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cah6veWrf society.huanqiu.comarticle这也热,那也热,夏季警惕这2种蚊媒传染病!/e3pmh19vt/e3ps21dgq炎炎夏日 气温升高,闷热潮湿 进一步扩大了蚊子的孳生范围 大家觉得今年的蚊子多吗? 近期,广东佛山出现 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疫情 更是引起了人们对蚊媒传染病的关注 0 1 什么是蚊媒传染病? 蚊媒传染病是指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病原体的一类疾病。日前,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提醒公众夏季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显著增加,要警惕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 ■ 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7月21日,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发布通报,截至7月20日,三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285例,均为轻症病例。 ■ 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经伊蚊叮咬传播的虫媒传染病。我国广东、云南、广西等多个省份曾多次发生本地疫情。 0 2 主要症状 ■ 基孔肯雅热 健康人被带毒蚊子叮咬后,病毒将在人体内潜伏1到12天,一般为3到7天。感染后,患者可能会短时间内出现高烧,体温可升至39℃或以上,并伴随明显的关节疼痛,尤其集中在手指、手腕、脚踝和脚趾等小关节,部分患者的疼痛可能持续数天至数月。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皮疹、头痛、肌肉疼痛、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基孔肯雅热的多数患者为轻症,大约一周可治愈,重症及死亡病例较为少见。 目前尚无疫苗及特效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 高热病人采用物理降温,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关节剧烈疼痛者可使用抗炎镇痛药物如布洛芬、奈普生、对乙酰氨基酚等。脑膜脑炎治疗主要为预防脑水肿,可使用甘露醇、速尿等药物降低颅内压等。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 1、感染基孔肯雅热,大多数患者能完全康复,但关节疼痛可能迁延数月甚至数年,影响生活质量。 2、婴幼儿、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感染后风险更高,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需特别关注预防。 ■ 登革热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1到14天,多为5到9天,大多数感染者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不过,一旦发病,患者会出现一系列典型症状: 突发高热 :体温可达40℃以上; “三痛” :剧烈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关节痛; “三红 ” :面部、颈部、胸部潮红; 皮疹 :四肢或躯干出现充血性红疹; 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 严重者可发展为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甚至危及生命。 0 3 如何预防 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相似,都是由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传播。伊蚊白天叮咬人,尤其活跃于日出前后1—2小时和日落前2—3小时。它们的幼虫孳生于小型积水容器中,瓶罐、废旧轮胎、花盆等都可能成为它们的“温床”。 那么居家和户外活动时 我们应该如何防蚊呢? ■ 个人防护 户外活动,尤其是清晨和傍晚(伊蚊活跃高峰),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 暴露的皮肤及衣物上喷涂驱蚊剂,并按说明书要求足量、定时补涂。居家安装纱门纱窗,睡觉使用蚊帐。 减少在草丛、竹林、积水等蚊虫孳生地附近长时间停留。 ■ 环境清理 伊蚊依赖小型积水繁殖,因此清除蚊虫孳生地是预防虫媒传染病的根本措施。我们需要定时清理家中容易积水的地方。 彻底清空、倒置或妥善遮盖闲置的盆、罐、桶、缸、轮胎等容器。 清理房前屋后沟渠、天台排水槽淤塞,保持水流畅通;填平洼地。 家中水养植物每周至少彻底换水一次,并清洗容器内壁和植物根部。宠物饮水碗、接水盘等同样需勤换勤洗。 必须使用的储水容器(如水缸、水池)务必严密加盖或投放安全的灭蚊幼缓释剂。 妥善处理垃圾,特别是废弃的瓶、罐、塑料袋、一次性饭盒等,避免其成为小型积水容器。 ■ 化学防蚊 合理使用杀虫气雾剂 使用前,应先把食物、水源、碗柜等密闭或遮盖,避免污染。气雾剂可直接对准蚊虫喷射,也可以关闭门窗,将气雾剂喷头向上45°角向房间各方向喷射10~15秒,然后施药人员离开房间。气雾剂作用约20分钟,打开门窗充分通风后方可进入。 选择合适的驱蚊剂 可选含有避蚊胺、驱蚊酯、派卡瑞丁、精油类(如柠檬桉)等成分的产品,按产品说明涂抹或喷洒在暴露的皮肤表面,但要注意避免接触眼睛和嘴巴,儿童使用时应选低浓度产品,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投放灭蚊幼缓释剂 家庭室内外难以清除的积水可投放灭蚊幼缓释剂,例如0.5%吡丙醚颗粒剂或苏云金杆菌血清型14。 来源:央视新闻 江苏疾控 1753319075199责编:张燕萍常州日报175331907519911[]{"email":"zhangyanping@huanqiu.com","name":"张燕萍"}
炎炎夏日 气温升高,闷热潮湿 进一步扩大了蚊子的孳生范围 大家觉得今年的蚊子多吗? 近期,广东佛山出现 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疫情 更是引起了人们对蚊媒传染病的关注 0 1 什么是蚊媒传染病? 蚊媒传染病是指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病原体的一类疾病。日前,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提醒公众夏季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显著增加,要警惕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 ■ 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7月21日,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发布通报,截至7月20日,三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285例,均为轻症病例。 ■ 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经伊蚊叮咬传播的虫媒传染病。我国广东、云南、广西等多个省份曾多次发生本地疫情。 0 2 主要症状 ■ 基孔肯雅热 健康人被带毒蚊子叮咬后,病毒将在人体内潜伏1到12天,一般为3到7天。感染后,患者可能会短时间内出现高烧,体温可升至39℃或以上,并伴随明显的关节疼痛,尤其集中在手指、手腕、脚踝和脚趾等小关节,部分患者的疼痛可能持续数天至数月。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皮疹、头痛、肌肉疼痛、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基孔肯雅热的多数患者为轻症,大约一周可治愈,重症及死亡病例较为少见。 目前尚无疫苗及特效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 高热病人采用物理降温,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关节剧烈疼痛者可使用抗炎镇痛药物如布洛芬、奈普生、对乙酰氨基酚等。脑膜脑炎治疗主要为预防脑水肿,可使用甘露醇、速尿等药物降低颅内压等。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 1、感染基孔肯雅热,大多数患者能完全康复,但关节疼痛可能迁延数月甚至数年,影响生活质量。 2、婴幼儿、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感染后风险更高,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需特别关注预防。 ■ 登革热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1到14天,多为5到9天,大多数感染者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不过,一旦发病,患者会出现一系列典型症状: 突发高热 :体温可达40℃以上; “三痛” :剧烈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关节痛; “三红 ” :面部、颈部、胸部潮红; 皮疹 :四肢或躯干出现充血性红疹; 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 严重者可发展为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甚至危及生命。 0 3 如何预防 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相似,都是由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传播。伊蚊白天叮咬人,尤其活跃于日出前后1—2小时和日落前2—3小时。它们的幼虫孳生于小型积水容器中,瓶罐、废旧轮胎、花盆等都可能成为它们的“温床”。 那么居家和户外活动时 我们应该如何防蚊呢? ■ 个人防护 户外活动,尤其是清晨和傍晚(伊蚊活跃高峰),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 暴露的皮肤及衣物上喷涂驱蚊剂,并按说明书要求足量、定时补涂。居家安装纱门纱窗,睡觉使用蚊帐。 减少在草丛、竹林、积水等蚊虫孳生地附近长时间停留。 ■ 环境清理 伊蚊依赖小型积水繁殖,因此清除蚊虫孳生地是预防虫媒传染病的根本措施。我们需要定时清理家中容易积水的地方。 彻底清空、倒置或妥善遮盖闲置的盆、罐、桶、缸、轮胎等容器。 清理房前屋后沟渠、天台排水槽淤塞,保持水流畅通;填平洼地。 家中水养植物每周至少彻底换水一次,并清洗容器内壁和植物根部。宠物饮水碗、接水盘等同样需勤换勤洗。 必须使用的储水容器(如水缸、水池)务必严密加盖或投放安全的灭蚊幼缓释剂。 妥善处理垃圾,特别是废弃的瓶、罐、塑料袋、一次性饭盒等,避免其成为小型积水容器。 ■ 化学防蚊 合理使用杀虫气雾剂 使用前,应先把食物、水源、碗柜等密闭或遮盖,避免污染。气雾剂可直接对准蚊虫喷射,也可以关闭门窗,将气雾剂喷头向上45°角向房间各方向喷射10~15秒,然后施药人员离开房间。气雾剂作用约20分钟,打开门窗充分通风后方可进入。 选择合适的驱蚊剂 可选含有避蚊胺、驱蚊酯、派卡瑞丁、精油类(如柠檬桉)等成分的产品,按产品说明涂抹或喷洒在暴露的皮肤表面,但要注意避免接触眼睛和嘴巴,儿童使用时应选低浓度产品,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投放灭蚊幼缓释剂 家庭室内外难以清除的积水可投放灭蚊幼缓释剂,例如0.5%吡丙醚颗粒剂或苏云金杆菌血清型14。 来源:央视新闻 江苏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