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wBY2MSHnh society.huanqiu.comarticle大年初二驴友被困浙江深山,民警8小时紧急救援后一个举动亮了/e3pmh19vt/e3prv5gfn2月13日晚上8时许至2月14日凌晨4时许,浙皖两地警方联合民间救援队紧急,开展一场近8个小时的山林搜救,终于在清凉峰山区将迷路驴友安全找回。 但是你或许猜不到还有个小插曲:有位警察蜀黍上山救人之时,见缝插针地给老婆发了1314、520的大红包。 不得不说,警嫂还真的大大感动了呢,发了一条朋友圈消息。然后,被很多人看到啦,出圈啦。 万万没想到,这回,我们这条新闻是这样开始讲的。 2月14日凌晨,临安昌化派出所民警秦小刚的妻子发了这么一条朋友圈。 当时,秦小刚正联合在安徽民警和两地救援队,寻找迷路清凉峰的驴友。 2月13日(大年初二)晚上8时许,昌化派出所接到临安公安指挥中心指令,一名驴友被困清凉峰自然保护区。 “他没有带电筒和食物,手机也快没电了,请求警方帮助。” 昌化派出所副所长舒汀立即带队赶去搜救,民警秦小刚也在搜救队伍之中。 深山峡谷的黑夜,伸手不见五指,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寒风凛冽,山崖陡峭。 沿途灌木丛生,杂草纠缠着衣裤,40余名救援人员只能徒手开路。 深山野坳中,手机信号时有时无,民警秦小刚与迷路驴友一直保持着微信联系,等待回复的时间越来越漫长。 晚上9时40分许,舒汀一行人赶到相邻的安徽省歙县三阳镇上坦村这个临时搜救指挥部,仍未找到迷路驴友。 由于迷路人说不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只记得自己“沿着小路上山,后来小路也消失不见了,经过很多陡峭的山坡,最后到一个悬崖旁”,这让搜救人员无法确定他的位置,只能不断缩小包围圈。 根据迷路人微信发送的位置,由熟悉地形的救援队员带队,浙江杭州临安警方、安徽歙县警方、临安狼行公益救援队、黄山山越救援队以及当地村民组建的多个救援小组分头进山搜救。 晚上10时25分许,民警秦小刚主动请缨,加入了其中一支救援小分队,沿着迷路人进山的原路重新搜寻一遍。 秦小刚告诉迷路人:不要乱动乱走,在原地等待救援,听到人声后一定要回应。 救援队再次进山。此时夜已深,山间寒气逼人。 秦小刚说,他平时爱好体育锻炼,体力好,对山里的情况也比较了解。 “这些山路很险,密密麻麻的灌木杂草下面就是悬崖,一个不小心就会掉下去。 很多地方都是大石头,必须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 夜里只有手电筒照明,手电一打,还有飞蛾呼啦啦地扑上来。” 救援人员上陡坡、过悬崖,脚步不停,厚重的呼吸声在夜空中格外清晰。 在攀行3个多小时后,救援队们终于到达了迷路驴友发送过来的微信位置---鸡冠沿。 救援队们沿着悬崖峭壁,呼喊着驴友的名字,一个接力一个地喊着。 大家相互鼓劲,希望下一秒能听到他的回应。 2月14日1时20分许,救援队听到了一声微弱的回应“我在这里”。 “找到了,抓紧过去!” 救援人员靠近迷路人,只见他蜷缩身体,背靠着山,坐在悬崖边。 “我不敢动,我怕动一下就掉下去。”迷路的驴友冻得瑟瑟发抖,所幸人还清醒,也无大碍。 救援队给他食物补给后,简单地询问情况,向临时搜救指挥部发去了6个字:“人已找到,安全” “在饥寒交迫面临绝望的时候,你们就像太阳,给了我生的希望!”在见到救援队员后,迷路驴友那感谢的话语是说都说不完。 其实此时,救援人员也已经精疲力尽,一看时间,已是2月14日凌晨1时30分。 众人搀扶着迷路驴友慢慢下山之时,民警秦小刚拿出手机一看,2月14日已经过了个把小时,想着反正也回不了家陪不了妻女,便发了两个红包给妻子。 手机往兜里一揣,下山的路比上山的更难,更需要小心。 凌晨4时许,救援队合力将迷路驴友安全送下山。 经了解,迷路驴友姓杨,今年44岁,杭州人,在登山越野上也算是个“老炮儿”了,偏偏这次“失撇”。 老杨这次趁着春节假期来到安徽三阳爬山,却没想到估错了时间,爬到山顶已天黑,因为户外太冷手机电量显示不足15%。 没有带手电和食物的他迷路深山、进退两难,幸亏还有人民警察兜底啊。 8个小时的紧急搜救,让疲劳写满了每个救援人员的脸;所有人员安全出山,也让欣慰挂在了每个救援人员的笑容上。 最后,民警蜀黍还是要提醒广大驴友:登山越野一定要对行走路线、天气状况和自身能力做一个充分评估,选择成熟的游步道,严禁私闯自然保护区等,随便“探险”。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蕾 通讯员 秦小刚 符栩潇 1613349412573责编:刘艳君钱江晚报1613349412573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f4b1297d3fafa2be53d124e02352dc50.png{"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2月13日晚上8时许至2月14日凌晨4时许,浙皖两地警方联合民间救援队紧急,开展一场近8个小时的山林搜救,终于在清凉峰山区将迷路驴友安全找回。 但是你或许猜不到还有个小插曲:有位警察蜀黍上山救人之时,见缝插针地给老婆发了1314、520的大红包。 不得不说,警嫂还真的大大感动了呢,发了一条朋友圈消息。然后,被很多人看到啦,出圈啦。 万万没想到,这回,我们这条新闻是这样开始讲的。 2月14日凌晨,临安昌化派出所民警秦小刚的妻子发了这么一条朋友圈。 当时,秦小刚正联合在安徽民警和两地救援队,寻找迷路清凉峰的驴友。 2月13日(大年初二)晚上8时许,昌化派出所接到临安公安指挥中心指令,一名驴友被困清凉峰自然保护区。 “他没有带电筒和食物,手机也快没电了,请求警方帮助。” 昌化派出所副所长舒汀立即带队赶去搜救,民警秦小刚也在搜救队伍之中。 深山峡谷的黑夜,伸手不见五指,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寒风凛冽,山崖陡峭。 沿途灌木丛生,杂草纠缠着衣裤,40余名救援人员只能徒手开路。 深山野坳中,手机信号时有时无,民警秦小刚与迷路驴友一直保持着微信联系,等待回复的时间越来越漫长。 晚上9时40分许,舒汀一行人赶到相邻的安徽省歙县三阳镇上坦村这个临时搜救指挥部,仍未找到迷路驴友。 由于迷路人说不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只记得自己“沿着小路上山,后来小路也消失不见了,经过很多陡峭的山坡,最后到一个悬崖旁”,这让搜救人员无法确定他的位置,只能不断缩小包围圈。 根据迷路人微信发送的位置,由熟悉地形的救援队员带队,浙江杭州临安警方、安徽歙县警方、临安狼行公益救援队、黄山山越救援队以及当地村民组建的多个救援小组分头进山搜救。 晚上10时25分许,民警秦小刚主动请缨,加入了其中一支救援小分队,沿着迷路人进山的原路重新搜寻一遍。 秦小刚告诉迷路人:不要乱动乱走,在原地等待救援,听到人声后一定要回应。 救援队再次进山。此时夜已深,山间寒气逼人。 秦小刚说,他平时爱好体育锻炼,体力好,对山里的情况也比较了解。 “这些山路很险,密密麻麻的灌木杂草下面就是悬崖,一个不小心就会掉下去。 很多地方都是大石头,必须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 夜里只有手电筒照明,手电一打,还有飞蛾呼啦啦地扑上来。” 救援人员上陡坡、过悬崖,脚步不停,厚重的呼吸声在夜空中格外清晰。 在攀行3个多小时后,救援队们终于到达了迷路驴友发送过来的微信位置---鸡冠沿。 救援队们沿着悬崖峭壁,呼喊着驴友的名字,一个接力一个地喊着。 大家相互鼓劲,希望下一秒能听到他的回应。 2月14日1时20分许,救援队听到了一声微弱的回应“我在这里”。 “找到了,抓紧过去!” 救援人员靠近迷路人,只见他蜷缩身体,背靠着山,坐在悬崖边。 “我不敢动,我怕动一下就掉下去。”迷路的驴友冻得瑟瑟发抖,所幸人还清醒,也无大碍。 救援队给他食物补给后,简单地询问情况,向临时搜救指挥部发去了6个字:“人已找到,安全” “在饥寒交迫面临绝望的时候,你们就像太阳,给了我生的希望!”在见到救援队员后,迷路驴友那感谢的话语是说都说不完。 其实此时,救援人员也已经精疲力尽,一看时间,已是2月14日凌晨1时30分。 众人搀扶着迷路驴友慢慢下山之时,民警秦小刚拿出手机一看,2月14日已经过了个把小时,想着反正也回不了家陪不了妻女,便发了两个红包给妻子。 手机往兜里一揣,下山的路比上山的更难,更需要小心。 凌晨4时许,救援队合力将迷路驴友安全送下山。 经了解,迷路驴友姓杨,今年44岁,杭州人,在登山越野上也算是个“老炮儿”了,偏偏这次“失撇”。 老杨这次趁着春节假期来到安徽三阳爬山,却没想到估错了时间,爬到山顶已天黑,因为户外太冷手机电量显示不足15%。 没有带手电和食物的他迷路深山、进退两难,幸亏还有人民警察兜底啊。 8个小时的紧急搜救,让疲劳写满了每个救援人员的脸;所有人员安全出山,也让欣慰挂在了每个救援人员的笑容上。 最后,民警蜀黍还是要提醒广大驴友:登山越野一定要对行走路线、天气状况和自身能力做一个充分评估,选择成熟的游步道,严禁私闯自然保护区等,随便“探险”。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蕾 通讯员 秦小刚 符栩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