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Wxpn1P2Mn society.huanqiu.comarticle充电宝风波下的中小厂家:淘汰、转型,等待新一波换新需求/e3pmh19vt/e3ps21dgq拆解开一块市面上最普遍的锂离子电池充电宝,其中最重要的组件便是电芯。电芯内部锂离子会穿过隔膜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以实现充放电功能,但就是这么一块小组件,近期却导致市场轩然大波。6月底,罗马仕和安克创新先后宣布召回多款充电宝产品,称产品存在安全隐患,涉及召回数量超120万台;民航局随即推出新规,无3C认证或属于召回型号的充电宝禁止上机。一时间,数百万块充电宝变成废弃物,流转在运输防爆袋中、被丢弃于有害垃圾桶和机场自弃框。 震荡不只存在于头部充电宝企业。在3C认证的强制推行下,行业生产端也面临洗牌,无3C认证的厂家面对主动规范化或避开认证转换赛道两种选择,而具备3C认证的厂家等待着风波平息后新一轮市场换新潮的到来,部分则选择在这一时点顺势推出新兴品牌。95%小厂商需要规范化据业内人士透露,充电宝行业的整体技术含量并不高,主要采用电芯加套料的组合方式进行生产,因此,大多数充电宝品牌并没有自己的工厂,而是采用代工贴牌的分包形式,将生产组装外包给工厂,品牌则仅充当销售角色。自2023年8月1日我国开始对充电宝实施3C认证管理,但据上述人士透露,3C认证的申请周期至少需要2-6个月且流程复杂,许多未获得3C资质认证的小工厂,转向选择定期支付数千元挂靠具有3C资质的工厂。在3C认证的强制推行下,无3C认证的小工厂是最先受到冲击的一批。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九派财经记者,国内95%小厂商需要进行规范化,伴随平台和政府对3C产品的监管趋严,挂靠3C等不合规的操作接下来很难存在。另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未来充电宝行业内只有具有3C认证的厂家才有市场机会,但小厂家相对比较灵活,无3C的小厂商也有操作空间,比如生产专供外贸的充电宝产品,或者转向生产其他电子品类。等待新一波换新需求潮,有厂家将推出新品牌罗骏(化名)经营着一家产贸一体化的中小型充电宝企业,专供线下市场,虽然其工厂具有3C认证,但也被拖累进这场混乱中。他表示在风波前不久才新增加了多条专门制作充电宝的产线,但由于终端买家对于这个品类的安全性信任度下降,近期工厂的订单直线下滑了一半。九派财经记者也从多位消费者了解到其消费心理,近期仍在犹豫还能购买哪个牌子的充电宝,可能会等到风波彻底结束后再考虑购置。业内人士指出,在推行强制性3C认证以及罗马仕等头部企业退出的影响下,充电宝行业将释放出百万台市场缺口。九派财经记者注意到,召回事件爆发后,“3C认证”和“可携带上机”成为重要卖点。电商平台上多家充电宝品牌在商品主页着重强调产品质量和电芯供应商信息,披露3C认证等官方报告,甚至亲自拍摄上机视频消除消费者的顾虑。某新兴充电宝厂商向九派财经记者表示,如果能将认证达标和电芯材料来源等合规信息宣传到位,此次风波对于品牌经营的影响实际上并不大,反而是一种机遇。“风波过后会有一波换新潮的需求出现,只要定位精准突出品牌差异化,新兴品牌也能占有可观的市场份额。”一家以外贸为主的充电宝厂商负责人云峰(化名)也认为国内会出现新的市场空间,他表示,公司计划同时发展内销,并从供应商角色向品牌转型。目前厂商内部已在内测产品款式,将在七月推出全新品牌。实习记者:林婉娜记者:万珮1752733256694责编:赵钰阳九派新闻175273325669411[]{"email":"zhaoyuyang@huanqiu.com","name":"赵钰阳"}
拆解开一块市面上最普遍的锂离子电池充电宝,其中最重要的组件便是电芯。电芯内部锂离子会穿过隔膜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以实现充放电功能,但就是这么一块小组件,近期却导致市场轩然大波。6月底,罗马仕和安克创新先后宣布召回多款充电宝产品,称产品存在安全隐患,涉及召回数量超120万台;民航局随即推出新规,无3C认证或属于召回型号的充电宝禁止上机。一时间,数百万块充电宝变成废弃物,流转在运输防爆袋中、被丢弃于有害垃圾桶和机场自弃框。 震荡不只存在于头部充电宝企业。在3C认证的强制推行下,行业生产端也面临洗牌,无3C认证的厂家面对主动规范化或避开认证转换赛道两种选择,而具备3C认证的厂家等待着风波平息后新一轮市场换新潮的到来,部分则选择在这一时点顺势推出新兴品牌。95%小厂商需要规范化据业内人士透露,充电宝行业的整体技术含量并不高,主要采用电芯加套料的组合方式进行生产,因此,大多数充电宝品牌并没有自己的工厂,而是采用代工贴牌的分包形式,将生产组装外包给工厂,品牌则仅充当销售角色。自2023年8月1日我国开始对充电宝实施3C认证管理,但据上述人士透露,3C认证的申请周期至少需要2-6个月且流程复杂,许多未获得3C资质认证的小工厂,转向选择定期支付数千元挂靠具有3C资质的工厂。在3C认证的强制推行下,无3C认证的小工厂是最先受到冲击的一批。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九派财经记者,国内95%小厂商需要进行规范化,伴随平台和政府对3C产品的监管趋严,挂靠3C等不合规的操作接下来很难存在。另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未来充电宝行业内只有具有3C认证的厂家才有市场机会,但小厂家相对比较灵活,无3C的小厂商也有操作空间,比如生产专供外贸的充电宝产品,或者转向生产其他电子品类。等待新一波换新需求潮,有厂家将推出新品牌罗骏(化名)经营着一家产贸一体化的中小型充电宝企业,专供线下市场,虽然其工厂具有3C认证,但也被拖累进这场混乱中。他表示在风波前不久才新增加了多条专门制作充电宝的产线,但由于终端买家对于这个品类的安全性信任度下降,近期工厂的订单直线下滑了一半。九派财经记者也从多位消费者了解到其消费心理,近期仍在犹豫还能购买哪个牌子的充电宝,可能会等到风波彻底结束后再考虑购置。业内人士指出,在推行强制性3C认证以及罗马仕等头部企业退出的影响下,充电宝行业将释放出百万台市场缺口。九派财经记者注意到,召回事件爆发后,“3C认证”和“可携带上机”成为重要卖点。电商平台上多家充电宝品牌在商品主页着重强调产品质量和电芯供应商信息,披露3C认证等官方报告,甚至亲自拍摄上机视频消除消费者的顾虑。某新兴充电宝厂商向九派财经记者表示,如果能将认证达标和电芯材料来源等合规信息宣传到位,此次风波对于品牌经营的影响实际上并不大,反而是一种机遇。“风波过后会有一波换新潮的需求出现,只要定位精准突出品牌差异化,新兴品牌也能占有可观的市场份额。”一家以外贸为主的充电宝厂商负责人云峰(化名)也认为国内会出现新的市场空间,他表示,公司计划同时发展内销,并从供应商角色向品牌转型。目前厂商内部已在内测产品款式,将在七月推出全新品牌。实习记者:林婉娜记者:万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