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WVjLGzW0c作者:董铭society.huanqiu.comarticle讲述郎朗成长故事,散发特有霸气风格,《你行!你上!》能否重回姜文巅峰/e3pmh19vt/e3prv5gfn【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董铭】由姜文执导并主演,马丽、于和伟、何赛飞、雷佳音、辛芷蕾等人参演的《你行!你上!》在经历更改片名和多次调整档期后,终于在16日首次与观众见面。这部从立项起就备受关注的新片,到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姜文时隔7年的作品会带来怎样的惊喜?能否再现《让子弹飞》的高票房和高口碑?善于“拿捏”观众的姜文把这些神秘感和悬念留到了最后。 先改名后改档 《你行!你上!》原定备案片名为《英雄出少年》,对于影片剧情、阵容和拍摄进度,片方一直保密,直到今年五六月,姜文才透露片名改为非常有个性的《你行!你上!》,有望于暑期档上映。而就在临近上映前不久,《你行!你上!》档期先是从7月25日提前到了7月18日,之后又宣布17日18时开始全面点映,在16日晚举行全国千场首映活动,观众不仅可以提前一饱眼福,还可在映后通过官方平台与姜文在线互动,这让不少影迷,尤其是姜文的粉丝跃跃欲试。根据备案信息和剧情简介,《你行!你上!》讲述的是天才琴童在父亲教育下成长的故事,“这是一对父子的传奇历险,也是两个野心家的一拍即合。从沈阳到美国,从3岁到17岁,弹琴胜似取经,八十八键多过八十一难,父子心无杂念,只管埋头向前,两人赤手空拳让美国殿堂艺术精英们刮目相看”。这个故事梗概已让很多人猜到主角是谁,更何况在演员表上,姜文饰演的郎国任、马丽饰演的周秀兰,与现实中郎朗的父母同名。这是姜文首次拍摄人物传记片,主角还是当代最杰出的钢琴家之一,这样的组合本身就充满看点。 想看人数超19万 从片方公布的数个预告片中,可以感受到影片的表演、剪辑和摄影风格,依然散发着姜文特有的“霸气”。“我就想问问,天花板上面是啥呀?”姜文用东北话诠释人物性格,父子关系颇为微妙,不少镜头传递出他对儿子的期望极高,但在教育方法上有待商榷,一些“粗暴”的举动,让人不禁想起去年暑期档热卖的《抓娃娃》。 为了突出影片的年代感,《你行!你上!》曾推出一系列模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杂志封面的海报,姜文、马丽、何赛飞、辛芷蕾等人仿佛穿越到几十年前,自带怀旧感。预告片中这些人物也纷纷亮相,尤其是一头长发的葛优、化身钢琴大师的甄子丹,巨大的反差凸显了喜剧感。在这些并不“姜文”的喜剧场景中,也有一些很“姜文”的荒诞和魔幻主义元素,譬如戴着动物头像弹琴、楼顶天台的飞铲、“我行!我上!干他!”等对白,让少年郎朗的学琴和成长过程多了份超现实的亢奋感。 根据猫眼专业版统计,截至7月16日15时,《你行!你上!》预售及电影票房733万元人民币,猫眼平台上的想看人数超过19万。这个成绩相比同档期的《长安的荔枝》(预售票房4257万元、想看人数38万)并不出色,猫眼平台联合多家媒体给出的最终票房预测在2.5亿元至4.6亿元之间,不如《长安的荔枝》的10亿级预期。同样是聚焦成长教育,同样是由马丽出演,《你行!你上!》距离《抓娃娃》的33亿票房纪录似乎很远。 “让子弹飞一会儿” 迄今为止,姜文共执导了6部长片电影,从1994年一鸣惊人的《阳光灿烂的日子》、2000年的《鬼子来了》、2007年的《太阳照常升起》、2010年的《让子弹飞》,到2014年的《一步之遥》和2018年的《邪不压正》,作为导演的姜文虽然产量不高,但几乎每一部作品都备受关注,上映后也激起了颇高的讨论度。 在不少电影研究者和影迷眼中,《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和《让子弹飞》对于中国电影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姜文用自己的方式扩展了关于青春成长、历史视角等主题,不仅在影像风格上独树一帜,也对中国电影的类型化探索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力。 不过,由于姜文的执导、表演风格太过突出,早期的作品十分经典,其近年来的作品在评价、口碑和票房方面反而常常不如预期,尤其是《一步之遥》和《邪不压正》,虽然延续了《让子弹飞》的民国时代背景和演员阵容,但在制作、表演层面多有下滑,两部影片的豆瓣评分为6.7和7.0,票房为5.1亿元和5.8亿元。 时至今日,姜文执导作品中票房最高的还是15年前的《让子弹飞》,虽然6.3亿元在今天看来不算突出,却是2010年的国产电影票房冠军,且贡献了众多“姜文式名言”,尤其是“让子弹飞一会儿”已然成了网络上的经典梗。 此次《你行!你上!》重回现代题材,有众多知名演员的加持,加上郎朗自带的热度以及教育相关的全民话题性,能否在票房和口碑上重回巅峰,还得看观众对于姜文诠释的“朗爸”是否认可。 1752686063486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赵建东环球时报175270649979711[]{"email":"guoyanfeng@huanqiu.com","name":"郭艳峰"}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董铭】由姜文执导并主演,马丽、于和伟、何赛飞、雷佳音、辛芷蕾等人参演的《你行!你上!》在经历更改片名和多次调整档期后,终于在16日首次与观众见面。这部从立项起就备受关注的新片,到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姜文时隔7年的作品会带来怎样的惊喜?能否再现《让子弹飞》的高票房和高口碑?善于“拿捏”观众的姜文把这些神秘感和悬念留到了最后。 先改名后改档 《你行!你上!》原定备案片名为《英雄出少年》,对于影片剧情、阵容和拍摄进度,片方一直保密,直到今年五六月,姜文才透露片名改为非常有个性的《你行!你上!》,有望于暑期档上映。而就在临近上映前不久,《你行!你上!》档期先是从7月25日提前到了7月18日,之后又宣布17日18时开始全面点映,在16日晚举行全国千场首映活动,观众不仅可以提前一饱眼福,还可在映后通过官方平台与姜文在线互动,这让不少影迷,尤其是姜文的粉丝跃跃欲试。根据备案信息和剧情简介,《你行!你上!》讲述的是天才琴童在父亲教育下成长的故事,“这是一对父子的传奇历险,也是两个野心家的一拍即合。从沈阳到美国,从3岁到17岁,弹琴胜似取经,八十八键多过八十一难,父子心无杂念,只管埋头向前,两人赤手空拳让美国殿堂艺术精英们刮目相看”。这个故事梗概已让很多人猜到主角是谁,更何况在演员表上,姜文饰演的郎国任、马丽饰演的周秀兰,与现实中郎朗的父母同名。这是姜文首次拍摄人物传记片,主角还是当代最杰出的钢琴家之一,这样的组合本身就充满看点。 想看人数超19万 从片方公布的数个预告片中,可以感受到影片的表演、剪辑和摄影风格,依然散发着姜文特有的“霸气”。“我就想问问,天花板上面是啥呀?”姜文用东北话诠释人物性格,父子关系颇为微妙,不少镜头传递出他对儿子的期望极高,但在教育方法上有待商榷,一些“粗暴”的举动,让人不禁想起去年暑期档热卖的《抓娃娃》。 为了突出影片的年代感,《你行!你上!》曾推出一系列模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杂志封面的海报,姜文、马丽、何赛飞、辛芷蕾等人仿佛穿越到几十年前,自带怀旧感。预告片中这些人物也纷纷亮相,尤其是一头长发的葛优、化身钢琴大师的甄子丹,巨大的反差凸显了喜剧感。在这些并不“姜文”的喜剧场景中,也有一些很“姜文”的荒诞和魔幻主义元素,譬如戴着动物头像弹琴、楼顶天台的飞铲、“我行!我上!干他!”等对白,让少年郎朗的学琴和成长过程多了份超现实的亢奋感。 根据猫眼专业版统计,截至7月16日15时,《你行!你上!》预售及电影票房733万元人民币,猫眼平台上的想看人数超过19万。这个成绩相比同档期的《长安的荔枝》(预售票房4257万元、想看人数38万)并不出色,猫眼平台联合多家媒体给出的最终票房预测在2.5亿元至4.6亿元之间,不如《长安的荔枝》的10亿级预期。同样是聚焦成长教育,同样是由马丽出演,《你行!你上!》距离《抓娃娃》的33亿票房纪录似乎很远。 “让子弹飞一会儿” 迄今为止,姜文共执导了6部长片电影,从1994年一鸣惊人的《阳光灿烂的日子》、2000年的《鬼子来了》、2007年的《太阳照常升起》、2010年的《让子弹飞》,到2014年的《一步之遥》和2018年的《邪不压正》,作为导演的姜文虽然产量不高,但几乎每一部作品都备受关注,上映后也激起了颇高的讨论度。 在不少电影研究者和影迷眼中,《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和《让子弹飞》对于中国电影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姜文用自己的方式扩展了关于青春成长、历史视角等主题,不仅在影像风格上独树一帜,也对中国电影的类型化探索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力。 不过,由于姜文的执导、表演风格太过突出,早期的作品十分经典,其近年来的作品在评价、口碑和票房方面反而常常不如预期,尤其是《一步之遥》和《邪不压正》,虽然延续了《让子弹飞》的民国时代背景和演员阵容,但在制作、表演层面多有下滑,两部影片的豆瓣评分为6.7和7.0,票房为5.1亿元和5.8亿元。 时至今日,姜文执导作品中票房最高的还是15年前的《让子弹飞》,虽然6.3亿元在今天看来不算突出,却是2010年的国产电影票房冠军,且贡献了众多“姜文式名言”,尤其是“让子弹飞一会儿”已然成了网络上的经典梗。 此次《你行!你上!》重回现代题材,有众多知名演员的加持,加上郎朗自带的热度以及教育相关的全民话题性,能否在票房和口碑上重回巅峰,还得看观众对于姜文诠释的“朗爸”是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