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iIBn society.huanqiu.comarticle山东郓城挖出元朝驮碑赑屃 距今722年/e3pmh19vt/e3pmh1ar33月1日,在位于郓城县郭屯镇七陵碑村东的鲁南高铁施工现场,发掘出一深埋地下的硕大赑屃(读bìxì,传说中一种像龟的动物)。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从郓城县文管所了解到,该赑屃属于石碑的碑座,下一步将进行妥善安置。记者在郓城县郭屯镇安置处见到挖出来的“神龟”,龟头略抬,颈前伸,眼睛又圆又大。相比之下,两只耳朵看上去很小。鼻头宽,鼻孔圆,一排整齐的牙外露。“神龟”雕工精细,栩栩如生。经测量,赑屃长2.15米,宽1.3米,高0.85米,整体完整,头部及驼碑部分有损坏。“这座赑屃碑以前立在七陵碑村东三清庙,几十年前‘破四旧’时村里的老人为了保护石碑将它埋于地下,这次修建鲁南高铁又把它挖出来了。”郓城文管所所长杨涛告诉记者。此处在元代时为巨野县管辖范围,1958年山东省相关考古单位曾对此碑进行过调查并记录碑文。根据记载,这座赑屃碑为《重修七陵府君神庙之碑》,是元朝成宗帝大德元年所修建,即公元1297年,距今已有722年。驮碑赑屃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相传是“龙生九子”中的老六。传说中赑屃貌似龟而好负重,有齿,力大可驮负三山五岳,古时多用来背负石碑、石柱等,属祥兽,常见于各地宫殿、祠堂、陵墓中。赑屃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赑屃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赑屃和龟类在背甲上夹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记者从郓城县文物局了解到,此次挖掘到只是碑座,现在还没有挖掘到石碑。文物部门先将“神龟”进行妥善安置处理,下一步七陵碑村建设村史馆,将对这件文物进行充分利用。1551766620000责编:郭艳峰菏泽新闻网155176662000011[]//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9/0305/20190305021834559.jpg{"email":"guoyanfeng@huanqiu.com","name":"郭艳峰"}
3月1日,在位于郓城县郭屯镇七陵碑村东的鲁南高铁施工现场,发掘出一深埋地下的硕大赑屃(读bìxì,传说中一种像龟的动物)。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从郓城县文管所了解到,该赑屃属于石碑的碑座,下一步将进行妥善安置。记者在郓城县郭屯镇安置处见到挖出来的“神龟”,龟头略抬,颈前伸,眼睛又圆又大。相比之下,两只耳朵看上去很小。鼻头宽,鼻孔圆,一排整齐的牙外露。“神龟”雕工精细,栩栩如生。经测量,赑屃长2.15米,宽1.3米,高0.85米,整体完整,头部及驼碑部分有损坏。“这座赑屃碑以前立在七陵碑村东三清庙,几十年前‘破四旧’时村里的老人为了保护石碑将它埋于地下,这次修建鲁南高铁又把它挖出来了。”郓城文管所所长杨涛告诉记者。此处在元代时为巨野县管辖范围,1958年山东省相关考古单位曾对此碑进行过调查并记录碑文。根据记载,这座赑屃碑为《重修七陵府君神庙之碑》,是元朝成宗帝大德元年所修建,即公元1297年,距今已有722年。驮碑赑屃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相传是“龙生九子”中的老六。传说中赑屃貌似龟而好负重,有齿,力大可驮负三山五岳,古时多用来背负石碑、石柱等,属祥兽,常见于各地宫殿、祠堂、陵墓中。赑屃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赑屃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赑屃和龟类在背甲上夹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记者从郓城县文物局了解到,此次挖掘到只是碑座,现在还没有挖掘到石碑。文物部门先将“神龟”进行妥善安置处理,下一步七陵碑村建设村史馆,将对这件文物进行充分利用。