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C1MSHizffa society.huanqiu.comarticle“撸猫”后出现怪病,反复高烧不退!医生检查发现/e3pmh19vt/e3ps21dgq近日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公布一则案例 一名44岁的男子经常“撸猫” 结果查出怪病究竟怎么回事 赶紧来看看 ▼ 身上莫名出现肿块,且反复高烧不退 8个月前,44岁的巫先生(化名)收养了一只流浪猫。圆圆的小脑袋,萌萌的眼神,可可爱爱。 前段时间,巫先生在与猫咪玩耍打闹时,不经意间被猫咪抓了几下,腹部皮肤多处被抓出了几条血痕。 因为没有出血,他就没有当回事。 不久后,巫先生发现左侧腹股沟处有肿块凸出来,只要一碰到就会感觉到疼痛,但他也没有到医院看看,想着等几天能不能自己好起来。 2月初,“阳康”后的巫先生又发起了高烧,这一烧,烧到了逼近40度。 他以为是自己“复阳”了,于是就自己吞了颗布洛芬退烧,在家休息。 可没想到的是,吃过退烧药后只是短暂的降了体温,药效过后,体温又迅速飙高。 反反复复持续烧了五天后,终于扛不住了,他这才去了医院就诊,并因“发热待查”住进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 这病原来是“撸猫”惹的祸 医生查体发现,巫先生左腹股沟肿大淋巴结附近的腹部皮肤多处有抓痕,经追问才知道,原来是被家里的猫抓伤的。 “你有给家里的猫定期驱虫吗?”医生问。“呃……没有。”简单的一个问题,让医生迅速有了初步的判断,很可能是——“猫抓病”。 当天,医生就开出了治疗“猫抓病”的口服药,两天内他的体温就恢复正常,淋巴结肿痛有所减轻,后面没有再出现发热情况,很快便康复出院了。 住院期间医生为巫先生完善了肿大淋巴结的穿刺活检协助诊断,送穿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病理诊断证实了符合“猫抓病”。 “狂犬病”大家听得不少 但这“猫抓病”大家还是比较陌生 “猫抓病”严重吗? 快来看看! ▼ “撸猫”有风险,儿童更易中招 “猫抓病”又称猫抓热,是汉赛巴尔通体感染所致的自限性疾病 ,大多数患者多在2-3个月内自愈。 汉赛巴尔通体通过跳蚤在猫群之间传播 ,人通过猫的抓伤、咬伤或与猫密切接触而感染汉赛巴尔通体。 ▲巴尔通体的电镜照片 “猫抓病”不会人传人。 虽然不分年龄段,但“猫抓病”发病多数集中在2~24岁。小儿和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中招”。 从被猫抓伤到发病,潜伏期一般为3~10天,少数病例可长达数月甚至超过1年,临床上易漏诊和误诊。 得了“猫抓病”的孩子,会有比较明显的症状—— 猫抓伤部位3~4天后 ,出现红斑丘疹疼痛不明显,少数丘疹转为水疱或者脓包,偶尔可见形成小溃疡。 2~4周后, 该部位淋巴引流区域淋巴结出现肿大,此时猫抓伤口早已愈合,容易被患者忘记,从而少了“猫接触史”这一重要线索。 一般来说,多数患儿会有单侧淋巴结(手肘、腋窝、颈部、腹股沟处常见)肿大,肿胀并有痛感。部分患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如高热、全身不适、咽喉痛、脾肿大、结膜炎甚至抽搐等。 并不是所有的猫抓伤人 都会引起“猫抓病” 猫本身带菌才会把细菌传染给人 那么如何避免感染“猫爪病”呢 要做到定期为猫驱虫 不要随意与陌生、流浪猫接触 “撸猫”后洗手等 万一被野猫抓伤 请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 冲洗被猫抓或者被咬的部位 1678438151024责编:秦璐敏广州卫健委167843815102411[]{"email":"hanwenwen@huanqiu.com","name":"韩雯雯"}
近日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公布一则案例 一名44岁的男子经常“撸猫” 结果查出怪病究竟怎么回事 赶紧来看看 ▼ 身上莫名出现肿块,且反复高烧不退 8个月前,44岁的巫先生(化名)收养了一只流浪猫。圆圆的小脑袋,萌萌的眼神,可可爱爱。 前段时间,巫先生在与猫咪玩耍打闹时,不经意间被猫咪抓了几下,腹部皮肤多处被抓出了几条血痕。 因为没有出血,他就没有当回事。 不久后,巫先生发现左侧腹股沟处有肿块凸出来,只要一碰到就会感觉到疼痛,但他也没有到医院看看,想着等几天能不能自己好起来。 2月初,“阳康”后的巫先生又发起了高烧,这一烧,烧到了逼近40度。 他以为是自己“复阳”了,于是就自己吞了颗布洛芬退烧,在家休息。 可没想到的是,吃过退烧药后只是短暂的降了体温,药效过后,体温又迅速飙高。 反反复复持续烧了五天后,终于扛不住了,他这才去了医院就诊,并因“发热待查”住进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 这病原来是“撸猫”惹的祸 医生查体发现,巫先生左腹股沟肿大淋巴结附近的腹部皮肤多处有抓痕,经追问才知道,原来是被家里的猫抓伤的。 “你有给家里的猫定期驱虫吗?”医生问。“呃……没有。”简单的一个问题,让医生迅速有了初步的判断,很可能是——“猫抓病”。 当天,医生就开出了治疗“猫抓病”的口服药,两天内他的体温就恢复正常,淋巴结肿痛有所减轻,后面没有再出现发热情况,很快便康复出院了。 住院期间医生为巫先生完善了肿大淋巴结的穿刺活检协助诊断,送穿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病理诊断证实了符合“猫抓病”。 “狂犬病”大家听得不少 但这“猫抓病”大家还是比较陌生 “猫抓病”严重吗? 快来看看! ▼ “撸猫”有风险,儿童更易中招 “猫抓病”又称猫抓热,是汉赛巴尔通体感染所致的自限性疾病 ,大多数患者多在2-3个月内自愈。 汉赛巴尔通体通过跳蚤在猫群之间传播 ,人通过猫的抓伤、咬伤或与猫密切接触而感染汉赛巴尔通体。 ▲巴尔通体的电镜照片 “猫抓病”不会人传人。 虽然不分年龄段,但“猫抓病”发病多数集中在2~24岁。小儿和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中招”。 从被猫抓伤到发病,潜伏期一般为3~10天,少数病例可长达数月甚至超过1年,临床上易漏诊和误诊。 得了“猫抓病”的孩子,会有比较明显的症状—— 猫抓伤部位3~4天后 ,出现红斑丘疹疼痛不明显,少数丘疹转为水疱或者脓包,偶尔可见形成小溃疡。 2~4周后, 该部位淋巴引流区域淋巴结出现肿大,此时猫抓伤口早已愈合,容易被患者忘记,从而少了“猫接触史”这一重要线索。 一般来说,多数患儿会有单侧淋巴结(手肘、腋窝、颈部、腹股沟处常见)肿大,肿胀并有痛感。部分患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如高热、全身不适、咽喉痛、脾肿大、结膜炎甚至抽搐等。 并不是所有的猫抓伤人 都会引起“猫抓病” 猫本身带菌才会把细菌传染给人 那么如何避免感染“猫爪病”呢 要做到定期为猫驱虫 不要随意与陌生、流浪猫接触 “撸猫”后洗手等 万一被野猫抓伤 请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 冲洗被猫抓或者被咬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