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frWYanenZ society.huanqiu.comarticle嗡嗡嗡……人人喊打!民间流传偏方,你用了几个?效果:好臭/e3pmh19vt/e3ps21dgq今年的基孔肯雅热疫情持续受到公众关注。 防治基孔肯雅热,除了切断蚊子孳生源头,还要注意日常防蚊驱蚊。 对此,民间就有很多“高招”,比如说吃大蒜、涂维生素B1溶解液、手机播放驱蚊超声波等等,但这些招数,管用吗? 疑问01: 吃大蒜、洋葱等气味浓烈食物,身体就能散发出让蚊子避之不及的气味,进而能有效防蚊? 真相: 不能。 大蒜中的大蒜素是一种含硫化合物,也是大蒜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来源。 当我们食用大蒜后,它会在消化道内被迅速分解和代谢,生成多种硫化物。这些硫化物中的一部分可能通过呼吸和汗液排出体外,形成我们感知到的“大蒜味”。然而,这些代谢产物的浓度非常低,产生的微弱气味也无法被蚊子识别为驱蚊信号。 此外,一些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但大多并没有发现大蒜有助于驱蚊。 例如,《英国皇家昆虫学会》杂志曾发表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交叉研究,实验人员在食用大蒜和安慰剂两种情况下暴露同样的环境中,测定蚊子的吸食次数、吸血量等维度,发现吃大蒜和安慰剂的结果并没有明显差异。 疑问02: 维生素B1泡水,用它的溶解液涂抹皮肤可驱蚊? 真相: 尽管维生素B1溶解后有一股很浓烈的味道,但不能驱蚊。 北京市疾控中心消毒与有害生物防制所研究员周小洁介绍,防制所曾做过实验,把维生素B1溶解在水里,实验人员把手放进溶液中浸湿,然后晾干,蚊子趴在上面还是会吸血。 事实上,维生素B1非但没有驱蚊防蚊的效果,如果过量摄入维生素B1,还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疑问03: 防晒衣面料添加艾草精华可抗菌、驱蚊? 真相: 中消协指出,当前部分防晒产品标榜添加高科技元素,实则多为营销噱头。 例如一些带货主播声称防晒服面料添加艾草精华或特殊成分,具有抗菌、驱蚊等作用,实际只为驱动价格变相上涨。 对于商家展示检验检测报告的,消费者应关注送检产品与主播带货产品的一致性、核心检测指标的完整性及检测结果的符合性等内容。同时,还应重点关注检测机构资质,如检测报告中是否使用了CMA标志、CNAS认可标识。 疑问04: 用手机软件模仿雄蚊振翅的声波可有效驱蚊? 真相: 效果为零。 首先,超声波驱蚊的效果本就是微乎其微;其次,大部分手机驱蚊软件都无法发出超声波,部分软件发出“嗡嗡”声和闪烁的蓝光以期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实际的效果只会让你的手机耗电量增加。 疑问05: 避蚊胺等驱蚊剂有毒,不要用? 真相: 并非如此。像避蚊胺、驱蚊酯等物质,能够有效地驱赶蚊子,成年人和大龄儿童按说明书正确使用含有这些成分的驱蚊水,并不会带来问题。 需要提醒的是,使用时最好先将驱蚊水喷涂于手掌上,再用手将其均匀涂抹在皮肤上,尽量避免直接对着人喷,以免误吸入眼睛和口鼻。 而对于低龄宝宝,安全起见则更推荐使用蚊帐等物理防护手段。 简单几招可有效防蚊: 室内:保持家中环境清洁,使用纱窗、纱门和蚊帐,必要时正确使用电蚊香; 室外:穿浅色衣服、长衣长裤,衣服上张贴驱蚊贴,正确喷洒花露水,尽量远离草丛、花坛、水池等蚊虫聚集地。 总之,家庭防蚊一个核心的原则,就是要清除蚊虫孳生地。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没有蚊虫就没有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 过去一周有什么 高频谣言、认知误区值得关注? 广州大“真”探为你一探究竟! 误区01: 基孔肯雅病毒会人传人吗? 今年,广东地区的基孔肯雅热疫情规模比往年大,且伴有区域暴发特征。不少人开始担心:基孔肯雅病毒能否通过“人传人”进行传播。 真相: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表示,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没有人传人迹象。 图说:伊蚊 图源:云南疾控 建议公众做好个人防护。如果出现高热、关节剧痛、皮疹的情况,尤其是有蚊虫叮咬史或者疫区旅居史者,要立即就医治疗。误区02: 洪水退去=警报解除? 7月16日起,我国正式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近年来,极端暴雨尤其是局地极端强降雨事件趋多趋频,做好洪水灾害防御治理工作至关重要。但有人认为,洪水退去,警报就解除了。 真相: 洪水退去并不意味着警报解除了。 洪水退去之后,跟洪水接触的食品和饮用水可能会被污染,不能直接食用。被污染的土壤也可能会带来健康风险,对此不能掉以轻心。 而洪水的冲击以及长时间的浸泡,可能会对房屋的地基和墙体造成损伤,洪水退去之后依然不能轻易进入这些建筑物里居住。 即便房屋的结构没有受到损伤,洪水带来的潮湿环境可能会导致室内霉菌大量增殖,因此需要经过专业人员清理之后,才能居住。 误区03: 有网文称“高铁服务再升级,旅客可按照乘车指南,用手机扫描座位上的二维码调节空调温度”。 真相: 列车空调系统不同于家用空调,不可能让每位旅客扫码就能随意调整。 25日,铁路12306客服回应,扫描座位上的二维码仅是反馈问题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接收到旅客反馈的问题后,会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与旅客进行沟通,同时通知随车机械师,查看涉事车厢的实时温度。“如个别乘客对温度较为敏感,乘务员会采取其他个性化的处理方式,比如为怕冷的旅客送上毛毯等。” 客服表示,铁路畅行码的功能远不只反馈空调温度,旅客还可以便捷地办理补票升席、餐食预订、遗失物品查找等业务。 参考资料:央视新闻、央视频、科学辟谣、人民网,现代快报,齐鲁壹点、大众日报客户端、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上海公积金管理中心、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三湘都市报、光明网等 策划/毕征、张晓雯、徐梅花 统筹/崔素华、叶碧君 文案/叶碧君 1753659674393责编:张燕萍广州日报175365967439311[]{"email":"zhangyanping@huanqiu.com","name":"张燕萍"}
今年的基孔肯雅热疫情持续受到公众关注。 防治基孔肯雅热,除了切断蚊子孳生源头,还要注意日常防蚊驱蚊。 对此,民间就有很多“高招”,比如说吃大蒜、涂维生素B1溶解液、手机播放驱蚊超声波等等,但这些招数,管用吗? 疑问01: 吃大蒜、洋葱等气味浓烈食物,身体就能散发出让蚊子避之不及的气味,进而能有效防蚊? 真相: 不能。 大蒜中的大蒜素是一种含硫化合物,也是大蒜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来源。 当我们食用大蒜后,它会在消化道内被迅速分解和代谢,生成多种硫化物。这些硫化物中的一部分可能通过呼吸和汗液排出体外,形成我们感知到的“大蒜味”。然而,这些代谢产物的浓度非常低,产生的微弱气味也无法被蚊子识别为驱蚊信号。 此外,一些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但大多并没有发现大蒜有助于驱蚊。 例如,《英国皇家昆虫学会》杂志曾发表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交叉研究,实验人员在食用大蒜和安慰剂两种情况下暴露同样的环境中,测定蚊子的吸食次数、吸血量等维度,发现吃大蒜和安慰剂的结果并没有明显差异。 疑问02: 维生素B1泡水,用它的溶解液涂抹皮肤可驱蚊? 真相: 尽管维生素B1溶解后有一股很浓烈的味道,但不能驱蚊。 北京市疾控中心消毒与有害生物防制所研究员周小洁介绍,防制所曾做过实验,把维生素B1溶解在水里,实验人员把手放进溶液中浸湿,然后晾干,蚊子趴在上面还是会吸血。 事实上,维生素B1非但没有驱蚊防蚊的效果,如果过量摄入维生素B1,还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疑问03: 防晒衣面料添加艾草精华可抗菌、驱蚊? 真相: 中消协指出,当前部分防晒产品标榜添加高科技元素,实则多为营销噱头。 例如一些带货主播声称防晒服面料添加艾草精华或特殊成分,具有抗菌、驱蚊等作用,实际只为驱动价格变相上涨。 对于商家展示检验检测报告的,消费者应关注送检产品与主播带货产品的一致性、核心检测指标的完整性及检测结果的符合性等内容。同时,还应重点关注检测机构资质,如检测报告中是否使用了CMA标志、CNAS认可标识。 疑问04: 用手机软件模仿雄蚊振翅的声波可有效驱蚊? 真相: 效果为零。 首先,超声波驱蚊的效果本就是微乎其微;其次,大部分手机驱蚊软件都无法发出超声波,部分软件发出“嗡嗡”声和闪烁的蓝光以期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实际的效果只会让你的手机耗电量增加。 疑问05: 避蚊胺等驱蚊剂有毒,不要用? 真相: 并非如此。像避蚊胺、驱蚊酯等物质,能够有效地驱赶蚊子,成年人和大龄儿童按说明书正确使用含有这些成分的驱蚊水,并不会带来问题。 需要提醒的是,使用时最好先将驱蚊水喷涂于手掌上,再用手将其均匀涂抹在皮肤上,尽量避免直接对着人喷,以免误吸入眼睛和口鼻。 而对于低龄宝宝,安全起见则更推荐使用蚊帐等物理防护手段。 简单几招可有效防蚊: 室内:保持家中环境清洁,使用纱窗、纱门和蚊帐,必要时正确使用电蚊香; 室外:穿浅色衣服、长衣长裤,衣服上张贴驱蚊贴,正确喷洒花露水,尽量远离草丛、花坛、水池等蚊虫聚集地。 总之,家庭防蚊一个核心的原则,就是要清除蚊虫孳生地。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没有蚊虫就没有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 过去一周有什么 高频谣言、认知误区值得关注? 广州大“真”探为你一探究竟! 误区01: 基孔肯雅病毒会人传人吗? 今年,广东地区的基孔肯雅热疫情规模比往年大,且伴有区域暴发特征。不少人开始担心:基孔肯雅病毒能否通过“人传人”进行传播。 真相: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表示,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没有人传人迹象。 图说:伊蚊 图源:云南疾控 建议公众做好个人防护。如果出现高热、关节剧痛、皮疹的情况,尤其是有蚊虫叮咬史或者疫区旅居史者,要立即就医治疗。误区02: 洪水退去=警报解除? 7月16日起,我国正式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近年来,极端暴雨尤其是局地极端强降雨事件趋多趋频,做好洪水灾害防御治理工作至关重要。但有人认为,洪水退去,警报就解除了。 真相: 洪水退去并不意味着警报解除了。 洪水退去之后,跟洪水接触的食品和饮用水可能会被污染,不能直接食用。被污染的土壤也可能会带来健康风险,对此不能掉以轻心。 而洪水的冲击以及长时间的浸泡,可能会对房屋的地基和墙体造成损伤,洪水退去之后依然不能轻易进入这些建筑物里居住。 即便房屋的结构没有受到损伤,洪水带来的潮湿环境可能会导致室内霉菌大量增殖,因此需要经过专业人员清理之后,才能居住。 误区03: 有网文称“高铁服务再升级,旅客可按照乘车指南,用手机扫描座位上的二维码调节空调温度”。 真相: 列车空调系统不同于家用空调,不可能让每位旅客扫码就能随意调整。 25日,铁路12306客服回应,扫描座位上的二维码仅是反馈问题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接收到旅客反馈的问题后,会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与旅客进行沟通,同时通知随车机械师,查看涉事车厢的实时温度。“如个别乘客对温度较为敏感,乘务员会采取其他个性化的处理方式,比如为怕冷的旅客送上毛毯等。” 客服表示,铁路畅行码的功能远不只反馈空调温度,旅客还可以便捷地办理补票升席、餐食预订、遗失物品查找等业务。 参考资料:央视新闻、央视频、科学辟谣、人民网,现代快报,齐鲁壹点、大众日报客户端、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上海公积金管理中心、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三湘都市报、光明网等 策划/毕征、张晓雯、徐梅花 统筹/崔素华、叶碧君 文案/叶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