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YhdApklzD society.huanqiu.comarticle小心!“木乃伊式”防晒会导致骨头变脆?天津医学专家这么说/e3pmh19vt/e3prv5gfn记者 | 万力闻夏天出门,防晒霜、遮阳伞、防晒衣“全副武装”;冬天窝在室内,隔着玻璃晒太阳……如今,“防晒焦虑”成了很多人的日常,然而,近期一则新闻却让人们对防晒这件事产生了新的思考。一名“90后”女生“木乃伊式”防晒竟然被确诊为骨质疏松防晒与骨质疏松相关性大吗?如何才能平衡防晒与补钙呢?天津多位医学专家给予了专业的解读。北方人普遍维生素D摄入不足“中国的北方人普遍维生素D摄入不足,而维生素D又是维持骨骼健康的关键营养素。”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贾国瑜介绍,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帮助钙沉积到骨骼中,就像“搬运工”把钙送到骨头里,但人体约80%—90%的维生素D都需要通过阳光中的紫外线B(UVB)照射皮肤合成。 据介绍,使用高倍防晒霜、遮阳伞、长袖衣物等防晒手段会大幅减少皮肤暴露于UVB的面积,一般家庭的窗户玻璃能阻挡90%以上的UVB,隔着玻璃晒太阳几乎无法合成维生素D。当皮肤合成不足时,若未通过饮食(如深海鱼、蛋黄)或补充剂额外摄入足够维生素D,身体就会处于“缺乏状态”。贾主任的团队曾经在连续几年间,对住院病人进行了维生素D水平的调查,发现99%的病人都存在维生素D的不足。对此,贾主任认为,为了维护骨骼的健康,在日常做好基础防晒外,可以适量口服维生素D,同时也建议,可以在夏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的紫外线强度适宜时段,在户外露出面部、手臂等非敏感部位晒太阳,每次约15—30分钟,每周3—4次,即可满足大部分人的维生素D需求。吃维生素前建议先验血监测“近几年来,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很多人会专程来医院测维生素D水平,但确实大部分人都存在缺乏的情况。”天津市天津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胡若梅告诉记者,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出现包括骨头与肌肉酸疼、乏力、瘦弱、出汗量增多等诸多症状。从门诊检查结果可以看到一些非常注重防晒的群体,普遍的维生素D水平呈低下水平;一些经常户外运动、有意去晒太阳的人群,维生素D的水平可以基本达标;而大多数人属于日常会做基础防晒,但由于不爱运动,紫外线的照射时间不足,维生素D水平也会显示有所缺乏。针对很多人会自行购买服用维生素D的情况,郭主任说,维生素D属于脂溶性,过多服用会在体内蓄积,不仅没有用,一旦过量还会导致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中毒症状,所以最好先去医院验血监测下维生素D的数值,然后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无需过度担忧骨质疏松天津市天津医院骨内科晁爱军主任认为,对于大众来说,“防晒”和“晒太阳”都是必须的,但也都要适度。紫外线对于皮肤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会导致如日光性皮炎,增加皮肤癌的风险,甚至红斑狼疮的发病诱因之一就是紫外线照射导致嘧啶双键断裂,进而引发免疫系统异常,但根据医学统计,现在80%的人群普遍存在维生素D不足的情况,与夏日过度防晒有一定的关系。“年轻人过度防晒可能会造成骨质疏松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无需过多担忧!”晁主任说,长期缺乏日晒不利于钙的吸收,但阳光照射只是骨健康的一个环节,长期缺乏才会在远期对骨骼健康产生影响,所以不适合接受阳光直射的季节或不适合阳光照射的人群过度接触阳光也是不对的,而是应该科学合理地晒太阳。晁主任说,绝大多数骨质疏松问题都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从临床上看大多数在城市生活的人在70岁之前身体往往都很好,真正发生骨折的人数相对来说还是少的。所以除非有特殊疾病的人群,大多数绝经前女性和50岁以下男性,应该在平时生活中多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适量晒太阳,外加锻炼身体,戒烟限酒、避免熬夜等健康生活方式来调养身体,到了一定的年龄临界点时先检查骨密度,再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一定的药物干预或治疗。1752914272499责编:王怡天津日报175291427249911[]{"email":"wangyi@huanqiu.com","name":"王怡"}
记者 | 万力闻夏天出门,防晒霜、遮阳伞、防晒衣“全副武装”;冬天窝在室内,隔着玻璃晒太阳……如今,“防晒焦虑”成了很多人的日常,然而,近期一则新闻却让人们对防晒这件事产生了新的思考。一名“90后”女生“木乃伊式”防晒竟然被确诊为骨质疏松防晒与骨质疏松相关性大吗?如何才能平衡防晒与补钙呢?天津多位医学专家给予了专业的解读。北方人普遍维生素D摄入不足“中国的北方人普遍维生素D摄入不足,而维生素D又是维持骨骼健康的关键营养素。”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贾国瑜介绍,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帮助钙沉积到骨骼中,就像“搬运工”把钙送到骨头里,但人体约80%—90%的维生素D都需要通过阳光中的紫外线B(UVB)照射皮肤合成。 据介绍,使用高倍防晒霜、遮阳伞、长袖衣物等防晒手段会大幅减少皮肤暴露于UVB的面积,一般家庭的窗户玻璃能阻挡90%以上的UVB,隔着玻璃晒太阳几乎无法合成维生素D。当皮肤合成不足时,若未通过饮食(如深海鱼、蛋黄)或补充剂额外摄入足够维生素D,身体就会处于“缺乏状态”。贾主任的团队曾经在连续几年间,对住院病人进行了维生素D水平的调查,发现99%的病人都存在维生素D的不足。对此,贾主任认为,为了维护骨骼的健康,在日常做好基础防晒外,可以适量口服维生素D,同时也建议,可以在夏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的紫外线强度适宜时段,在户外露出面部、手臂等非敏感部位晒太阳,每次约15—30分钟,每周3—4次,即可满足大部分人的维生素D需求。吃维生素前建议先验血监测“近几年来,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很多人会专程来医院测维生素D水平,但确实大部分人都存在缺乏的情况。”天津市天津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胡若梅告诉记者,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出现包括骨头与肌肉酸疼、乏力、瘦弱、出汗量增多等诸多症状。从门诊检查结果可以看到一些非常注重防晒的群体,普遍的维生素D水平呈低下水平;一些经常户外运动、有意去晒太阳的人群,维生素D的水平可以基本达标;而大多数人属于日常会做基础防晒,但由于不爱运动,紫外线的照射时间不足,维生素D水平也会显示有所缺乏。针对很多人会自行购买服用维生素D的情况,郭主任说,维生素D属于脂溶性,过多服用会在体内蓄积,不仅没有用,一旦过量还会导致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中毒症状,所以最好先去医院验血监测下维生素D的数值,然后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无需过度担忧骨质疏松天津市天津医院骨内科晁爱军主任认为,对于大众来说,“防晒”和“晒太阳”都是必须的,但也都要适度。紫外线对于皮肤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会导致如日光性皮炎,增加皮肤癌的风险,甚至红斑狼疮的发病诱因之一就是紫外线照射导致嘧啶双键断裂,进而引发免疫系统异常,但根据医学统计,现在80%的人群普遍存在维生素D不足的情况,与夏日过度防晒有一定的关系。“年轻人过度防晒可能会造成骨质疏松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无需过多担忧!”晁主任说,长期缺乏日晒不利于钙的吸收,但阳光照射只是骨健康的一个环节,长期缺乏才会在远期对骨骼健康产生影响,所以不适合接受阳光直射的季节或不适合阳光照射的人群过度接触阳光也是不对的,而是应该科学合理地晒太阳。晁主任说,绝大多数骨质疏松问题都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从临床上看大多数在城市生活的人在70岁之前身体往往都很好,真正发生骨折的人数相对来说还是少的。所以除非有特殊疾病的人群,大多数绝经前女性和50岁以下男性,应该在平时生活中多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适量晒太阳,外加锻炼身体,戒烟限酒、避免熬夜等健康生活方式来调养身体,到了一定的年龄临界点时先检查骨密度,再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一定的药物干预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