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m7Pu3weH6 society.huanqiu.comarticle巨疼!会传染!过度劳累、熬夜或引起这种病!长沙近期多发/e3pmh19vt/e3ps21dgq40℃高温持续“烤验”湖南 一种高发于中老年人的感染性疾病风险 (带状疱疹,俗称“蛇缠腰”) 也正在悄然攀升 带状疱疹 被称作最疼皮肤病 大约三分之一的人一生中 至少会患一次带状疱疹 据统计,我国50岁以上人群 每年新增带状疱疹病例约156万人 近日,长沙市天心区文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办的“警惕‘蛇’缠腰,主动更健康”科普活动上,疾控、临床及社区医疗专家联合警示:5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夏季免疫力易受高温冲击,需主动预防带状疱疹(俗称“蛇缠腰”),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 带状疱疹发作的主因是自身免疫力下降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感染性皮肤病,90%以上的成人体内都潜伏着此病毒。儿童时期感染该病毒后,首次发病通常会患水痘。在遭遇免疫系统的攻击后,病毒不会被完全清除,而是隐匿于背根神经节中。 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的病毒会伺机而动,沿着神经引发病变,导致神经发炎、坏死,从而引起疼痛。 专家表示,50岁以上是带状疱疹的高发人群,但带状疱疹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青年人中也逐渐出现带状疱疹病例。 此外,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增加24%到41%。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3到4倍。 带状疱疹病毒破坏神经导致疼痛难忍 为何带状疱疹痛感那么强烈?皮肤表面的疱疹痊愈后,部分患者依旧疼痛难忍,甚至被疼痛困扰数年? 专家解读,带状疱疹病毒主要感染负责人体痛觉的神经,破坏了负责疼的神经节这一关键结构,因此引发剧烈疼痛。绝大部分患者会将这种疼痛形容为刀割样、火烧样、针刺样、穿心般的疼痛。 随着疾病的好转,多数患者的疼痛会逐渐消退,但有不少患者因多种原因,最终出现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上甚至有患者疼痛长达40年。 出现疱疹前可识别早期治疗可抑制发作 医生提醒,在身体感觉疼痛但疱疹尚未出现时进行对症治疗,可大幅降低带状疱疹发生后遗神经痛的概率,部分患者甚至能够阻止带状疱疹发病。 专家表示,带状疱疹是由于一根神经受到破坏而造成疼痛,其症状表现为单侧分布,最常见的分布区域是胸腰段,即胸背部、腰部,也可分布在单侧的头面部,但一定是单侧且不超过人体中线。当出现单侧分布的疼痛时,就需要警惕是否患上了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预防胜于治疗接种疫苗一级预防 大多数带状疱疹患者可通过抗病毒等方法治愈,但该疾病最为棘手的是后遗神经痛,这种疼痛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因此带状疱疹的预防至关重要,预防大于治疗。 专家介绍,预防带状疱疹,首先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着凉等,同时避免情绪大幅波动。这些因素都易导致免疫力下降,进而诱发带状疱疹。 目前,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一种较为成熟的预防方式,也被称为一级预防。50岁以上人群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后,带状疱疹发生率可降低90%以上。 长沙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主任医师张英指出,高温天气是带状疱疹的“隐形推手”——持续高温会扰乱人体内分泌、削弱免疫功能,使潜伏在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有机可乘。数据显示,超过90%的成人体内携带该病毒,约1/3的人一生中会发病,50岁后风险呈陡坡式上升,且年龄越大病情越重。 “老年人尤其是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群体,风险更是叠加。”张英解释,慢性病会破坏免疫平衡,而高温进一步加剧免疫力波动,使这类人群成为带状疱疹的“重点攻击目标”。我国每年带状疱疹病例超600万,随着老龄化加速,这一疾病对“银龄健康”的威胁将持续凸显。目前,长沙正通过医防融合创新,将疫苗咨询纳入慢病管理、试点“疫苗处方”,推动重点人群主动防控。 社区设绿色通道市民家门口可享精准防护 作为基层防病前线,文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针对性优化服务。“慢性病人群并非疫苗接种禁忌,关键在科学评估。”长沙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康红华介绍,社区开设带状疱疹疫苗接种专场和绿色通道,为50岁以上、有慢性病或免疫力低下的高风险人群提供“点对点”指导,结合夏季疾病监测数据推送预防建议。 “老年人免疫应答能力较弱,需选择能有效激发保护力的疫苗。”康红华表示,目前社区正探索“医防融合+智慧服务”模式,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便捷获取免疫保障。 专家提醒,夏季是慢性病与感染性疾病共病高发期,中老年人群应主动到社区咨询评估,尽早筑牢健康防线。 提醒 专家称,目前研究认为带状疱疹在发病前期、急性期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所以家有老人和儿童需格外注意。一般到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阶段,其传染性减少,甚至可以认为没有传染性。 记者:李金综合:厦门日报、央视财经1754311038097责编:张燕萍长沙晚报175431103809711[]{"email":"zhangyanping@huanqiu.com","name":"张燕萍"}
40℃高温持续“烤验”湖南 一种高发于中老年人的感染性疾病风险 (带状疱疹,俗称“蛇缠腰”) 也正在悄然攀升 带状疱疹 被称作最疼皮肤病 大约三分之一的人一生中 至少会患一次带状疱疹 据统计,我国50岁以上人群 每年新增带状疱疹病例约156万人 近日,长沙市天心区文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办的“警惕‘蛇’缠腰,主动更健康”科普活动上,疾控、临床及社区医疗专家联合警示:5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夏季免疫力易受高温冲击,需主动预防带状疱疹(俗称“蛇缠腰”),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 带状疱疹发作的主因是自身免疫力下降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感染性皮肤病,90%以上的成人体内都潜伏着此病毒。儿童时期感染该病毒后,首次发病通常会患水痘。在遭遇免疫系统的攻击后,病毒不会被完全清除,而是隐匿于背根神经节中。 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的病毒会伺机而动,沿着神经引发病变,导致神经发炎、坏死,从而引起疼痛。 专家表示,50岁以上是带状疱疹的高发人群,但带状疱疹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青年人中也逐渐出现带状疱疹病例。 此外,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增加24%到41%。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3到4倍。 带状疱疹病毒破坏神经导致疼痛难忍 为何带状疱疹痛感那么强烈?皮肤表面的疱疹痊愈后,部分患者依旧疼痛难忍,甚至被疼痛困扰数年? 专家解读,带状疱疹病毒主要感染负责人体痛觉的神经,破坏了负责疼的神经节这一关键结构,因此引发剧烈疼痛。绝大部分患者会将这种疼痛形容为刀割样、火烧样、针刺样、穿心般的疼痛。 随着疾病的好转,多数患者的疼痛会逐渐消退,但有不少患者因多种原因,最终出现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上甚至有患者疼痛长达40年。 出现疱疹前可识别早期治疗可抑制发作 医生提醒,在身体感觉疼痛但疱疹尚未出现时进行对症治疗,可大幅降低带状疱疹发生后遗神经痛的概率,部分患者甚至能够阻止带状疱疹发病。 专家表示,带状疱疹是由于一根神经受到破坏而造成疼痛,其症状表现为单侧分布,最常见的分布区域是胸腰段,即胸背部、腰部,也可分布在单侧的头面部,但一定是单侧且不超过人体中线。当出现单侧分布的疼痛时,就需要警惕是否患上了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预防胜于治疗接种疫苗一级预防 大多数带状疱疹患者可通过抗病毒等方法治愈,但该疾病最为棘手的是后遗神经痛,这种疼痛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因此带状疱疹的预防至关重要,预防大于治疗。 专家介绍,预防带状疱疹,首先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着凉等,同时避免情绪大幅波动。这些因素都易导致免疫力下降,进而诱发带状疱疹。 目前,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一种较为成熟的预防方式,也被称为一级预防。50岁以上人群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后,带状疱疹发生率可降低90%以上。 长沙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主任医师张英指出,高温天气是带状疱疹的“隐形推手”——持续高温会扰乱人体内分泌、削弱免疫功能,使潜伏在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有机可乘。数据显示,超过90%的成人体内携带该病毒,约1/3的人一生中会发病,50岁后风险呈陡坡式上升,且年龄越大病情越重。 “老年人尤其是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群体,风险更是叠加。”张英解释,慢性病会破坏免疫平衡,而高温进一步加剧免疫力波动,使这类人群成为带状疱疹的“重点攻击目标”。我国每年带状疱疹病例超600万,随着老龄化加速,这一疾病对“银龄健康”的威胁将持续凸显。目前,长沙正通过医防融合创新,将疫苗咨询纳入慢病管理、试点“疫苗处方”,推动重点人群主动防控。 社区设绿色通道市民家门口可享精准防护 作为基层防病前线,文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针对性优化服务。“慢性病人群并非疫苗接种禁忌,关键在科学评估。”长沙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康红华介绍,社区开设带状疱疹疫苗接种专场和绿色通道,为50岁以上、有慢性病或免疫力低下的高风险人群提供“点对点”指导,结合夏季疾病监测数据推送预防建议。 “老年人免疫应答能力较弱,需选择能有效激发保护力的疫苗。”康红华表示,目前社区正探索“医防融合+智慧服务”模式,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便捷获取免疫保障。 专家提醒,夏季是慢性病与感染性疾病共病高发期,中老年人群应主动到社区咨询评估,尽早筑牢健康防线。 提醒 专家称,目前研究认为带状疱疹在发病前期、急性期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所以家有老人和儿童需格外注意。一般到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阶段,其传染性减少,甚至可以认为没有传染性。 记者:李金综合:厦门日报、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