不顾身,英勇牺牲,将生命永远定格在异国他乡的碧海蓝天之间。生前,他奔走在救死扶伤的临床一线,是患者信赖的好医生,他还发起名为“心跳行动”公益项目,组建志愿服务队,推动“急救复苏进校园”“急救复苏进企业”,惠及民众超2万人次。他甚至将自家新装修的客厅改造成了公益培训基地,免费为市民提供急救培训。 从医16年来,他坚守临床一线治病救人,孜孜不倦教学育才,用精湛医术和奉献精神守护人民健康,他发起“心跳行动”志愿服务,驰援湖北勇战疫情,远赴非洲传递医者大爱,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社会各界怀念张军桥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团工委副书记王为萍: 学习了张军桥同志的事迹,真的深受感动。他以凡人之躯筑起了生命的桥,从潍坊街头广场跪地传授急救知识,再到异国他乡援非期间为救陌生人的无畏一跳,短暂的一生,却将“医者仁心”四字刻进时代丰碑。 山东省立三院运管部科员郭丰勇: 我也是一名医生,在院内宣传看到他的消息,觉得他做的事情非常感人,他特别厉害,以后要向他学习,在本职工作上向他靠拢。医务工作者都应该向他学习,在当地没有这么多医疗资源的情况下,自己单打独斗,开拓一片新的天地,非常不容易。肯定他的品质,也佩服他的专业技术。 山东中医药大学妇产科学研究生田彧潇: 我是在学校宣传栏得知了他的事迹,他也是我们的师兄,知道他去援非,不幸牺牲,感觉这位师兄令人敬佩,非洲条件艰苦,为了救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是我们的榜样。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电生理室医生刘静: 我被张军桥的事迹感动,也想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之前在广场看到张军桥给别人做科普,非常认真,被这种精神打动,后来加入到“心跳行动”志愿服务队伍,才真正感受到这种辛苦。一晚上双膝跪地,不辞辛苦,他是实实在在的,无怨无悔,也是我们对他特别敬佩的地方。很多人看到张军桥的事迹,一直也在努力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 同事眼中的张军桥 “我是2017年在入院实习期间认识的桥哥,我当时就觉得他没架子,特别乐观幽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我,我们都喜欢找他帮忙,因为他总是会帮我们。”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二病区护师谢冠宇说,2020年,她在朋友圈看到张军桥正在广场摆地摊,教大家学习心肺复苏的知识,她觉得很好奇,就询问他,“我特意去广场看了看,看到他跪在地上全神贯注的样子,我就被打动了,从那时候起就加入了‘心跳行动’志愿服务队,也是最早加入队伍的一员。” 谢冠宇说,2020年7月份队伍才有十多个人,到了9月份就发展到了百余人,“大部分都是我们医院各个科室的医生,有呼吸科、神经内科、消化科、急诊科等等,不少群众跟着学习了几次,自己也带着亲戚过来一起学。”让谢冠宇记忆犹新的是有一位老人,之前家里两位亲人去世,就是因为没有普及心肺复苏的知识,看到张军桥他们在摆地摊,学习之后还主动教给其他人怎么操作,让他们非常感动。 现如今,“心跳行动”志愿服务队已经举行了400多场公益活动,有300多名医务工作者加入其中,“我们每周都要举行摆摊教学,有时候会去学校、社区、红十字会等地方进行义务宣讲,呼吁更多人学习心肺复苏的知识。” “严谨、热情、纯粹” “我和张军桥医生认识是在2020年7月份,我通过微信朋友圈看到他在摆摊急救,我就说‘桥哥,我能不能跟着你一起去做?’当时,张军桥医生非常欢迎我们医务人员一块加入到队伍当中,我们就成为最早的第一批队员,开始了摆摊教民众急救的‘科普之路’。”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护师庄坤朋说,他加入到“心跳行动”志愿服务队这个队伍当中,对他的提升非常大,在授课与人交际方面,包括专业技能方面都有一些提升。 庄坤朋对张军桥的印象用“严谨”“热情”“纯粹”几个词概括。 为什么说张军桥纯粹,庄坤朋觉得他是个很简单的人,简单到有什么想法就去做,不会顾及那么多,“我们每次去广场摆地摊都需要拉着不少模拟人,模拟人其实比较大,这就需要汽车空间大一些,为了能拉更多的模拟人,桥哥就买了辆车,每次都是他拉模拟人过去,他就是这么纯粹,想到什么力所能及地就去做,不会考虑那么多。” 得知张军桥发生意外,庄坤朋一开始有点不敢相信,“他平时工作非常严谨,非常注重安全,我没想到是在海里发生了意外。他肯定是做好了很多安全措施,在发现状态不好的情况下,才把自己救生衣脱下来给了别人。” “他平时就像一个大哥哥,会分享一些医务知识” 庄坤朋比张军桥小10岁,在他的心里,张军桥一直像一个大哥哥一样照顾他,虽然平时不在一个科室,但是只要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张军桥总是及时出现,耐心解答。 “急诊是在院外急救,而到了住院时,就需要请麻醉科协助一起抢救,那时候会有一起共同相处的时候,也会进行交流,”庄坤朋说,“不仅是在见面时,在线上有最新的医学指南,医学论文都会分享给我,私下看到比较好的急诊工作方面的理论点,也会告诉我,‘庄啊有时间学习一下’。”庄坤朋说。 “他是在医护工作上非常严谨、技术过硬的一个人,在生活中他也是非常热爱生活的一个人。他平常喜欢户外的一些探险旅行,包括骑行。他到了非洲以后,在非洲土地上去种咱们的豆角,种一些农作物,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一边忙着医院的医疗工作,还要带当地的医务人员完成一些高难度的麻醉手术。”庄坤朋回忆到。 他总是在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 除了摆摊教心肺复苏之外,平日里,“桥哥”遇到一些贫困的老人也会给予一定的帮扶。 “他虽然没有很多的财力去支持,但是逢年过节都会买一点生活用品去送给这些老人,之前就有一个小姑娘因为没钱做手术,张军桥得知后联系我们医院,在医院的帮助之下给小姑娘完成了手术。”庄坤朋说。 这样的事儿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在路上遇到有人出车祸,张军桥也会义无反顾地冲上去第一时间救人。在非洲,看到有民众落水,他也没有顾及那么多,“他可能做好了一定的措施之后,跳到水里去救人,这些都是非常英勇的一些行为,但是在他身上却特别平常,他就是这样的人。” 不仅是对待需要帮助的患者,对待同事们,张军桥也一直是一个热心肠。让庄坤朋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是那次下班以后去广场“摆摊”,一般活动两三个小时,大家都很累,“他就鼓励大家,有时候太累他就说你歇一会我替你上,这种事经常会有,他就像一个大哥哥一样,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对我们都是非常照顾。” 来源: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李焜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