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M58ZWAwN8d society.huanqiu.comarticle致命奶酪棒!2岁儿童被噎身亡,这些食物退退退……/e3pmh19vt/e3prv5gfn3月26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综合ICU主任叶盛 在其社交平台上 分享了一个令人悲痛的病例 近日,一奶奶给孙子吃了根奶酪棒,不料孩子吃得太兴奋不慎呛到,奶酪棒瞬间卡进气管,孩子的脸憋得发紫,无法出声。见状,奶奶立刻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并拨打了120,但孩子因缺氧时间太长,导致大脑严重受损,最终无力回天。 同样的悲剧还发生在江苏。3月28日,江苏南通一名2岁男童因食用奶酪棒卡喉窒息身亡。据了解,孩子在家中边跑边吃时突然倒地,母亲尝试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但未能成功,送医后宣告不治。 医生提醒: 投喂孩子这些食物易造成窒息 “呼吸道异物导致的窒息是我们ICU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像奶酪棒、果冻、坚果、葡萄这些光滑的食物,特别容易滑进呼吸道,造成窒息。” 叶盛主任提醒,4岁以下幼儿气管细,且吞咽和咀嚼功能还不完善,家长在投喂奶酪棒、果冻、坚果、水果等食物时需要格外注意。 图源:南方日报 除了易噎食物 这些也千万别喂给孩子 酒 包括一切含酒精食物,如酒心巧克力、醉虾、醉蟹等。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代谢酒精能力较弱,即使少量摄入也可能导致肝损伤,甚至引发脑损伤或死亡。 茶 5岁以内儿童应尽量避免饮茶,茶叶中的鞣酸会引起消化道黏膜收缩。 蜂蜜 蜂蜜中往往混有肉毒杆菌,1岁以下婴儿肠道发育尚不完善,屏障功能较弱,吃进去的肉毒杆菌哪怕很少也容易在肠道中繁殖,产生肉毒毒素,从而可能引起食物中毒,严重者甚至有致命风险。 腌制品 腌制食品往往含盐量高,会加重孩子肾脏负担,不利于建立清淡饮食的健康习惯;部分腌制食品含有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因此尽量少吃或不吃。 日常生活中 儿童异物卡喉的情况 常见且紧急 及时、正确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是挽救孩子生命的关键 需要注意的是,海姆立克急救法并非百分百奏效,主要与年龄、所吞咽食物有关,但它仍是目前公认的气道梗阻现场急救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如何正确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01 适用症状 当患者因异物(如食物、玩具)完全阻塞气道时,表现为双手“V型”手势抓颈,不能说话,口唇紫绀,很快呼吸停止、抽搐,陷入昏迷。 图源:广州卫健委 若患者能发声或呼吸,则为不完全气道梗阻,无需使用此法,应鼓励其自主咳嗽排出异物。 02 标准操作 针对成人 剪刀:两个手指并拢,放在肚脐上方两横指的位置。 石头:一手握拳,放在剪刀上方停住。 布:另一只手变成布包住拳头,快速向内、向上冲击上腹部,直到异物排出。 针对肥胖者和孕妇 采用胸部冲击法。施救者站在患者背后,双臂从患者腋窝下环抱其胸部,右手握拳置于患者胸骨中部,另一手握紧此拳向后冲击数次,直至异物咳出。 针对婴幼儿 自救法 当发生紧急情况时身边无人或身边人不会海姆立克急救法,可以使用自我腹部冲击法。 找借力物体:寻找身边硬实物体,比如桌角、椅背、沙发角等。 找腹部位置:同样用剪刀、石头、布的口诀正确找到受力位置。 冲击腹部位置:借助物体向上、向内反复冲击腹部,直到异物吐出。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应避免让低龄孩子食用 容易引起噎食的食物 如奶酪棒、坚果、果冻等 如果孩子突然出现 无法呼吸、不能发声、憋气、脸色发紫 等窒息症状 应立即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 并尽快呼叫专业救护人员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综合红星新闻、广州卫健委、科普中国1743381146803责编:魏少璞国家应急广播174338114680311[]{"email":"weishaopu@huanqiu.com","name":"魏少璞"}
3月26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综合ICU主任叶盛 在其社交平台上 分享了一个令人悲痛的病例 近日,一奶奶给孙子吃了根奶酪棒,不料孩子吃得太兴奋不慎呛到,奶酪棒瞬间卡进气管,孩子的脸憋得发紫,无法出声。见状,奶奶立刻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并拨打了120,但孩子因缺氧时间太长,导致大脑严重受损,最终无力回天。 同样的悲剧还发生在江苏。3月28日,江苏南通一名2岁男童因食用奶酪棒卡喉窒息身亡。据了解,孩子在家中边跑边吃时突然倒地,母亲尝试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但未能成功,送医后宣告不治。 医生提醒: 投喂孩子这些食物易造成窒息 “呼吸道异物导致的窒息是我们ICU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像奶酪棒、果冻、坚果、葡萄这些光滑的食物,特别容易滑进呼吸道,造成窒息。” 叶盛主任提醒,4岁以下幼儿气管细,且吞咽和咀嚼功能还不完善,家长在投喂奶酪棒、果冻、坚果、水果等食物时需要格外注意。 图源:南方日报 除了易噎食物 这些也千万别喂给孩子 酒 包括一切含酒精食物,如酒心巧克力、醉虾、醉蟹等。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代谢酒精能力较弱,即使少量摄入也可能导致肝损伤,甚至引发脑损伤或死亡。 茶 5岁以内儿童应尽量避免饮茶,茶叶中的鞣酸会引起消化道黏膜收缩。 蜂蜜 蜂蜜中往往混有肉毒杆菌,1岁以下婴儿肠道发育尚不完善,屏障功能较弱,吃进去的肉毒杆菌哪怕很少也容易在肠道中繁殖,产生肉毒毒素,从而可能引起食物中毒,严重者甚至有致命风险。 腌制品 腌制食品往往含盐量高,会加重孩子肾脏负担,不利于建立清淡饮食的健康习惯;部分腌制食品含有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因此尽量少吃或不吃。 日常生活中 儿童异物卡喉的情况 常见且紧急 及时、正确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是挽救孩子生命的关键 需要注意的是,海姆立克急救法并非百分百奏效,主要与年龄、所吞咽食物有关,但它仍是目前公认的气道梗阻现场急救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如何正确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01 适用症状 当患者因异物(如食物、玩具)完全阻塞气道时,表现为双手“V型”手势抓颈,不能说话,口唇紫绀,很快呼吸停止、抽搐,陷入昏迷。 图源:广州卫健委 若患者能发声或呼吸,则为不完全气道梗阻,无需使用此法,应鼓励其自主咳嗽排出异物。 02 标准操作 针对成人 剪刀:两个手指并拢,放在肚脐上方两横指的位置。 石头:一手握拳,放在剪刀上方停住。 布:另一只手变成布包住拳头,快速向内、向上冲击上腹部,直到异物排出。 针对肥胖者和孕妇 采用胸部冲击法。施救者站在患者背后,双臂从患者腋窝下环抱其胸部,右手握拳置于患者胸骨中部,另一手握紧此拳向后冲击数次,直至异物咳出。 针对婴幼儿 自救法 当发生紧急情况时身边无人或身边人不会海姆立克急救法,可以使用自我腹部冲击法。 找借力物体:寻找身边硬实物体,比如桌角、椅背、沙发角等。 找腹部位置:同样用剪刀、石头、布的口诀正确找到受力位置。 冲击腹部位置:借助物体向上、向内反复冲击腹部,直到异物吐出。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应避免让低龄孩子食用 容易引起噎食的食物 如奶酪棒、坚果、果冻等 如果孩子突然出现 无法呼吸、不能发声、憋气、脸色发紫 等窒息症状 应立即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 并尽快呼叫专业救护人员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综合红星新闻、广州卫健委、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